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2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进行临床评价。[方法]87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其中66例窦底牙槽嵴高6-10 mm者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手术,其余21例骨高2-5 mm者行开窗植骨上颌窦底提升术,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手术3-6个月后拍X光曲面全景片,确定骨结合后行上部修复。修复后6-52个月观察评价骨结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上颌窦炎症,在98枚种植体中,1枚种植失败,其余97枚种植体稳定,未见明显骨吸收影像。种植体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结论]临床上应根据上颌窦底牙槽嵴高度不同,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在漂卵石地层中施工大口径水井时,为了解决冲击钻井容易塌孔的问题,采用旋转取芯钻进的方法施工大口径水井是可行的,而且效果很好。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作为欧亚北方森林的优势树种,在全球变化和区域碳平衡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物候和光合能力在环境变化下的响应是一种表型驯化还是基因调控下的适应还不清楚。于2009—2011年生长季内在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45°24N,127°40E)测定了6个来自不同气候条件(纬度:48—52°N,年均温:-2.3—2.6℃)下的兴安落叶松种源在同质园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