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少女 制造离奇“强奸”冤情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ndu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是强奸犯。”40年中,韩廷瑞几乎所有的气力都花在这句辩白上。
  “韩廷瑞是清白的。”她叫杨瑞霞,40年前,是她的一纸诉状让他戴上了“强奸犯”帽子。
  韩廷瑞苦笑了一下,他递给记者一份文件——《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韩廷瑞强奸(未遂)一案终极决定书2010》,上面写道:经查被害人杨瑞霞在案发十余年后的证言,与其原证言不符,且相关证据不足,你的申诉理由不能成立,经本院审查,同意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的终结意见,决定对你的申诉案件予以终结。
  “如果要背负着‘强奸犯’的骂名进棺材,我真是闭不了眼,这比任何罪名都肮脏、不可饶恕。”韩廷瑞手中的茶杯在抖动,“我不要赔偿,只要恢复名誉。”
  
  “他强奸了我”
  
  40年前,他是医生,她是病人。
  1971年5月25日晚上6点,杨瑞霞因为自感发烧身体不适,来到唐山古冶区赵各庄联合医院门诊部就诊,接待她的是韩廷瑞,“37.3度,我给你开点一般的解热药吧。”韩廷瑞对杨瑞霞说。
  “韩大夫,能不能给我开几天假,我想住院。”杨瑞霞问。
  “不行,现在都在抓革命促生产,再说你身体也没什么事。”韩廷瑞一口回绝。
  杨瑞霞拿着处方来到药房,正巧碰到了当班的表姐张淑华,她想到用熟人关系向韩廷瑞“要假”,碍于同事情面,他只能同意将杨瑞霞收门诊观察。
  在第二天例行查体的时候,韩廷瑞无意中发现虚岁17的杨瑞霞乳房还未发育,就说了句:“你第二性征发育不全,要加强营养。”此时杨瑞霞完全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在上洗手间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位穿白大褂的女医生,杨瑞霞随口问道:“医生,韩大夫说我‘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啥意思呢?”
  “白大褂”瞥了一眼她之后,瞬间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多年后,杨瑞霞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是“阴谋”的开始。
  第二天,“白大褂”来到了杨瑞霞病床前,她自称叫刘桂珍,也是这家医院的大夫,她掏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到杨瑞霞面前:“你写个材料,说韩廷瑞强奸了你,我批准三个月假,补你108块工资和粮票,不写的话,明天就出院。“
  强奸,杨瑞霞平生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她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刘桂珍——“让你写就写,不写赶紧出院!”刘桂珍的语气“不容置疑”。
  最终,杨瑞霞还是用“强奸”交换了“粮票”,很多年后,她无数次面对人们的嘲笑和质疑——几张粮票就把自己的“清白”出卖了?
  “我当时真不知道‘强奸’是个这么‘脏’的词,要不然我也不会做那么没脸的事,我知道我现在说这些没人信,一切都是我的贪欲造成的。”杨瑞霞说。
  几天后,韩廷瑞上班的路上突然被几名红卫兵拦住,“你是强奸犯,我们要逮捕你!”韩廷瑞脑子一懵,等缓过神的时候,他已经单腿倒挂在树上,等待他的是一根哗哗作响的鞭子。此时的杨瑞霞正躺在病床上休养,这期间刘桂珍又几次找她誊写“材料”,然而不久护士间的一次谈话让她内心一颤——韩廷瑞因为强奸女病人被抓了。
  当杨瑞霞第二次听到“强奸”这个词的时候,她开始意识到这不是个“好词”——她突然联想起那些“材料”,自己是否就是那个“女病人”?一股凉意从后背生出,她用被子蒙住了全身。
  “我有可能被人利用了。”
  
  “我认罪”
  
  5岁的女儿韩洁那时每天都会坐在家门口等韩廷瑞下班,在她记忆里父亲是个魔术师,总能从口袋里变出各种宝贝,可是一连几天,韩洁都没等到父亲,而一旁的母亲,总在独自落泪。
  几天后,韩洁在街头看到了一个戴手铐脚镣的男人,他低着头脖子上挂着块纸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强奸犯”三个字,韩洁定睛一看,眼前这个蓬头垢面、眼神呆滞的男人竟然是自己的父亲,迟疑几秒钟后她一步上前抓住了韩廷瑞的手:“爸爸,我们回家吧!”突然一记飞拳过来,韩洁瞬间眼冒金星,然而父亲那个扭曲的背影却深深地定格在她脑海里。
  “审判”仍在继续。
  摆在韩廷瑞面前的检举材料让他摸不着头脑——杨瑞霞、杨瑞霞,杨瑞霞……他挖空心思才想起这就是那个“发育不良”的女病人,瞬间他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个名字——刘桂珍。
  一定是她唆使的。韩廷瑞没想到刘桂珍会用如此狠计——作为同事,他与刘桂珍在医学理念及技术上的激烈矛盾,早已公开,随着刘桂珍成为“造反派”头目,这种矛盾上升到了“阶级矛盾”。
  “我是被冤枉的”,韩廷瑞总是艰难地反复说着这句话,然而每次都会遭致一顿毒打,他的哀叫声透过生产队喇叭传到了家人的耳朵里,70岁的老父亲顿时晕倒在地。
  “我交代”,在又一次被暴打之后,韩廷瑞“认罪”了。
  此时的他门牙全无,漏风的吐字引得“审讯者”一阵奸笑。多年后韩廷瑞在回忆起这段屈辱岁月时,总是喃喃自语:“‘死’都不应该承认啊!”
  一个“强奸犯”从此记入史册。
  1972年9月5日,唐山市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下发了刑事判决书:韩犯资产阶级淫乱思想严重,借职务之便猥亵和强奸女患者,情节恶劣,并且认罪态度不好,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
  杨瑞霞此时心里“七上八下”,在医院“带薪休假”的这段时间,她始终没有见到韩廷瑞,心中一种不祥感油然而生。在一个护士的口中,她得知韩廷瑞“进去了”,当杨瑞霞日后理解“强奸”的意思后,才明白护士临走时投来的鄙夷眼神。
  很快,杨瑞霞感到了周围人异常的目光。尽管自己干活积极麻利,却得不到领导肯定,还经常挨无端的批评,要好的姐妹也开始疏远她,走在大街上,她真切地有了“脊梁骨发凉”的感觉。在一次与工友的争吵后,杨瑞霞真切地听到了“破鞋”二字。
  委屈感在杨瑞霞内心迅速蔓延,她开始到意识到自己被刘桂珍利用,也预感到这或许只是为“强奸”付出代价的第一步。
  这种代价也包括——对韩廷瑞的愧疚,很多次梦里,她都看到一张脸朝她袭来,愈来愈扭曲,直到大汗淋漓地醒来。
  她无处诉说。
  
  “你要咬住他”
  
  韩廷瑞的妻子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家,尽管丈夫以如此不堪的罪名入狱,然而十几年的夫妻让她相信,自己的丈夫不会做那样卑鄙的事,然而孤儿寡母加上“黑五类”家庭成分,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在韩洁印象里,母亲总是拖着病体上班,拿回的工资却是杯水车薪,经济上的拮据、周遭的歧视让母亲心力交瘁,韩洁多次听到二哥提及——母亲拿出了农药准备一饮而尽。
  1976年7月28日,史无前例的唐山大地震暴发,当母亲耗尽最后一口气从废墟里拉出韩洁时,二儿子却永远埋在了地下,韩洁与母亲站在瓢泼大雨中,没有人给他们搭地震棚,最后还是父亲曾经的病人从另外一个村庄赶来,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天空”。让韩洁感到无比欣喜的是,半年后她和母亲等到了出狱的父亲,一家人终于团聚。
  韩廷瑞此时已被开除公职,在那个年代这意味着丢掉了“饭碗”,生活的重担仍旧落在妻子一人身上。看着妻子瘦弱憔悴的背影,韩廷瑞悲从中来——堂堂七尺男儿却撑不起一个家,世代行医的家风将在自己手里终结,而周遭人躲避不及的目光,让他不胜心寒。很多个夜里,韩廷瑞想到杨瑞霞的名字就会彻夜难眠,仇恨在他心里暗自生根。他甚至多次在杨瑞霞厂门口“守候”,看到她的那一刻,他总是握紧双拳浑身发抖,然而韩廷瑞始终没有勇气上去“问个究竟”,因为他担心杨瑞霞一旦“抵触”他,自己很可能再次经受牢狱之灾,他怕了。
  申诉,韩廷瑞意识到只有走法律之路,才能真正还自己“清白”,挽回失去的一切,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将是一场漫长的申冤之路。转眼到了1980年初,杨瑞霞已经成为了一个孩子的母亲,岁月的成长,让她内心原本的不安及自责感愈来愈强烈,在经历难产与死神相对的那一刻,杨瑞霞甚至想到——这是冤枉陷害别人遭报应了。
  几个月后,国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案件大彻查、落实政策工作,法院找到了杨瑞霞,希望她说出当年案件的真实情况,杨瑞霞突然感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赎罪”机会。
  可是,刘桂珍很快找到了她:“你要咬住他对你有奸污行为,不然的话,对你没有好处。”杨瑞霞想到“赎罪”的代价很可能是身败名裂,甚至坐牢,她退却了。
  1981年2月25日,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发了刑事判决书:原判认定韩廷瑞对杨瑞霞强行奸污,事实失真,没有证据不予认定,改判为强奸未遂免予刑事处分。韩廷瑞再次陷入了黑暗的深渊,在他以为可以看到光明的时候。
  “我还是个强奸犯。”
  多年后,尽管杨瑞霞主动为韩廷瑞申诉,但这段过往让韩廷瑞一直不能释怀:“如果她那时‘能’帮我一把,我的人生就不一样了。”改判不久后,唐山中院下发了恢复韩廷瑞工作的函件,这让他内心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然而卫生系统没有任何单位愿意接受他,最后在家人的帮助下,韩廷瑞在锅炉厂谋得一工作,几年后工厂倒闭,他彻底失业了。
  韩廷瑞的家庭再次陷入了经济上的窘迫,而来自周遭人的歧视,让韩廷瑞家人深感痛苦——“你个老流氓”,这是韩洁听到得最多一句的谩骂,每当这时,韩廷瑞都会默默走进书房,很快传来绝望而压抑的痛哭声……
  
  迟到的“救赎”
  
  “我相信你就够了”,这是韩廷瑞妻子临终前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也成为他继续申诉的动力——正因为妻子弥足珍贵的信任,使他更觉得“清白”的珍贵,与此同时,找他看病的人也络绎不绝,他总是很负责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并且只收很微薄的药费,在韩廷瑞看来,这些病人让他觉得生活变得光亮。
  1992年7月28日,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对韩廷瑞强奸(未遂)申诉立案。就在韩廷瑞为申诉无果焦虑时,埋藏在杨瑞霞内心深处的自责彻底爆发——我的假证害人坐牢,很可能毁了他的一生,是时候还人清白了。然而另一个声音也在敲打着杨瑞霞:你自己也要承担作伪证的法律后果,值吗?纠结很多年后,杨瑞霞选择说出真相。
  2000年,杨瑞霞连续三次到唐山中级法院“坦白”——当年受人指使作伪证,致使韩廷瑞含冤入狱,要求为其平反昭雪,并愿意承担法律责任。杨瑞霞忐忑地等着法院回复,可是一直没有回复,这时候她想到见韩廷瑞一面,当面给他“赔罪”,辗转打听,她惊讶得知——两人的住所只一街相隔。
  30年后再次见面,他们都认不出彼此的容貌了。让两人始料不及的是,流言蜚语开始袭来,因为两人经常一起商量写材料,坊间传他们搞不正当男女关系,杨瑞霞的丈夫开始爆发积怨——结婚前他就知道妻子“被强奸”的事,但是他始终没有去正面捅破“这张纸”,但是内心里他从没看得上妻子,于是用整夜不归的行为来表示对家庭的漠然,如今妻子公开申诉翻案并且“乱搞男女关系”,让他脸面丢尽,两人的婚姻走到了边缘。
  韩廷瑞和杨瑞霞则坚信,只要案件“水落石出”,一切就会不攻自破。然而10年等待里,他们一直没有等到法院正式申诉反馈文件。而事与愿违,2010年3月21日,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发了驳回申诉通知书,两个月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了终极决定书。“对不起,我迟到的证言无法还你清白”,杨瑞霞说她这辈子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为时已晚”的含义。
  韩廷瑞再次跌入了黑暗的深渊,探不到底。“等了18年,却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申诉之路就要终结,我不能接受。”韩廷瑞说。
  当记者几次联系唐山市中院要求求证案件相关情况时,对方均以内部沟通为由暂未回复。法学博士、北京京悦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就证据效应来说,40年前的“证据”显然要优于40年后的“证据”,要推翻前一个证据必须要有事实证明当时是刑讯逼供,作为刑事案件来说,被害人的证供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作为量刑依据,而不足以推翻案件。
  “从法律精准角度来说,驳回申诉及终结案件无可厚非,但这种做法未免机械,本案发生在法制不健全的年代,很大程度是历史的烙印造成,冤案可能性较大,法院可以考虑证据不足撤销此案,这样对于当事人和社会都没有伤害。”陈波说。
  “我希望父亲能放下这件事,这真不重要,好好享受天伦之乐,这是我最大的心愿。”韩洁说。
  “这真不重要吗?”韩廷瑞看着手中的驳回申诉书,老泪纵横。一旁的杨瑞霞,手足无措。
  (摘自《小康》)
其他文献
自2009年8月被任命为呼和浩特铁路局副局长后,马俊飞最头痛的一件事便是藏钱。  相比赚钱的本事,马俊飞实在不会藏钱。从呼和浩特到北京,马俊飞又是购房又是租房,在挥之不去的恐惧中,金条、美元、欧元、价值不菲的收藏品,逐渐堆满了两所房子,直至2011年6月案发。  2013年12月底,马俊飞因为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河北省衡水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上述两罪赃款合计超过1.3
期刊
一场原本幸福、温馨的跨国婚姻,因为妻子想念留在俄罗斯的儿子,开始出现一丝不和谐的音符。为了来之不易的幸福,为了慰藉妻子那颗牵挂的心,他毅然做出决定:将年幼的继子接来中国一起生活!然而,当夫妇俩远赴俄罗斯,找到孩子的生父交涉时,才发现事情并不像他们事先预想的那样简单……  接回俄罗斯继子  两位父亲的较量  2008年7月,张育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国内,进入沈阳一家物流公司任俄语翻译。一大帮同事中
期刊
我很后悔,心里很内疚,这辈子欠你的,下辈子再还吧,这封信也许能救你……”  河南省唐河县农民李学林被举报雇凶杀人后,李学林的父亲称得到了举报儿子的抢劫杀人犯李小冬写下的悔过书,悔过书中称举报是诬陷。在案件审理中,虽然李学林一再喊冤,但最终被判死缓。在上诉期间,李小冬已被执行死刑。  记者了解到,李学林被抓后,他的父亲辞去了当了18年的村干部,平时门都不愿出。老人称,儿媳曾给儿子写信,称要么自己死,
期刊
今年元旦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媒体发表了2014年新年贺词。电视画面中,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室内景首次公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习近平桌面的两部红色电话。  这两部红色电话有哪些特别之处?在中国,哪些层级的人有资格使用红色电话?大国领导人之间又是如何使用红色电话通话的呢?  揭秘一  保密电话可切换加密通信  从新闻画面,可以看到习近平的办公桌上共有两部红色电话。实际上,尽管其外表都是红色的,这
期刊
她59岁时,女儿因意外离世,60岁时,她决定再生一个孩子。作为全国最高龄产妇,她将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    一生的骄傲突然消失    2014年1月,64岁的盛海琳结束在外讲课回到合肥,刚迈出机场,两个三四岁模样的小丫头便朝她飞奔过来。这是对双胞胎,大的叫智智,小的叫慧慧,水汪汪的大眼睛、嫩萌嫩萌的模样。小丫头们的可爱,让盛海琳早已按捺不住思念,把她们紧紧地箍在怀里。“妈妈,我们都等着你回来过春
期刊
以私密和高端为卖点,以奢华和昂贵为特色,高端会所近年来声名显赫,而会所大门内的情况却“讳莫如深”。  中央近日下发通知,要求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元月14日,北京市要求,公园内私人会所一律关闭。记者调查发现,“高压之下”一些高端会所披上“隐身衣”潜入“地下”甚至顶风违规。记者走访北京、广东等地的部分会所,以这些“样本”为例,寻找高端会所里隐藏的“蛛丝马迹”。  选址之秘  少数人的“后花园”  高
期刊
2014年1月13日,上海人范杰明因涉嫌故意杀人、抢劫、抢劫枪支、非法买卖枪支弹药、非法持有枪支弹药“五项罪名”被提起公诉,他身穿蓝色棉衣和迷彩马甲,戴着戒具站在了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被告席上。范杰明对于杀人、劫车、抢枪等指控并无异议,但却坚称这一切始于一场“激情杀人”,最终走向失控。  2013年6月22日,62岁的范杰明(上海广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驾车往返浦江两岸,先后杀了包括
期刊
狄青出生在北宋一个贫穷的家庭,不甘平庸的他从小刻苦练功,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次上阵都披头散发,戴上铜面具冲锋陷阵,有勇有谋,令敌人闻风丧胆。在一次次的战争磨练中,他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战功累累的名将,和南宋的岳飞齐名。宋仁宗觉得他是个人才,便破格提拔他为枢密副使,手握军事大权。  从“穷二代”到“官一代”,狄青的前半生就是典型的“励志哥”。可是,他的快速升迁,却让朝廷上的一大帮人开
期刊
公元前628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去世。一直在西部虎视眈眈的秦穆公不顾大臣的强烈反对,决定趁着郑文公和晋文公先后去世的天赐良机,派孟明视等三位将军率兵偷袭郑国,以便顺利东进,夺取中原。他忘了,千里偷袭,根本就是公开的秘密,郑国早有准备。秦军偷袭不成,但也不能无功而返,就顺手牵羊,灭了滑国(今河南偃师一带),然后欲“经过”晋国凯旋。  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听说秦穆公乘人之危的不义之举后,采纳了大臣的
期刊
灰姑娘变阔太掉进“蜜罐”  全职保姆尽心却沉默少言     李蕊今年26岁,家在河北赵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她从石家庄一所大学毕业仅4年,便成了同龄姐妹羡慕的对象:如愿嫁了个宠爱她的高富帅老公,又生下一个大胖小子。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儿子满月那天,老公杜天泽又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2013年3月6日,是儿子飞飞满月的日子,杜天泽开车把李蕊母子带到石家庄新华区一个环境幽雅的小区。车子停下后,杜天泽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