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御瓷盛世风华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熙御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继承了明代景德镇瓷业的优良传统,无论从胎质、釉彩,还是造型、纹饰等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整体表现出了规矩、挺拔、大气和豪放的特色。
  康熙御窑瓷器丰富和提高了瓷器的品种与品位,融汇了传统与创新,显现出万千姿态。康熙皇帝本人也为振兴御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所具备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修养,以及其对西洋先进科技和工艺的浓厚兴趣,成就了康熙御窑的振兴与繁盛,尽展风华,彰显于中国陶瓷史册。
  继“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和“长宜茀禄·乾隆花园的秘密”之后,首都博物馆再度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盛世风华——大清康熙御窑瓷”展。此次将持续至2016年2月28日的展览,依旧以清代帝王为中心展开,甄选了100件康熙御窑瓷器,其中还包括了一些首次走出库房、走出故宫的瓷器,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近距离接触皇家生活起居和吃穿用度的观展机会。
  各类康熙御窑瓷品按照釉彩品种的不同可大致分为四类:
  “幽靓脱俗的青花、釉里红瓷”,展现了在承袭前朝技术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康熙青花、釉里红瓷,其青花色泽独步清代,釉里红瓷更是远超明代,尤其是康熙青花瓷,以其清新悦目、层次分明的特色而居清代之冠。
  “纯正鲜丽的颜色釉瓷”,展现了康熙颜色釉品种之丰富,无论高温釉还是低温釉,均釉色纯正、色调稳定,标志着清代制瓷工艺的精进。
  “缤纷灿烂的彩瓷”,涵盖了釉上彩和斗彩,展现了其在明代工艺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创新之处。
  “风格独特的杂釉彩瓷”,展现了杂釉彩和从其中发展而来的素三彩瓷器在康熙时期所呈现的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一件件康熙御窑瓷器就宛如一朵朵绚丽的奇葩,将中国陶瓷百花园装点得绚丽多姿,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永恒的名品。
其他文献
编者按:虽然“新水墨”所展现的“当代性”多为美术界和市场看重,但“新”之所指不明,创作中又多雷同、模仿、媚俗、光怪陆离……市场表现也多波动,在偏锋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王新友眼中,新水墨的未来还需要更多方面的努力和成熟,才能真正拥有其应有的学术和市场地位。  在我个人看来,水墨的当代性,主要体现在反映当下人的生活、精神状态和时代、价值观的变化。  新中国美术史上杰出的人物画大师周思聪曾是一代水墨新风的
期刊
编者按:前两年,“新水墨”以交易可观、展览频繁、代表艺术家价格指数迅速上升吸引了众多关注。然而从2014年秋拍开始,“滑铁卢”效应显现,“新水墨”的从“热”到“冷”,让一些刚刚对其萌生出兴趣的收藏投资者大呼“看不懂”。这种快速转换的变化,也从创新、挖掘等角度为市场提供了不小的借鉴意义。  异军突起  一二级市场的“倒置”,向来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一点在“新水墨”的身上表现也不例外。可
期刊
21世纪也被称为数字时代。大到建筑设计,小到一条“朋友圈”的分享,数字手段的应用已经席卷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如今,“高大上”的数字技术也在艺术展览界扎下了新根,这对于实物展陈的传统而言,究竟是弥补遗憾的无奈之举,还是充满野心的有意颠覆?  看屏幕还是看原作  近日,一些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艺术展接踵而至。以“不朽的梵高”中国巡展为例,其在宣传效果上甚至有盖过传统实物艺术展的势头。然而
期刊
中国当代水墨画界存在着两个迷信,一是过于相信笔墨或笔墨的表现力;另一是自以为是地相信一些画面形象的意义,如混沌意象的宇宙感、方与圆的阴阳哲学,或者矫揉造作变形后得到的所谓的深刻性。当代中国画太缺乏观念和方法论上的突破。上世纪80年代,以谷文达为代表的“宇宙流”水墨画将传统积墨法与西方现代派绘画(特别是超现实主义)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新风格。但本质上它是破坏性的,而非建树性的,因为它本质上仍未脱离徐渭
期刊
中国当代水墨以“新水墨”的一度火爆又一次被广泛关注,而“新水墨”之名确实给一部分艺术家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空间,但从普遍认为的“新水墨”艺术家群体看,其包含面之大也让人不禁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对于技法、图式、笔墨语言皆不相同的艺术家们来说,他们对“新水墨”的归类会有怎样的看法呢?  李津 突发的“火”不会长远  我们这批从“85新潮”一路走来的画当代水墨的老同志,之前长期被边缘化,只是在今天被想起来了
期刊
犹盘虬卧龙般的老松,如嵯峨孤山般的奇石,可安于一盆之内,乃置于一掌之上。若云烟有灵,或许也会被这盆中奇景所迷惑,环绕其中,这一“奇物”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盆景”。所谓盆景,仅一捧土、一株植、一块石,共堆于一盆内,亦不能称之为盆景。所谓“景”,不论生于何处,都是可赏的。而盆景则以盆呈景,方寸之内更显妙境,其“源”可溯至千年,“法”亦不胜枚举……  千年不朽是盆景  据文献记载,盆景的起源可追溯至遥远
期刊
水墨是一种文化,亦是一种精神。它就像一个舞者,在不停的运动中自由地释放情怀;也在以强大的包容力演绎着各种世间之美。  在做这组策划之前请教过一些专业人士,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严肃甚至危险的话题,因为关于水墨的种种在当代已被谈论得太多太多,各种争论喋喋不休,沉重而繁琐,若想独辟蹊径且轻盈畅快难之又难。当然,短短的几十页说不尽水墨的一切,我们要做的不是批评、梳理和考察,而是想把与水墨相关的人和事的真实状态
期刊
新近出现了一批以国民党反对派领袖李济深和民主人士胡鄂公为主要作者的信件,往来对象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和各地方实力派以及民主人士。信件的时间集中于1936年、1937年,关乎“两广事变”、“西安事变”和抗战爆发等对中国现代史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件,是对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形成阶段的忠实反映,无疑能丰富人们对统一战线之建立及中共在其中之贡献的认识。  在两位主要作者中,李济深曾因反对蒋介石
期刊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也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一封封手札、一张张票证、一本本书刊、一幕幕影像……那些珍贵的收藏品,真切地重现了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铭记先烈,这是我们全民族共同的记忆,是我们全民族前行途中的
期刊
在清朝的宫廷纪实绘画中,帝后的肖像画数量相当多,自入关起的第一代顺治皇帝始至末代宣统皇帝止,以及他们的后妃,几乎都有穿戴整齐的朝服像存世,为我们了解这些帝后的相貌提供了十分准确的形象资料。这其中尤以乾隆一朝为最盛。  乾隆皇帝享年八十九岁,在位六十年,退位后还做了三年的太上皇,在这长达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他不断地请画家为其画像,从年轻尚为皇子时的宝亲王,一直到老态龙钟的耄耋之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