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思放歌宝岛的“美丽之路”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闪回到两个月前,2009年10月31日晚,台北国父纪念馆,陈思思“美丽之路”台北音乐会现场。
  聚光灯下,陈思思身着盛装,深情款款。唱完一首带有浓郁闽南风情的《爱拼才会赢》后,她向台下连连鞠躬、谢幕,但是台下沸腾的观众,连绵不绝的掌声,又一次次地把她“拉”回了舞台。
  这是60年来大陆歌手赴台举办的第一场演唱会,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陈思思终于完成了“文化破冰之旅”的使命。
  “这次的演出压力前所未有,成就感也前所未有。”陈思思告诉记者说。
  
  “美丽之路”是我的使命
  
  记者见到陈思思的时候,她正在工作室里准备着下一次的演出。从台湾回来后,两岸传媒对她的关注并没有丝毫减少,她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接受采访了,“现在除了演出,就是接受你们的‘轰炸‘了。”陈思思笑道。
  对于传媒界称予的“60年来第一位登陆台湾的解放军”的说法,陈思思并不十分“感冒”,“我是一名歌手,最重要的还是要唱好自己的歌。”她说。
  但从1999年加入“二炮”文工团算来,陈思思的确是一名已经有着近10年兵龄的“老兵”了。
  当兵就要付出,文工团演员也是一样。但陈思思常说,是军人就要承受更多。
  “二炮”的驻地多在条件恶劣的沙漠戈壁,每次下连队演出,这些地方便成了她重点“照顾”的对象。有一次在甘肃酒泉慰问演出,由于连日奔波,她刚到驻地就病倒了。演出原定为三场,演完第一场后她就一头扎进宿舍无法动弹。大家劝她休息,但她最后还是坚持微笑着完成了全部的演出任务。
  去年9月,在拍摄歌曲《共和国永远是春天》的MV时,里面有一个战地救护伤员的镜头。为了使拍摄效果更加逼真,扮演战地医生的陈思思硬是坚持在“战火纷飞”的“前线”解救伤员。她拍得心惊胆战,众人在一旁也看得心惊肉跳:“这不是整个一‘拼命三郎’嘛!”
  “你不能那么娇气,也不能让喜欢你的战友们失望,因为你是一名战士。”她时常用这样的话来勉励自己。
  正因为是一名“战士”的身份,所以陈思思的台北个人演唱会也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去台湾演出有什么机缘,怎么会想起要到台北办音乐会?
  陈思思(以下简称“陈”):2008年9月5日,我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你让我感动”音乐会的时候,见到了台湾著名的音乐人李宗盛大哥。他听了我的歌,觉得很不错,就跟我说:“思思,这么好听的歌,这么美妙的声音,我在台湾都没有听到过,你应该去台湾开一场音乐会。”我这才萌生了去台湾开个唱的想法。
  民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很有生命力、张力和欣赏价值的艺术品种。如何赋予传统民歌以时代的气息,让它不致于慢慢地被淘汰,这是我们年轻歌手应该承担的一种责任。对于民歌,台湾同胞的理解可能就是像《外婆的澎湖湾》那样的歌,却可能连听都没有听到过,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别样的一种声音。如果能够将这么好的艺术带给台湾同胞,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是个很大的荣幸。
  记:为什么要把这次的台北演唱会定名为“美丽之路”?
  陈:定名为“美丽之路”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美丽之路”是我以前唱过的一首很欢快、喜庆的歌,也是我的代表作;第二,“美丽之路”这四个字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美好的企盼。我希望在台北的这场音乐会,既能成为我个人艺术道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也能成为从内地通向宝岛台湾的一条美丽之路。这也是我作为一位歌手的使命。
  记:可是这条“美丽之路”走得却并不顺利。
  陈:是的,这次音乐会能在台湾成功举办确实克服了很多的困难。我们从2008年11月就开始筹备这次的演出,因为我是大陆歌手中第一个到台湾开个人演唱会的,之前没有先例,所以我们的演出申请接受了台湾包括“陆委会”、“国防部”等在内的6个部门的联合审查,这是前所未有的。尤其对我的军人身份,台湾方面比较敏感。在“联审”的过程中,这几个部门一直都在观望,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敢先同意放行。所以,我们的日程安排也非常紧张,10月22号批文下来,26号开新闻发布会,27号启程,31号就演出了。在演唱会结束后的庆功宴上,我哭了,很多工作人员也哭了。像这次音乐会的宣传顾问钟思潜老师,年近六旬,竟然激动得哭了好几次。
  记:一次简单的文化交流却因身份问题而困难重重。
  陈:对,他们着重渲染了我的军人身份,但实际上他们没有明白这次的音乐会其实是就是一次艺术之旅,是纯粹的文化艺术的交流。
  记:踏上台湾土地的那一刻,有什么感觉?
   陈:感觉非常复杂,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我们刚下飞机,踏上台湾的土地,就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刚开始是觉得有些紧张,有些忐忑,后来才稍稍平静了一些。我想既然已经来了,就一定要唱出最佳的水平,向台湾的观众展示出大陆民歌的艺术魅力。
  记:我们知道,这次音乐会在岛内遇到了一些势力的阻挠,这会不会也给您带来一些压力?
  陈:对,是这样的。说实话,这次去台湾演出我还是挺担心的,因为之前没有先例嘛!尤其对我的军人身份,台湾岛内的一些人士比较敏感。有一些“绿营”人士觉得我到台湾演出就是“解放军登岛”,会对台湾的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在我们的音乐会开始之前,还有“台独”的媒体发出声音说,要把我们赶出台湾。在音乐会的现场,他们还组织了一群人进行“示威”,企图阻挠演唱会的顺利进行。好在现场的大多数观众还是非常的热情,音乐会才得以圆满成功。
  记:观众的热情消除了您的紧张?
  陈:对。说实话,刚开始我是有些紧张的,因为一些“绿营”人士的反对,一直到音乐会正式开始前我对这次的演出还没有十足的把握。但等到登上舞台,我看到现场3000多名观众把整个会场都坐满了,热情也非常高,我的紧张感也消失了。到最后我翻唱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的时候,整个现场都沸腾了,许多观众一起来合唱。
  现场还有一位84岁的老奶奶,她鼓掌和加油的声音特别大。她20岁左右就从大陆来到了台湾,已经60年多年没有听到过大陆歌手的演出了。在我演出完了以后,老奶奶还到后台去和我照相、握手,非常激动。说我的演唱又勾起了她对内地、对过往少女时代的回忆。 记:台湾媒体和各界人士对音乐会怎样评价?
  陈:台湾媒体对我们这次演出的评价都非常高。台湾的许多报纸、电台、电视台,像《中国时报》《联合报》、中天电视台、东森电视台全部都用大幅的版面和时段来报道这次的音乐会。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岛内民众就家喻户晓。台湾的许多政界和演艺界人士也对这场演出非常关注。李敖、王力宏,还有中天电视台的著名的主持人卢秀芳都到音乐会的现场来给我们送了鲜花。国民党的官员、“立委”也来了不少。演出结束之后,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先生接见了我们。他对我说:“哎呀,你现在的新闻都已经盖过我的新闻了。
  
  “美丽之路”鲜花盛开
  
  陈思思出生在“桃花源”——湖南常德,母亲是一位音乐教师。她的音乐天赋似乎是与生俱来,6岁开始学舞蹈,7岁开始学唱歌,几年下来,各种民歌、戏曲她是张口就来。
  1994年夺得深圳“荔枝杯”歌手比赛大奖时她才18岁,还在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读书。随后,她又获邀到香港参加演出,人甜歌美的她迅速地在华南地区积累起了相当高的人气。大学没毕业,便有内地以及港台的多家演艺公司力邀她加盟。   1995年,国内著名音乐制作人吴颂今找到陈思思,想让她担纲演唱歌曲《情哥哥去南方》。这是一首描写一对青年男女两地相思的爱情歌曲,吴颂今认为她“无论从气质还是曲风来看,都非常适合演唱这首歌。”
  初出茅庐的陈思思有点受宠若惊,但看完了曲子她又不免有一些担心:这算一首什么歌曲呀!民歌?不是。流行歌曲?显然也不是。1990年代,正是港台流行音乐在内地大行其道的时候,这样一首“四不像”的歌曲能有市场吗?
  但她还是接了下来。为了唱好歌曲里的情妹妹,她专门跑到几百公里外的小山村,与一位山村少女同吃同住,体验生活。为了更好地表现少女与情郎之间的相思之情,她决定以一种同时融合了民族和通俗两种唱法的新方式来演绎这首歌曲。结果,这首《情哥哥去南方》推出以后,她这个“情妹妹”在一夜之间便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千千万万打工青年们的梦中情人。人们说起她,也必然要提及《情哥哥去南方》里的情妹妹。
  这首歌让年纪轻轻的她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流行音乐贡献大奖,她的这种别具一格的民族加通俗的演唱方式被有关专家称为“新民歌”。
  接下来,她又陆续接唱了《中国女孩》《刘三姐》《你让我感动》《共度好时光》《锦绣年代》等歌曲,用的都是民族加通俗的唱法。曾有人劝她改变一下风格,甚至还有一些港台的演艺公司要花重金请她去唱流行歌曲,都被她拒绝了。她还记得吴颂今老师对她说的话:“流行乐坛已经有了99朵玫瑰,而你要做的就是那一朵牡丹。”
  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些流行一时的“玫瑰”纷纷凋谢,而她这朵“牡丹”却一直盛开到了现在,直到今天又在美丽的宝岛台湾绽放。
  记:我在您这次的演唱曲目中发现了邓丽君的《不了情》、周璇的《天涯歌女》、《四季歌》等经典民歌,您为什么要选唱这些曲目? 陈:对,这样选择曲目是为了拉近与台湾观众的距离,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虽然是同文同种,但两岸民众对音乐的理解还是有所不同。比如新民歌,在大陆观众就是在传统的民族歌曲中再融入一些时尚的流行音乐的元素,像POP、RAP等等。但在台湾观众,可能就是类似于校园民谣像《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这一类的歌曲。
  在演出之前,我们就根据这些不同对我们这次的演出内容作了一些调整,为了适应台湾观众的欣赏口味,我专门演唱了《天涯歌女》《四季歌》《牧羊曲》这些台湾民众比较熟悉的曲目,还翻唱了邓丽君的经典歌曲《不了情》。另外,这些曲子都是十分经典的老民歌,对我们新民歌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记:同样是作为民歌手,您如何评价邓丽君和她的歌?
  陈:邓丽君是在整个华语乐坛享有崇高地位的著名歌手,也是当代中国民歌的开创性人物。她的歌曲婉转动听,感情丰富,影响华语歌坛几十年,对我们今天新民歌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作为一位民歌手,我一直对她非常崇敬,这次在台湾我还抽空前往台北市郊的筠园拜谒了邓丽君墓。
  记:这场音乐会不仅是您个人音乐的里程碑,也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里程碑。
  陈:是的,文化部把这次赴台演出定位为两岸60年来的一次文化破冰之旅。虽然历经了很多波折,但是我们成功了。以后如果再有人去台湾演出的话,就有一个先例可资借鉴了。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记:对两岸的文化交流,您有什么期待?
  陈: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源同祖,随着“三通”的实现,两岸文化交流也是顺应民意的时代潮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两岸的文化交流一直是不平衡的,这是不正常的。这次台北“美丽之路”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我觉得意味着内地的音乐人、文化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展现给台湾的民众。我相信这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沟通,能增进两岸的互动和了解,使我们同源同祖的文化精髓更加发扬光大,从而进一步推动两岸文化、经济更深层次的发展。这次的音乐会只是一个开始,我希望明年还能够去台湾,与对岸的艺术家进行交流。
其他文献
@@在内蒙古地区草原文化中,鲜卑文化占有重要地位,从其发源到发展再到强盛的转变过程,大都是在草原文化区域内完成的。在研究草原文化时,应把草原文化发展放在其历史进程中加以考
@@本文即是在李迪先生对北方草原民族科技史研究思考的基础上,继续探讨草原科技文明的历史分期以及基本特征,以推动草原科技文明研究的不断深化。
为考核奋斗呐杀灭地面游离蚤的效果,1997年10~11月在宜良等地作现场观察,灭蚤效果达92%以上。1 观察区概况 观察区均属农村,海拔1500~1600m之间,年均气温15~16℃。房屋多为土墙
@@在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中,匈奴族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帝国的开创者。这个民族在大漠南北及中原地区活跃了.700年之久,其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精神文化对后来各个游牧
同志们:非常高兴来山东参加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会议。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至今已坚持了25年,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发病人数由最高年份的2000多万人,下降到目前的
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病原体,该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人与温血动物均属敏感。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病死率极高。被动物咬抓伤后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的重要措施。现在
<正>从古至今,蒙古族文化与草原文化就有着血脉相通的历史渊源。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不断改变,大批富有创新视角和学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