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让你一起思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资料说,在美国,一个成年人每年只花99小时读书,而看电视的时间是1460个小时。于是有识之士惊呼:美国将会成为一个白痴民族。那么我们中国呢?前几年有过一个统计,我国识字者群体每人每年平均读书不足5本。这是否还包括通俗杂志和一些考试教科书?肯定比美国人还少。我们可以想想我们自己,究竟花了多少时间捧起书本阅读?
  书是让人聪明的东西,它会让你宽阔,人生的经验在生活中可以获得,在书本中也可以获得。好书是为倾听者而存在的。
  阅读是一种趣味,高雅的趣味是通过高雅的书培养的;低俗的趣味正在影響和改变着我们的阅读。那些取悦人的、没有思想和内涵的文字,正在商品社会成为主流。
  一个好作家的成长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没有好书的激励,一个人基本成不了作家。我时常就是在那些让我沉醉的、百读不厌的好书中寻找写作激情的刺激。我发现,他们写作的那种投入状态,仿佛要在一篇作品中,集中他所有的才华,耗掉他所有的心血似的,倾其所有,献给读者。卡尔维诺称赞狄德罗的《宿命论者雅克》这部书说:“这个文本的丰富性和创新动力,永不会完全耗尽。”正因为好书有它的丰富性,它就像一部永动机,永远有着推动人类的能量。
  好书是有好书的气味的,我们读多了,就可以一眼分辨得出来。读书是一定要有所取舍的,不是找到字了就读。读书要有人生经验的支持,还要有阅读技能。比方说,那些最好的小说,与报纸新闻和通俗刊物、电视剧里面的故事写法是完全不一样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好的小说让我们惊讶,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和神奇的穿越能力。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好的书是难以忘却的,往往是作家独一无二的创造,这样的文字,以其简洁和深刻的魅力,会把读者向上提升。读这样的文字,就是直接在智者的身上搜括智慧。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无意识隐藏在深层的记忆中……一部经典作品是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富恩特斯谈到电视观赏的“睡椅土豆”现象说:观看者以完全消极的方式看着电视,就像一只卧床打盹的土豆。这土豆被连续不断的画面奴役了,根本没有批判性的、创造性的反应,而一本好书所要求我们的正相反。
  好的书是读者参与其间的,在阅读时你跟着书中的文字一起思索,一起旅行,一起成长,一起迈向那个背后的秘密。同时我们可以在书中寻找道德的勇气、活着的理由、生命的光芒,与生活中黑暗的势力,与时代的混乱和喧嚣抗争。
  选自《长江日报》
其他文献
划拳,多以“二好”开局,哥俩好,爷俩好,乃至姐俩好,娘俩好。“好”过之后,便攘臂挥掌,龙争虎斗抑或凤争鸡斗地大战起来,成串的呼词,随着指掌屈伸连珠炮般地传出,铿锵有力,煞是好听。  划拳古称拇战、豁拳、猜拳。清人郎廷极《胜饮篇》里说:“唐皇甫嵩手势酒令,五指与手掌指节有名,通呼五指曰五峰。则知豁拳之戏,其来已久。”明朝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载:“俗饮以手指屈伸相博,词之豁拳。”《金瓶梅》第四十三回载
<正> 清官式建筑墙身做法,按使用砖料加工不同及做法不一,通常有干摆、丝缝、捎白、糙砌等类。对于民居小房,有更简单的碎砖压泥一类的做法。至于用城砖糙砌墙,其要求和操作
例(2007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题)从以下两个供选课题中,选择一个你熟悉或参与研究过的课题,按要求完成填空和短文。  供选课题A、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其危害  B、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  你选择___________(填A或B)  (1)(2分)A、C2的产生途径(回答两种途径)  B、S2的产生途径(回答两种途径)  解析C2的产生途径:汽车排放的尾气、矿物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微生物的分解等。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不同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的是思维过程,而并非问题本身。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过程”归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我讲《山中访
假如不看秒针快速地运转,只看时针慢悠悠地前行,就恍惚觉得时光很慢。在这渐渐溜走的时光里,我们努力不放过每一个过程的小细节,如此悠然歲月,正是你我所喜欢的悠闲时光。  剪一段慢时光,在纯真的笑容里,与孩童一起经历日常的点滴,陪他度过每一个成长的阶段,用心感知他的欢笑、他的喜欢、他的满足。那些陪伴的时光,跟随着过程中的记录,第一颗牙的惊喜,第一次迈开脚步的欣喜,第一次叫妈妈的欢喜……那些不可复制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