刘益谦 亿元时代的推手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资本的市场上,他一直腾挪有术,
  演绎着一个初中毕业生的富豪投资传奇。
  近两年,被称为资本猎豹的他,嗅到了艺术市场上金钱狂欢的气味,
  携资本入场,投身一场亿元运动。
  刘益谦,作为新藏家的代表,他更愿意用投资的方式来谈收藏,
  只买贵的,是他的投资理念。
  不错,他有钱,更重要的是,他舍得花钱。
  两年内20亿的投入量,他的一举一动有了所谓的标杆性意义。
  甚至有人说,刘益谦以一己之力,拉升了中国艺术品的估价体系。
  在这个文化的圈子里,赤裸裸的谈钱会让有的人觉得不够高雅,
  但刘益谦不在乎钱多人傻的说法。
  
  只买贵的
  过亿!
  过亿!
  过亿!
  2009年,1.69亿,吴彬(明代)《十八应真图卷》 。
  2010年,3.08亿,王羲之《平安帖》
  2010年,1.137亿 陈栝《情韵墨花》。
  刘益谦喜欢亲自去拍卖现场,他喜欢在现场的感觉。
  拍吴彬《十八应真图卷》的时候,拍卖进行到凌晨1时,几个竞拍的人都飙了起来。“我举到1.2亿就觉得这个价格高了,我不要了”。随后他看到有人又举起来,他感觉不对,“也许这个东西就是这个价格”。
  刘益谦决定静观一会,让其他竞拍人先斗一会。当斗到1.5亿快要落槌时候,他加了一百万,拍回走了这件《十八应真图卷》。这被他形容为一种不错的感觉。
  “为什么?横刀夺爱。横刀夺爱这种感觉也是艺术性的”。
  艺术性的代价是金钱。
  外界对他有带讥笑的质疑,刘益谦的收藏完全是用钱砸出来的。刘益谦对此不以为然,“你要买好艺术品肯定是要有钱。东西的好坏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其他人能说了算。关键是市场说了算。”
  这个草莽英雄从来不避讳自己对于字画领域的文化修养的缺失,“它不像其他一些商品可以很明了的就看明白,字画搞得清楚吗?”
  他有时候显得有点混不吝。他说,有时候一张画圈内有人说好,但好在哪里自己并看不清楚。有一次一张画上的题款18个字,“我只认识3个,15个字是我不认识的,这15个字我也不敢问人家。不要笑,这18个字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能认得全。”
  现在的他也学会对艺术品有自己的见解。他曾经被骗过,不过他已经很少提起那被骗的经历,只是说“能骗你的一定是熟人”。作为收藏者去拍卖场拍卖东西,他有了两条平淡无奇的经验:第一,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全部听别人也不行,因为也会被人骗。同时,对于有些东西你也要征求这个行业眼光比较好的人
  这个认不全的草莽英雄能够叱咤艺术品市场,更多的凭借的是他的胆识。有人曾评价刘益谦,没有多少知识,但是懂得很多常识。这个上海男人像头猎豹对财富有着先天的追逐欲望与能力,凭借其初中毕业及在生意场上的摸爬滚打上演了一个个财富故事。如今他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到了艺术领域。
  原故宫博物院院长杨新就说,收藏家之所以能够成为收藏家需具备三个条件,即有“财”、有“胆”、有“识”。在其看来,刘益谦便是“财”、“胆”、“识”兼备的收藏家。
  实际上一直以来,刘在拍卖场上的出牌也总是不按常规。1997年,在上海朵云轩拍卖场上,刘益谦用214.5万元买下了吴湖帆的一件册页作品《如此多娇图》。当时众多行家的一致观点认为:“东西确实好,但这个价格恐怕100年也翻不了身。”
  没想到仅仅十多年,这个当年的天价在现在就属于捡漏了。中国书画在2009年便进入亿元俱乐部时代。
  刘益谦夫妇在艺术品拍卖商近两年投入已达近20个亿。他的投资理念,就是只卖贵的,他认为艺术品不要去用一个捡漏的心态,那是没有用的。
  他有着朴素的想法。这个社会,那些行家每天都在查资料,找东西,“捡漏是轮不到我的”。他说,买贵的你们肯定感觉我是钱多人傻,我傻一点就傻一点吧,但是我这个傻的行为,有可能在五年、八年以后你们还记得我曾经买过什么东西。很多人买了一堆东西,过了一两年人家都不知道了,因为你没有值得人家记住的东西。”
  伍劲对于艺术品市场的观察,与刘益谦相当的这种亿元推手,国内在5名左右,他们以收藏《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为目的。而这种超级大买家绝对是对市场有标杆性意义,以及引发连锁反应,“这几个超级买家有着足够的资本推高中国书画的一流作品。”
  然而在推高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同时,也让人忧虑。在短短两年内,一个个如流星蹿升的数字和纪录之后,过量的资金投入,被认为干预到了艺术市场的正常秩序。身在其中的刘益谦认为,亿元时代的出现并不算什么,西方国家艺术品,活着的动不动就几千万美元,而且还很多,“不能说他们的艺术品一定要比我们贵,不能说人家的就能过亿,我们就不能过亿。”
  
  非主流富豪
  见过刘益谦的人似乎很难将其与身价百亿以上的大富豪联系起来。平日出席活动,休闲的西装,坐在嘉宾席上坐姿一点不优雅,反而处处流露其草根富豪的气质。
  在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个顶级大买家中,刘益谦是唯一愿意公开自己身份的。刘益谦并不低调,他也有跋扈的一面。
  近两年亿元天价拍品拍出后,记者联系刘益谦向其核实是否由其购买时,电话那头很少搪塞,就是很自信地,语音上扬:“是啊,怎么了?”
  “他其实是个很高调的人,房子、车子、珠宝、艺术品,什么都玩,而且还公开的。”伍劲说。
  多年来在拍卖行的摸爬滚打,刘益谦收藏到了别人觊觎不已的丰富书画珍藏和瓷器、缂丝、珠宝。在前不久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刘益谦、王薇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大展”中,就首次曝光了刘氏夫妇藏的《十八应真图卷》、《写生珍禽图》等60余幅中国书画。这些属于博物馆级的藏品究竟占了刘益谦家藏的多少?
  对于这个问题,刘益谦显出其商人精明的一面,“因为保利艺术博物馆场地所限,这次只是展出了一部分。”
  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刘益谦这份豪掷背后的收益回报。刘益谦把这个账看得很明白,“从古到今,任何时候都有收藏。收藏艺术品也是要考虑升值的,否则就不会有收藏。”
  不过,刘益谦的玩法在国内富豪阶层里并不主流。伍劲将刘益谦定义成是个非主流的富豪,“中国富豪大都想着怎么赚到更多的钱,但刘益谦尽管很有钱却也是特别浪费钱的。在他的财富观中,是以人生的满意度为考评标准,而不是以财富为标准。”
  就是这样一个浪费钱的人,也颇有点小情趣。2009年12月,刘益谦在一个沙龙间隙用手机遥控买下了3000多万元的古琴。刘益谦当场就说,前一个月他在香港苏富比用8000多万元竞得一乾隆紫檀宝座。自己就等到某一天退休后,将这把“椅子”搬回家,让他的夫人坐在上面,前面摆上这件古琴,最后再拉上一道帘子。刘益谦站在帘子前面,等待夫人喊“小谦子”,他马上躬身回应“喳—”。
  “那时候应该蛮有意思的,”刘益谦笑着说。
  
  对话
  用投资的心态去投机
  
  FAMOUS:有说法认为国内收藏更多的是资本追逐的游戏。买家更多地将其视为身份的象征或者是一种理财工具,投机成分很大,这两方面的原因在你那有吗?
  刘益谦:你不能这么简单地来看收藏。从古到今,任何时候都有收藏。收藏艺术品也是要考虑升值的,否则就不会有收藏。收藏不仅能带来文化的乐趣,还有投资的乐趣。这中间一个是艺术的价值,一个是艺术升值的价值。收藏本身具备理财的功能。
  收藏本身就是需要得到价值的认同。如果得不到价值的认同,没有社会的认同,全世界是没有人会去玩收藏的。艺术品必须得到价值的认同。对艺术品的认同,不是你自己的认同而是需要社会的认同。是不是精品,你很难拿出其他标准来衡量,只能拿价值来衡量。如果说是按照年代来衡量,那你还不如去收藏一块石头,石头还经过上万年的演化呢。
  当然,目前艺术品市场多少还带一点投机,这是艺术品市场的一种现状。在参与市场过程中,不管是投机或投资,关键的是要用一种投资的心态去进行投机,如果用投机的心态去做投资,肯定是不对的。
  
  FAMOUS:艺术品拍卖的价格不断在攀升,从之前的几万到几百万再到几千万,让大家应接不暇的在很短时间内就大跃进到了亿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亿元时代在现在到来?
  刘益谦:盛世流行收藏,目前大家对艺术品价值的认同越来越高。西方国家艺术品,活着的动不动就几千万美元,而且还很多。不能说他们的艺术品一定要比我们贵,不能说人家的就能过亿,我们就不能过亿。
  艺术品是有价值的,艺术品价值怎样被发现、怎样被认同经济背景有关。原来经历了浩劫,改革开放30年后国家越来越强盛,现在我们到了这个时代。艺术品价格上涨了,深层原因是喜欢艺术的人多了。大家对艺术追逐、喜欢,而自身对文化的修养也在增加。当然,收藏艺术品也是要考虑升值,否则就不会有收藏。
  
  FAMOUS: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你的竞拍造就了不少艺术品的亿元神话,为此业内认为你是亿元时代的重要推手?
  刘益谦:你看2010年有那么多亿元作品产生,我就卖了两件。所以也不能说我就是重要推手。其实大家对好东西的认识都一样。另外还有一个是市场供应量的问题。艺术精品不能满足人们的嗜好时,大家会争得很激烈。
  
  FAMOUS:你刚才也提到了亿元拍品你就买了几件,还有其他一些藏家也推动了这个亿元时代的到来。那据你所知,目前国内跟你实力相当的顶级藏家有多少?
  刘益谦:我也不知道。现在拍卖行进来的人你都不认识。有钱的人越来越多。当然对艺术热爱的人也多,否则他也不会进入艺术品市场。
  
  FAMOUS:有质疑认为尽管一些书画在拍卖时拍出了亿元,但实际成交交割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真实交割情况并不透明?
  刘益谦:我不知道说这种话的是哪些人,我对这种情况是否存在也不知道。拍卖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新兴市场,每件作品百分之百真实成交,这多少有点水分。不过,就我从市场了解的,亿元作品的成交还是比较透明的。
  
  FAMOUS:除此大家也认为目前国内拍卖公司存在一些做局、拍伪作的不健康现象,由此真实成交交割情况更为复杂?
  刘益谦:目前拍卖行业里,从企业管理来看做得最好的是嘉德。拍卖公司是否规范,是需要拍卖公司自律的。
  
  FAMOUS:你所收藏的艺术品也给你带来了很大的收益。十多年收藏很多艺术品都翻了几倍,几十倍,有打算将其推向市场变现吗?
  刘益谦:目前还没有考虑过。人的一生是一种感悟社会、感悟人生的过程,这么多年我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这个积累财富的过程中,我个人的喜好类似对喜欢艺术品的喜好也随着我对人生的理解而不同。今后怎么样,我现在说不出来。
  
  拍场战果
  2009年
  ● 北京保利春拍上,以6171万元拍下宋徽宗真迹《写生珍禽图》
  ● 北京保利春拍上,以4043.2万元拍下了陈逸飞作品《踱步》
  ● 中国嘉德春拍上,以5824万元拍下宋人《瑞应图》
  ● 中国嘉德春拍上,以1332.8万元拍下“釉里红团螭龙纹葫芦瓶”
  ● 10月8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估价为2000万~3000万港元的清乾隆御制紫檀“水波云龙”宝座,最终刘益谦以8578万港元拍下,打破了中国家具世界拍卖纪录
  ● 保利秋拍上,以1.69亿元拍下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刷新全球中国绘画成交纪录
  ● 保利秋拍上,以9520万元拍下齐白石的《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创全球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纪录
  
  2010年
  ● 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1914万港元拍下了刘野的《金光大道》,创下了刘野个人世界拍卖纪录,通场还拍下了王广义、岳敏君等作品
  ● 北京保利春拍上,以950万拍下刘小东的《烧野火》
  ● 中国嘉德秋拍上,以3.08亿拍走了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 中国嘉德秋拍上,以1.137亿拍走了陈栝《情韵墨花》
  ● 北京保利秋拍上,以4592万元买下北宋易元吉的《山猿野麞图》
  ● 北京华辰秋拍上,以4592万元拍下刘文西主要执笔的《幸福渠》,成为近年来“红色经典”板块的最贵艺术品
其他文献
听张一白和宋柯聊天,  就好比在看“@一白张”和“@老宅的男”在微博上贫嘴。  俩人一手一个iPhone、iPad,  让《名Famous》的这个栏目第一次尝到了网络直播的滋味。  经记者鉴定,这两人除了在性取向上主流且相同之外,  在择偶标准、生儿育女等方面有着巨大反差。  好在“重回单身”的宋柯和“被套牢”的张一白都梦想着相似的未来,  那就是去加勒比海岸喝威士忌和钓鱼。  只是,不知道那个地
期刊
Breitwieser  我过去也曾有份去看过T台秀。次数自然没有那些设计师或编辑那么多,甚至不如那些一辈子的职业都是在为高级时装设计师打卡的人。我零星的自由职业工作只是曾给我机会去看过瑞蓓卡·泰勒,那内特·勒珀儿和马克·雅各布的秀,因此对这景象还算熟悉:排在一条挤挤撞撞的长龙里一直到你的座位,眼睛同时要察看周围的每一个人。谁是名流(在今天真人秀的时代,这个不那么容易了),谁是编辑?谁穿得太过了,
期刊
如果人生是一本可以改写的剧本,你将如何改写过去的岁月?  “我的人生不需要改写。”巩俐的回答散发着与生俱来的自信。  2010年是那么多年来巩俐曝光最多的一年,  6月初携手约翰·库萨克为一年前旧作《谍海风云》做宣传,  让人感叹40多岁的她风韵犹存,  6月底与老公黄和祥的离婚传闻再度让人好奇她生活的跌宕不平。  秋天巩俐选择和与刘德华合作爱情喜剧《我知女人心》,  虽说影片翻拍自梅尔吉布森和海
期刊
《名Famous》联手新京报共推年度时尚盛宴  2010一开年,时尚界用一场审美变革迎接新年的到来。新锐时尚杂志《V》推出“大号模特专辑”声讨骨感美,法国版《ELLE》4月号的封面选择了超级肥模Tara Lynn,为改变时尚界带给人们的狭隘美丽观念和设计师对模特体形的畸形标准身体力行。  2月,伦敦天才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用最彻底的方式,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在位于伦敦的高级公寓中,
期刊
十年前,凭借一本《大败局》,吴晓波迈入“著名财经作家”之列,彼时“财经作家”还是一个新鲜的词汇。而现在,他一手创办的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已经签约了上百位财经作者,去年出版了90种商业书籍。  正如吴晓波所判断的,中国的商业时代正在崛起,越来越庞大的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有旺盛的阅读渴求。2009年,蓝狮子试水读书会活动,入会会员每年需缴纳2000元~10000元不等的费用,蓝狮子根据会员喜好挑选图书,
期刊
宣布退役时,  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哭泣。  他的告别唤起的是一个时代球迷的记忆。  他的兔子牙,他的好色,  他的大肚腩,特别而清晰。    盗版巴西队球衣风靡中国的时候,罗纳尔多正沐浴着20世纪最后的阳光,在万众的尖叫声中,疯狂扭动胯部、加速,甩开、放倒、惊呆,把球射进空门。他在享受由他主宰的足球黑铁时代。上世纪90年代末期,电视里播放的罗纳尔多进球集锦是铁杆球迷的足球教科书。  在那个时代,如果
期刊
陈临春是杭州人,上世纪80年代初从北广毕业进央视做编导。今日,他已经是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制作中心副主任。  在央视,搞歌舞晚会是他的擅长,直到他把江南男人的温柔和煦带进春晚剧组,干遍了历届春晚的数个工种。  这是陈临春第二次做春晚总导演。上一次,是2008年。  那年春晚结束后,面对观众一如既往地挑刺和媒体“怎没有大刀阔斧地改变”的诘问,陈临春曾淡定地告诉记者:“平衡了、中庸了,才能让大多数人满足
期刊
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他是德高望重、最敏锐的新闻评论员,同行视他为改变美国政治新闻报道面貌的先行者,同事们则亲切地把他叫做“华盛顿记者团的团长”—他就是《华盛顿邮报》专栏记者、普利策奖得主大卫·布罗德(David S. Broder)。3月9日,这位广受尊敬的新闻人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郡去世,享年81岁。    布罗德从1960年开始报道美国总统大选,半个世纪以来,从未缺席任何一次总统大选的报道。与他同时
期刊
10月30日,日本著名相机制造企业尼康突然宣布關闭其位于无锡的工厂,并且裁员2000余人。消息一出,瞬间刷爆朋友圈,引起一阵大不不小的震动和唏嘘。  曾经的尼康,因品质过硬,备受市场追捧。如今的尼康,依旧品质过硬,却逐渐被市场遗忘。显然,技术与品质,不是尼康衰亡的原因,这与当年柯达的黯然关门有所不同。说白了,打败尼康的并非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而是与它们都不相干的另一行业,即智能手机。当智能手机的像素
期刊
“谈虎色变”的美国人在蔡美儿之家里  看到了“中国崛起”和“中国威胁”,  然而,这只是美国本身焦虑和恐慌的镜像而已,  一个真正的蔡美儿  却在教育学家和政治家的口水战中被淹没了。    果说“美国梦”的中心就是一个自由、宽容和民主的中产阶级家庭,那么,48岁的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美籍华裔移民蔡美儿正是这个虚幻美梦的盗梦者。2011年1月8日,其新书《虎妈战歌》被《华尔街日报》节选转摘,网络点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