岿立塞边的古墩

来源 :雪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w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咯叭!一声惊雷从大漠上訇然炸开,天摇地动,狂风怒号,黑云乱滚,铜钱大的雨点子夹着白花花的冰雹疙瘩,噼里啪啦如离弦之箭,密密匝匝地射向了高原。多少次,古墩昂首迎着这样的暴雨,凛然耸立,岿然不移,仿佛站在云端静观。瞬间,雨过天晴,碧空如洗,人间吉祥。世界像什么也没有发生。高原依然是高原,大气沉潜,默然无声。古墩依然是古墩,超凡脱俗,纵览天地。
  我的故乡,古称麟州,今叫神木,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中国历史上所说的“塞上”。朝北望,戈壁大野,黄沙漫漫;向南瞭,高原苍凝,黄土连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她一帧长存天地、雄浑磅礴的山水画卷。


  神木老城东西有两座山,不高不险,算小山。中间有一条河,不宽不大,是季节河。东山也叫“龙眼山”,连绵起伏融入黄土高原直抵黄河边的晋陕大峡谷,西山也叫“驼峰山”,苍茫蜿蜒变化成沙丘一头扎进了毛乌素大沙漠。河叫“窟野河”,发源于鄂尔多斯高原,在神木南部沙峁头村入黄河。传说该河乳名叫“哭爷河”,因麟州古为关隘之地,多起战火,常染血霜,悲恸嚎哭之声不绝而得名,后为了遮掩其凄怆悲壮,祈愿安宁和睦,民间改名为“窟野河”。城市散布在这条河东岸一大片狭长滩地上,一个个古墩屹立在其山川梁峁间。高空鸟瞰,真像是一颗又一颗唐装上结实的核桃纽扣,将辽阔荒蛮的大地紧紧地扯着了一起、牢牢地钉在了一起。据统计,在神木市境内,有秦长城105公里,墩台基本上都已坍塌掩埋;明长城125公里,可视墩台186座。
  登上山顶,放眼望去,或远或近,古墩赫然。近处的,像一块没被风沙淹没的古碑,一个修炼成仙的耄耋老道,定定地站在高原上,立着风霜,立着守望。远处的,像一尊被滔天血火冶炼的青铜,一方经历宇宙撞击焚烧的陨石,默默地蹲在蓝天下,立着沧桑,立着时空。走近古墩,伫立其旁,让人由不得要浮想联翩,想起披星戴月、夙夜守边的铠甲将士,想到战斗在最后血染战袍、宁死不屈的执剑英雄。古墩肃穆,记载着时间脚印,铭存着历史云烟,刻录着声声震荡的华夏惊雷。古墩无声,见证着人间沧桑,阅览着红尘兴衰,掩含着滔滔不竭的中国故事。立时,唐代戴叔伦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宋代陆游的“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明代谢榛的“九关多猛士,百战有长城”;清代林则徐的“塞下传茄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崆峒”;毛泽东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一阙又一阙吟诵万里长城的中国古今英雄诗词,如黄河之水滔滔奔涌,飞流直下,摧枯拉朽,景象万千,那铮铮金句一脉相承地激扬出长城精神、中国精神!
  居神木市区东北约20公里处一高峻山岗上,有一处古城遗址,当地人称“杨城”,也叫“杨家城”,即麟州故城。其城为北宋抗辽英雄杨继业的诞生地和出征地。故城建置于唐开元十二年,即公元724年。鼎盛五代,沿革北宋,衰落于金皇统八年,即公元1178年。故城被西夏占领后灭州废城,历时近五百年。在杨家城遗址周边高低起伏的山峁上,跳跃般地耸立着几处古墩,默默而立,经年戍守。古墩旁有个村子,叫“杨城村”。传说,这个村子的杨氏人就是“杨家城”湮废后留下来的土著,即“杨家将”后人。杨姓在该村人数居多,鼎盛时达400多人,之外还有张姓、李姓、白姓等,但占比少。上世纪末以来,村子里的年轻人陆续进城,或到山下的店塔镇、百十里的大柳塔煤矿打工去了。他们买了房、成了亲,彻底定居在了外面,只是到了时分八节才开着小车回来看看还居住在这里的老人。


  杨城村是啥时候诞生的?古墩矗立了多少年?发生过什么故事?没有人能说得上来多少。现在村子已经很老了,荒败衰落,幽寂苍凉,仅存30多个六十岁以上老人,他们冬天喜欢凑在古墩旁的黄土崖下晒太阳。我问其中最老的一位杨姓老人,对古垛有啥印象?还记着点啥?老人默然向古垛瞭了一眼,说:这烽火台自打他小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而今90岁了,烽火台还就是和他小时候一模一样。曾听他爷爷说,这墩台是一尊大神,无数血肉之躯保护着她,她与生长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休戚相关,同呼吸共命运,烽火台只要掉下一粒土渣,就预告着有倒霉事情。老人们还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古墩掉下来一大块土圪瘩。民国农历丁丑年,日本鬼子打进南京城大屠杀,古垛裂了个口子。毛主席去世那年,秋雷横空,高原奇怪地落下一场急促的白雨,就在这惊心动魄的雷雨中,从古垛顶上滚落下来足有斗大的一颗土球,在成熟泛黄的糜谷地里滚出一道像流星划过夜空的烧灼伤痕,淌着泪,流着血,可没有谁再看到那滚落的土球……
  祖祖辈辈,在生长于古墩脚下人们的眼里,古墩就是一尊永远都不变的雕塑,永远都不倒的战神,有自我修复的神奇。她静静穆穆,肃然笃定,却“力拔山兮气盖世”!在今天和平环境、万丈红尘中,依然能够感觉到古墩每一道纹路里都锲刻着不屈精神,每一块骨骼中都挺立着忠诚捍卫,像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冲上去进行最残酷血战的英雄,利剑高悬,岿然雄立,全神贯注地等待着一声出战的军令!
  此刻,在杨家城山脚下一所小学操场上,一大群孩子們正列队开始演练“杨家拳”。一招一式,一拳一脚,一腾一挪,一动一静,随着阵阵鼓声和解说,仿佛以雄风浩荡气势,刚柔并济风骨,在变化诡谲的战阵中,演绎出了“杨家拳”招招夺命,拳拳克敌,出奇制胜的盖世功夫。整套拳为孩子们传递着尚武精神,表现着以老令公杨继业为统帅的“杨家将”血战疆场之磅礴雄风,展现着穆桂英等巾帼英雄前赴后继之感人情景,将“杨家将”保家卫国、一门忠烈精神表现得惊天地泣鬼神,荡气回肠,肯定会深深地渗透到了孩子的血肉灵魂之中!


  咯叭!高原七月,天雷劈空,电光如链,河流惊悚,群山震愕。古垛犹如千年凯旋的铁甲勇士,脊梁傲立,岿然扬眉,雄风赳赳。穿过无尽的风雨雪霜、阳光彩虹,我看到古墩屹立着的是忠贞、雄劲,是豪迈、希望,是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是矢志不渝、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是“大海依然在那儿,中国永远在这儿”般天地豪迈、霸气寰宇的中华自信自强!
  忽然,我的头顶有雄浑的歌声嘹亮,响彻高原大野,震撼九霄穹空——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其他文献
我们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与同期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中老年人心梗以下壁为多见,复发性心梗尤多。总之,对老年患者我们不能局限于症状的诊断
白蛇是一个有爱的能力的女性  在舞台上,袁泉会暂时忘掉自己是谁,完全进入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和角色。那种感觉,没有在舞台上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问袁泉,如果快乐的指数是从0到10,那种快乐是多少?她回答说10,或者还会更高。曾经有一个阶段,袁泉说过:在舞台上,她比在镜头前更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对舞台的熟悉。她从小演京剧,舞台跟观众的距离,看似在一个空间,其实不然。演员的主动控制感更强,而且不能
对于海报的研究大多从传媒,宣传等维度研究,本文拟采用“地位”与“逻辑-语义”两个子系统的图文研究框架系统,从多模态视角对海报的图文关系进行研究,尝试探究图文是如何共
反正一会儿就吃药了,早晨血压高一阵儿,也不碍事?其实,清晨高血压很“碍事”.有清晨高血压的人,更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有调查显示:约40%的心肌梗死和29%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清晨
期刊
实践证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因此,接新班的班主任在第一次与学生相处时,就要争取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一  或许是农业文明的缘故,中國人的衣食住用里,一直透着对自然的敏感。漆器是最典型的一种。这些以漆(一种树的汁液)髹涂的器物,小至笔墨纸砚、盘碗碟盒,大至桌椅箱柜,几乎可以覆盖我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可见漆器的巨大包容性,可以含纳不同品类的事物,让它们摆脱日常的平庸,有了贵族般的光辉。漆器上雕饰的图案,除了山水人物(像携琴访友、南山采菊、垂钓问渡、文会雅集),出现最多的,当是各种花卉植物,让我们在
期刊
本文以师范体育院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最为最终目的,分析了当前我国师范体育院系当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对应的改革建议,希望通过此次经验的交流,本文
期刊
和郑春华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那时,我刚刚进少儿社,在《巨人》杂志工作,记得那时《巨人》上,将发表她的一篇低幼文学作品《贝加的樱桃班》。那年我23岁,才出大学校门,而春华已
近10年来,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迅速发展,几乎涵盖了泌尿外科和男科学的各个领域。我们从2003年开始用腹腔镜实施肾切除术、肾囊肿去顶术、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等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