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2例,分为常频机械通气组(n=41)和高频震荡通气组(n=41)。常频机械通气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高频震荡通气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治愈率、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PaCO2、PaO2、吸入氧浓度和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1、6、12、24 h高频震荡通气组PaO2明显高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值均<0.05),PaCO2、吸入氧浓度和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值均<0.05);高频震荡通气组住院时间、上机时间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值均<0.05);2组患儿最主要的并发症为新生儿硬肿症和肺炎,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能明显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们应用口服心痛定来治疗红霉素副作用,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观察对象患者20例,为支气管炎或肺炎患者,其中男13人,女7人,年龄18岁~62岁,入院时为咳嗽、发热等
我科自1995年7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急性乙醇中毒62例,采用纳络酮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2例中毒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16岁~63岁,平均32岁,以白酒为主,
目的对ARDS患者血清miRNAs生物标志物进行筛选。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60例ARDS患者,同时选取我院体检的志愿者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DS患者血清miRNAs的表达图谱通过微阵列分析。微阵列数据通过实时定量RT-PCR进一步分析。结果本实验所提取的总RNA的A260/A280和A260/A230比例分别大于1.9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小组护理对胸腰椎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9月到该院接受胸腰椎结
自1998年5月开始,我科用盐葱熨方治疗顽固性产后尿潴留28例,与传统方法相比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自1998年5月到2000年4月,我科共遇到产后尿潴留患者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由产品竞争转向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的竞争.文章在对企业文化与品牌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对品牌战略实施的影响,以期对现代企业进行
目的 探讨递增式康复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正> 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应用头孢三嗪和青霉素联合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本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个月4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民族文化,就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样不能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文章对此进行了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