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双报到”工作机制是新时代加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 “双报到”要求报到单位和党员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和调度,这意味着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将面临“小对大、下对上、一对多”的局面。如何有效加强单位与社区的衔接、党员与社区的联动,推动党员在“双报到”中学思践悟,社区在“双报到”中提升工作质效,社区党组织的综合协调、组织调度、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报到”工作机制是新时代加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
“双报到”要求报到单位和党员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和调度,这意味着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将面临“小对大、下对上、一对多”的局面。如何有效加强单位与社区的衔接、党员与社区的联动,推动党员在“双报到”中学思践悟,社区在“双报到”中提升工作质效,社区党组织的综合协调、组织调度、衔接保障、发动群众等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报到只是起点,精细化开展服务才是根本。报到单位的性质不同,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同、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不同,众多的不同汇聚在同一个社区。报到以后干什么、如何统筹报到人员、如何常态化开展社区服务。这些问题无一不考量着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水平。
社區吹哨,党员报到。要确保哨声吹得响、哨音发得清,社区党组织必须善于倾听社区居民的呼声,借助各方力量,统筹用好报到单位的各种优势。只有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水平,才能实现在关键时刻精准发力,在突发情况来临之际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党员下沉到社区做什么、怎么做、采取何种形式、如何确保成效、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都要依靠社区党组织的统筹谋划和调度衔接。只有找准工作对接的载体和平台,运用“一根针”的力量带动“千条线”的运作,才能把组织力量和制度优势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服务基层群众的工作质效。
其他文献
甲:听说你爱钓鱼,你钓到的鱼里最大的有多大? 乙:你看过斯皮尔伯格拍的《大白鲨》吗? 甲:哇哦! 乙:嗯,就跟装那DVD的盒子差不多大吧。
身处基层岗位的所长、站长、校长、院长、村长等,俗称“小五长”。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央纪委通报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相当一部分被通报对象集中在“小五长”之列,引发社会关注。作为基层干部的代表,“小五长”能否勇于承担责任、正确行使权力,攸关党的事业成敗和人民群众福祉。 身在执政一线,“小五长”责任重大。“小五长”是基层单位“一把手”,是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代表和化身,是党与人
春秋末期的代表性思想家是孔子,战国初期的代表性思想家可举墨子。墨子这一派主张节俭,而且过着简朴的生活。这一学派流行于一般庶民,尤其是手工业者之类较低身份的阶层。也许墨子自己就是出身于这个阶层的。 墨子生于孔子死后,卒于公元前376年。孔子根据《周礼》构画理想的国家蓝图,墨子则托夏朝制度来展开他的理想社会论。战国初期中原四国国君都不问身份、国籍,尽力笼络有能之士。墨子也极力批判以前的贵族身份制度,
刘勰在《文心雕龙·无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北平清冷、静谧的秋景触动了颠沛流离、饱受愁苦的郁达夫。于是他用深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老北京的绝版风情画,让读者沉醉其中。 作者远离了宫殿庙宇,静坐在皇城人海的破院,驻足于槐树下、桥头边、小巷内,选择寻常景物,于细微处写出了景物的个性。 仰头远眺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把秋日天空特有的清爽澄澈带到读者眼前,让人的心
檐下一株翠藤,锁住了半卷流年。那个角落,春至芬芳流动,秋来百花斑斓,浸染了岁月的清韵,只留下一缕幽香。它是独特的,也是美丽的。 当寒风猎猎,地覆冰霜。 我为这角落里的繁花感到庆幸,除了应季凋零的花外,一切安好如初。可这天气越来越冷,清晨的寒流仿佛一把冰刀,刺入你的肺腑,带来全身的凉意。出门远眺,四周的荒野,寸草不生,连平时枝繁叶茂的樟树此刻也被白雪击打得落叶满地。只见枯黄的叶与白雪交替着穿插,
男子抢劫银行留下姓名纸条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海滩上的大通银行遭遇抢劫。令人意外的是,抢劫犯在离开时,竟“粗心”地留下一张写有自己姓名的求职表格。事后,警方根据这条线索,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据悉,事发当时,39岁的科鲁兹走进这家银行,他将一张纸条递给一位坐在防弹玻璃窗后面的银行职员。纸条上写着:“马上给我100美元、50美元和20美元的纸币。不要按警报器,动作快点!”然而,该
7月的襄阳,骄阳似火。来到这里,除了热辣的阳光,我们还感受到了全民“创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烈氛围,看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创文”的忙碌身影。所到之处,小红帽、红马甲、红袖章,志愿者的标配醒目可见。 “‘创文’是党建工作的试金石,只有基层党组织‘有求必应,一呼百应’,‘创文’工作才能厚积薄发,开创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襄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成佳刚说。继宜昌、武汉先后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
池塘里有些叶儿,圆嫩的,在水上柔柔地飘着,碧绿得不似人间色彩,叫人怀疑是仙女沐浴时遗忘的绸绢。荷叶是平摊着的,透过几乎透明的水面,隐约可以看见荷叶的茎,嫩得让人想去捏一捏。荷花是直立着的,似乎与荷叶有着天生的默契,它永远会开在层层荷叶的上面,开出或粉或白的花,花瓣的颜色粉得厉害,好像再多一点粉色,花瓣就会因为鼓胀而破裂。这颜色虽然浓,却不妖艳,看着还是那样清清淡淡。 ——陶妍昀《荷》
摘要:得益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辽宁城市文学起步较早且起点较高。城市书写的关键,一方面是对“在地性”特征的描绘,另一方面则是对“在地者”形象的塑造。近年来,青年作家双雪涛、郑执和班宇的相继崛起,成为辽宁城市文学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铁西三剑客”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熔“在地性”与“在地者”于一炉,显示出东北文化的独特魅力。然而他们的部分作品过于偏重地域特色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在地者”形象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就会让它给大家带来快乐。 我用红色花瓣给穷孩子们很多钱,让他们上学;我用黄色花瓣让那些看不见的叔叔阿姨们能看到世界;我用绿色花瓣让我心爱的姥姥健康起来;我用橙色花瓣让自己长一对翅膀,飞到万里长城去;我用蓝色的花瓣让战争永远消失;我用紫色花瓣把那些枯萎的小草、枯死的花,还有被砍的树复活,把大自然打扮得漂漂亮亮;我用青色花瓣给那些不爱学习的小朋友,让他们每个人都能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