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二联律揭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一例

来源 :临床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性早搏(VPB)可发生在正常和病变的心脏,但仍可将室性早搏分为所谓经典和非经典型,后者多提示有心肌病变.室性早搏呈急性心肌梗死图形,比较少见,现报告一例.
其他文献
1935年,S. McGinn和P.D. White在JACC发表文章,首次报告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即Ⅰ导联新出现S波,Ⅲ导联新出现Q波,并探讨了其发生机制,以及在急性肺动脉栓
临床心电学中将常规心电图具有心室预激三联征(短PR间期、δ波及宽大QRS波群)称为典型预激综合征,系Wolff-Parkinson-White1930年首先报道,又称WPW综合征,是心脏存在异常房室
期刊
本文对我院1992年至1998年电击伤患者的120例心电图进行分析.受检者男性98例,女性22例,年龄18~50岁.心电图均采用日本产6511型心电图机常规检查.
目的 探讨女性运动试验前后QTc离散度(QTcd)的变化(△QTcd)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和非冠心病各30例,对比观察它们在平板运动试验前后的QTcd和△QTcd。结果 (1)冠心病组运动后QTcd较
临床心电学杂志心电快递专栏编辑:最近我遇到1例宽QRS波心动过速的病例.患者男,30岁,突发胸闷、憋气三天,自觉症状加重急诊就医.图1是急诊室记录的心电图,试图中QRS波明显增
心脏移植在我国开始增多,但病例总数仍然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心血管和心电图医师遇不到这种病例及其心电图,但是心脏移植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终末期心衰的治疗技术,其有独特的心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Lev氏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Lev氏病并非少见.随着临床电生理技术的进展以及超声心动图等心血管病诊断方法的普遍应用,使Lev氏病生前诊断已成为可能.
临床上心电图医生经常以心电图的变化判断病人是否患上高血压病,因为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大、扩大,从而导致了心电图的改变,为了解其中存在的联系.本文就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与常用
患者女,67岁.因少尿、皮肤骚痒半年、进食荔枝后加重伴呕吐抽搐一小时入院.查体:BP21/14kpa,贫血貌.心律不齐,Hr38次/min.两肺(-).腹软,肝脾未扪及,两下肢轻度水肿.辅检:血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