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应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l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摩了特级教师徐金国老师执教的《卖炭翁》一课,并聆听了徐老师《关注文本内容,更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的讲座,笔者对语文阅读教学应更多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结合课例具体阐述。
  一、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是一种专业化文本解读
  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语言形式,这应当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
  徐老师的《卖炭翁》,整节课共分为四个板块,设计了有层进关系的四个学习活动: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比一比。每一个板块的教学内容都把重心放在对文本语言形式的关注和学习上,避免了许多教师语文阅读教学只见文本内容不见文本语言形式,浮于文本表层的问题。
  比如第一板块“读一读”。徐老师的朗读指导教学,没有像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把目标定位在读出诗歌的情感,指导学生如何读好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而是直接由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出发,引导学生去思考诗人是怎样来表达这种同情心的,直指诗歌运用对比手法这一语言表达形式。如,读出老人的艰难与宫使的骄横;读出老人的无奈与宫使的残酷;读出一车炭的“重”与半匹红纱一丈绫的“轻”;读出老人的可怜与宫使的可恶;读出老人的苦苦挣扎与社会的残酷黑暗。
  徐老师的这一设计,看上去与我们平常的教学并无两样,是在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也是在教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但设计的目标指向却不再是诗歌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而是诗歌用什么样的方法(或手段)来传达这种情感的。换句话说,该设计的目标直接指向了文本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卖炭翁》是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语言通俗易懂,诗歌主旨显豁,诗人借卖炭翁遭遇宫使抢炭的事实来揭露宫使的罪恶,表达对老百姓的同情。学生只要课前预习过这首诗,都能体会到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仍然把体会情感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当然会是虚假的教学、无效的教学。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那是普通读者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而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就要比一般读者更深入一步,要追问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作者写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只有深入文本的语言形式层面进行剖析,才能不偏离语文阅读教学的总目标,提升语文教学的专业性。
  二、指向文本语言形式的学习活动是有效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路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这样阐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可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和最主要的目标。那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如何达成这样的目标?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指向文本写了什么,而不去或较少关注文本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等语言形式问题,学生的语用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回到《卖炭翁》的设计,徐老师在“说一说”板块设计了这样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卖炭翁》这首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假如用几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这个故事,说说你的思考。
  第一个教学活动,徐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这个活动设计其实指向两个目标:一是学生通过讲故事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二是徐老师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讲故事的方法指导,如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关键是设置悬念,组织好情节的突转,并进行有效示范。这样,教学就从关注内容理解的层面,进一步上升到了语言形式层面,教学目标直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二个学习活动是在第一个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精练的语言对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这不仅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精准表达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而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一活动实施中,徐老师一步一步不断将学生的语言思维训练引向深处,形成了课堂教学的高潮。在学生用“伐薪烧炭”“碾冰卖炭”“宫使夺炭”三个短语进行概括之后,徐老师的教学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适时呈现了自己的概括“深山烧炭”“雪中卖炭”“集市夺炭”,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辨析,看谁的概括更精妙。通过反复辩论分析,学生最终达成共识:用“深山烧炭”更能凸显老人长年累月在深山老林中砍柴烧炭所遭受的孤苦与寂寞,更能突出老人生存环境的险恶,从而让我们感受到老人的可怜;用“碾冰卖炭”更能表现老人冒着大雪和严寒去卖炭,在道路上行进的艰难;用“集市夺炭”交代抢夺的地点是集市—— 一个本应公平交易的地方,更能够突出宫使们在大庭广众、光天化日之下的巧取豪夺,更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造成老人悲惨遭遇的不仅仅是宫使,更是当时的朝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卖炭老人的遭遇也绝不仅仅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由此揭示了诗歌的主题。
  纵观徐老师课堂上的学生学习活动,因为教者始终把目光聚焦在對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学习上,所以整堂课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成效显著。这样的课堂无疑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指向文本语言形式的解读设计是提升学生文学欣赏水平的重要路标
  古典诗歌作为重要的文学作品,教学时在注重对学生语用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必须关注文本的文学与文化效用,通过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水平。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里明确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
  再回到《卖炭翁》的设计,在第三、第四两个板块,徐老师设计的“写一写”和“比一比”两个学习活动,都指向了教给学生文学欣赏的方法和提升学生文学欣赏水平的目标。
  板块三:写一写
  选择一两处诗句,仿照示例,写一写你从诗中读到的卖炭翁的形象。   示例:伐薪烧炭南山中
  在荒无人烟、人迹罕至的深山中,在豺狼虎豹经常出没的密林中,一位老人长年累月在这里砍柴烧炭。火红的炉膛前,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人,呛着浓烟,一边大声咳嗽,一边不停地忙碌着。一会儿用力添柴,一会儿小心点火,一会儿低头送风,一会儿弯腰出炭,一会儿……老人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多么勤劳的老人啊!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欣赏诗歌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徐老师的这一设计看似一个简单的“以寫促读,丰富体验”的语言训练活动,而深入一步,我们依然会发现这样的设计同样再次指向了诗歌这类文本的语言形式——高度凝练的语言,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徐老师通过“写话”训练,引导学生和诗中的形象进行深入的对话,在丰富的想象中体会诗歌深刻的内涵和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色。
  板块四:比一比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给宫廷看门人的进门费),仍邀(要求)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zhào chù,下诏书罢免)宦者,赐农夫绢十匹。(摘自《顺宗实录》,有改动)
  读上面这则故事,与《卖炭翁》进行比较,你发现诗人做了哪些改动?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改?说说你的思考。
  这一环节设计,徐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诗人在创作时改变了主人公的身份,也改变了原来故事的结局,还增加了许多细节的描绘。由此进行追问,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背后的秘密。诗人这样一修改,我们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卖炭翁所遭受的剥削压榨更加残酷,生活处境更加艰难,他的遭遇更加令人同情;诗歌所揭示的社会现实更加黑暗,所表达的主题更加深刻,更能体现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以此引发学生关于文学创作中虚构的思考,将课堂教学的目标提升到文学欣赏的层面。再做更进一步的研读,我们还会发现,把史料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更具典型性,文学作品所揭示的主题更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同样,引用不同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既能加深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又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比较中生发出自己的思考,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样的对比阅读设计,既教给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路径,又教给了学生文学欣赏的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徐老师这一课的教学,始终把关注文本语言形式作为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使得本课的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5.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岱山分校)
其他文献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把指导放在课堂上进行,使得作文指导仍然拘囿于课堂之中。随着统编教材在全国的推广使用,新的教学观更多地强调写作是学生对外部世界认识后进行自我表述的过程,提醒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把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的写作与生活充分融合,从而更好地表达自我,抒发情怀。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探索。  一、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其一,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如何观
期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作为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必读名著,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精神价值。这部红色经典被译介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盛传不衰,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路标和精神补品,受到一代代读者的喜爱。经典虽好,但学生未必能深入理解。如何指导学生深度阅读这部名著,真正走进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并且能读出深刻意味,读出独到的理解,这是值得探究的。  笔者以“深读保尔”为名著阅读的切入口,以摘
期刊
演讲稿教学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中尤为重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实、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教材为学生口语输出直接提供范例,也为学生提升口头表达能力提供载体。  演讲稿教学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是教师不重视,很多教师往往匆匆带过,或者干脆不教。二是部分教师文体意识不强,如把《我有一个梦想》处理成抒情散文;或是将演讲
期刊
散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散文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里占有一定的篇幅,如何教好这类文章,提高课堂效率,是语文教师无法回避的话题。面对一篇散文,老师要研究怎么处理才能将散文教学的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要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学生才乐于参与,勤于思考,学有所得。下面笔者以《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谈谈散文教学的一些尝试与做法。  一、朗读初感与捕捉形象相偕  不管是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还是说理散文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指出:“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1]笔者所在学校处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秦淮河、老门东、乌衣巷、瞻园、秦淮灯会等等这些鲜活的文化元素,都是不可多得的写作资源。引导学生将秦淮文化与统编语文教材的写作训练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开掘出写作素材
期刊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尤炜老师强调:“抓住教材特点,把握‘不同之处’,有助于确定教学创新、教学研究的生长点和突破口。”教师要“深入研究学习内容,充实、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特别是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预判、预设能力,不断生成教学智慧”。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关注语言生长。  一、突破定向思维,以陌生化获得新的语言感觉  “自动化语言”是指那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做合一”,要求“教”和“学”与“做”相结合,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师生通过共同的“学”与“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既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建构,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从课文用词的变化、句式的变化、语气的变化等比较中,把握课文的语言节奏,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特点。比如,《爱莲说》和《陋室铭》中就有很多语言点可以比较。首先,这两篇文章中都有一个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期刊
《人间词话》是学术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这样一部文学评论类书籍,这给教师提出了挑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六十则云:“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句话是王国维对“诗人”(创作者)提出的要求,同样适合阅读者、鉴赏者、评论者。入乎其内,要透过表层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潜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就是将两种或多种文本放在一起对照阅读,这样既可以看到异同,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又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笔者试着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浅谈比较阅读教学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还原比较,赏析语言  第一组: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第二组: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邀余同饮。余痛饮三大白而别。  第三组:独往湖心亭看雪。  
期刊
本课例所呈现的“前置性补偿”,有课前调研,据此确立教学的重难点;有导入时,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完成比对勾连后的“知识补偿”“心理补偿”;也有在教学过程中,回扣“前置性补偿学习单”,在学习具体知识前的“同伴补偿”“思维补偿”。笔者以统编教材八上第二单元作文指导“学写传记”为例,探寻“前置性补偿”观照下的作文教学。  【前置准备】  一、前置性写作  本次“前置性写作”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素写”,即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