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8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给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75%)、PO2(88.67±2.75)mmHg、FEV1实际值/预测值和MVV实际值/预测值均高于对照组(90.0%)、(63.44±2.57)mmHg,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95.0%)、7d生存率(97.5%)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80.0%)、(86.25%),而住院天数(15.46±1.21)d低于对照组(20.19±1.53)d,他们之间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肺病,其与肺脏对有害气体和颗粒的炎症反应有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今,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增加了该类疾病的治疗难度。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尝试引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现对其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43例男性,37例女性,年龄在50-75岁,平均(65.7±1.7)岁,病程在1-7年,平均(3.3±1.1)年;实验组中45例男性,35例女性,年龄在50-77岁,平均(65.3±1.6)岁,病程在1-8年,平均(3.5±1.2)年。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给予了针对性、系统性的检查,随后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常规西医治疗,对患者通过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该过程需要结合痰培养情况来选择抗生素。随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为其静脉输注氨茶碱,为了改善支气管痉挛症状,可以通过静脉输注甲强龙。最后在患者入院后为其提供低流量氧气吸入治疗,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还需要给予机械通气。
  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而中医采用了辨证治疗,
  对于痰浊壅肺患者,需要先给予茯苓12g、陈皮12g、半夏12g,然后给予白芍6g、桂枝6g、干姜6g,最后给予莱菔10g、枳壳10g、紫苏子10g;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一般需要先给予五味子7g、人参7g,然后给予胡桃肉30g、熟地黄30g、百合30g,最后给予沙参10g、玉竹10g、麦冬10g;对于痰热蕴肺的患者,一般需要先给予山栀子10g、桑白皮10g、贝母10g,再给予鱼腥草30g、瓜蒌30g。上述所有处方均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1.3临床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治愈:患者的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肺部嘤音明显减少或消失,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会正常;有效:患者的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以及肺部嘤音均出现明显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患者的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以及肺部嘤音、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未见改善,甚至部分患者还出现了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数×100%。(2)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PO2和PCO2等血气分析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3)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EV1实际值/预测值和MVV实际值/预测值等肺功能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4)对两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7d生存率、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借助%给予表示,计量资料借助均数±标准差给予表示,组间研究所得数据借助t检验,如果P<0.05,则反映出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比较
  通过相关治疗后,实验组中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O2和PCO2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O2高于对照组,而PCO2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实际值/预测值和MVV实际值/预测值等肺功能指标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EV1实际值/预测值和MVV实际值/预测值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2.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对比
  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7d生存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研究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如果未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病情加重,进而诱发呼吸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如果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将会导致气管内的黏膜充血、水肿,进而诱发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致使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加重,长时间这样下去将会使患者体内二氧化碳的潴留量增加,加重患者的缺氧症状,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转的死亡。
  临床上一般为患者提供单一西药治疗,虽然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并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而中医研究发现,茯苓、山药、黄芪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具有益脾补肺的效果;桃仁、丹参可以有效扩张患者肺血管,促进肺内的气体交换,进而达到活血化瘀、改善患者血管平滑肌痉挛的效果。桔梗、芦根具有排痰宣肺的效果;杏仁、葶苈子具有平喘泻肺的效果,将这些药物联合在一起使用,具有逐瘀祛痰平喘、益脾补肺的效果。因此,中医治疗可以有效弥补西药治疗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以使患者的臨床症状和指标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脱机成功率、7d生存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6,8(28):75-76.
  [2]余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7,11(7):141-142.
  [3]王斌.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按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8,5(26):86-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治疗的5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28例和西医组28例,西医组口服西药硝苯地平缓释片,中医组采用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经比较,中医组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西医组(78.57%),而且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七氟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成效。方法 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这个时间段中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总计80例,在其中40例患者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异丙酚进行麻醉,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40例患者则使用七氟醚进行麻醉,将其划分为观察组,记录整个麻醉过程中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综合分析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成效。结果 观察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高症的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妊高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均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远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治疗后,研究组24h蛋白自定量(24UAlb)、红细胞比容(Hct)、血浆粘度(ηb)指标均优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祛痘芦荟胶的抗炎、生肌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小鼠浅Ⅱ度烫伤模型和热板试验,分别开展祛痘芦荟胶的相关药效学研究工作。结果:祛痘芦荟胶对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着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并对鼠浅Ⅱ度烫伤伤口有着明显的促进愈合作用,同时在给药后的90min内镇痛作用显著。结论:祛痘芦荟胶具有明显的抗炎、生肌与镇痛功效,因此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大范围应用。  关键词:祛痘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急诊急救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103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结果: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血胆碱酯酶稳定时间、戊乙奎醚化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5.77%、对照组为 21.57%(P<0.05)。结论: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开展硫酸镁联合高渗糖和维生素B12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抽取52例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双盲法分组,为26例实验组患者开展硫酸镁联合高渗糖和维生素B12治疗,为26例对照组患者开展硫酸镁冷湿敷治疗。结果:分析及观察2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明显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1.2方法  为2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颗粒在颈源性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7月到2018年12月中医科门诊收治的92例被诊断为颈源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询问患者意愿后,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接受口服天麻钩藤饮配方颗粒治疗。治疗周期1个月,观察周期2个月,分别在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后对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对比
期刊
摘要:總结一例头孢吡肟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团队心肺复苏,气道管理,病情观察和安全转运。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于入院第3天由重症医学科转心内科,第15日治愈出院。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团队心肺复苏;气道管理;急救;转运  过敏性休克是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通过强烈免疫应答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症候群[1-2]。我科于2018年8月8日救治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小青龙汤加减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我院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小青龙汤加减)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47例,比较肺功能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FEV1与FEV1/FVC指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可比。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联合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从中随机抽取40例设为对照组,余下40例设为观察组。两组护理基本相同,给予观察组左氧氟沙星联合氨溴索治疗,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单药治疗。 结果:持续用药4周后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