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治理体系的创新之路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基层社区党组织  网格化治理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9.00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广大的基层社区组织构成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基层社区工作。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发展好、利用好基层社区组织,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到一体推进、全面提升。
  加強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党建引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城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部分,而城市中的社区是党和政府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媒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中向好,居民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构建城市治理新格局,就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党建引领。
  提升基层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不仅有利于基层党组织更好开展工作,也是加强党建引领的重要着力点。社区党组织是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服务者。目前,基层党建工作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某些社区领导没有切实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没有将服务群众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善于有效引导群众,没有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工作覆盖对象存在一定盲区等。因此,在现代城市创新治理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不断提升党在基层社区的组织力、协调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社区全面服务群众的有力组织保证。
  提升基层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覆盖街道社区,营造廉洁自律的基层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基础,能使党组织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共同的目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如果基层社区政治生态没有做到风清气正,使不正之风蔓延,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做好基层社区治理的各项工作,还会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在全社会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增强监督的全面性、有效性,有力有序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在基层社区党组织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使基层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提升基层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要不断向基层输入优秀党建人才。构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党建人才是重中之重。目前,一些党员同志面对基层繁杂琐碎的各项工作,难以下沉到一线深入了解群众的心声,积极主动开创基层社区治理新局面的意识也有待提升;个别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把基层经历当作晋升的跳板,没有俯下身子扎扎实实解决各项问题,这些都使基层党组织难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最大化地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着眼于基层社区治理的实际,以更大力度向基层培养和输送年富力强、踏实认真的青年人才。
  将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着力点
  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需要为基层配备充足的社会资源、政策支持和管理人才,有效保障基层治理同党建引领有机结合。社区是城市治理最基本的单元,我们必须把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着力点。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调查、统计和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像一张超级网覆盖到中国的每一个城市、街道和家家户户。这种新颖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在非常规状态下建立起来的有效应对措施,对于防止疫情蔓延和稳定社会秩序都具有重大意义。这种自上而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将党政机关和社区基层党组织结合起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超级网格”,这些网格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社区网格化治理具有覆盖深入全面的显著优势,通过严密的排查和精准的防控,保障整个社区的公共秩序。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街道、社区和网格为管理的区域范围而展开的。不管是多大规模的城市,我们只要细化到社区范围的每一个网格进行管理,形成网格内的各项事务调查、处置、责任划分和追究等一整套运行体制,就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
  第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与社区治理工作的有机结合。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相关组织、人员与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之间通过密切联系,在一个社区网格空间内将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包括经济部门、政法部门、教育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社区的自发性组织,构建起紧密的沟通联络机制,形成工作上的相互支持、有机结合,这样不仅有助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提升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社区居民。
  第三,服务功能的升级改造。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我们需要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将社会划分为网格进行管理,以社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方向,从老百姓衣食住行的需求出发,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服务水平,更好满足群众的多方面需求。由此可见,以社区为平台开展的网格化服务,赋予了传统网格化以新的意义。社区之所以成为网格化服务的载体,主要是因为社区与其所服务的居民已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在社区管理的实践中,已经有建档立卡、上门服务等形式,这些方式被社区居民广泛熟悉了解,逐渐得到了他们的信任。
  加强多方联动,不断优化社区网格化治理水平
  与社会组织间的联动。社会组织在开展邻里互助、纠纷调解、平安创建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其在各自的领域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在社会中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在政府和居民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成为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而现代社区的创新化治理从过去单纯进行城市管理逐步转变为管理与服务并存,未来的工作重点将更多集中在服务群众方面。面对庞杂琐碎的各项社区事务,仅仅通过社区居委会的管理与服务,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同时因其职能范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社区网格化治理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组织的不可替代性。进一步推动社区创新化治理,必须通过内联或者外联的方式,与社会组织建立一系列实质性的联系,从而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于社区居民。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的社区治理来看,社区居委会通过与教育工作者、民警、医护人员进行合作,依靠相关社会组织提供的志愿服务等社会力量,深入到社区居民的每一户,在疫情流调、小区封闭管理和联动社区居民共同抗疫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与居民工作单位的关联。每一个社区的居民不仅是自身工作单位的一员,同时也是其居住的社区大家庭中的一员。在社区治理中,有时存在部分社区居民被边缘化或无人管理的现象,比如某些自由职业者或个体工商户,这就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对这类人群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使之真正成为社区网格化服务中的重要一员,全面享受社区的各项服务。当然,我们强调社区网格化治理,并不是要求每位社区居民都加强与其供职单位的关联,而是希望通过加强居民工作单位和居民所在社区的关联,将社区网格化治理落实到社区的每一位居民,真正实现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全覆盖。
  与物业公司的连接。在当前的社区治理模式中,物业公司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部门和街道社区对其并无直接的管理权,双方之间的沟通往往也存在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这导致一些服务工作难以有效贯彻落实,如何发挥物业公司在城市网格化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推进城市创新化管理体系建设,我们必须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社区管理和物业服务三者置于同一目标下进行治理,力争通过创建一些联动活动,打造出社区物业服务的新标杆,切实让社区民众感受到党建引领下城市社区治理的规范化、高效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其贯穿于城市创新化治理的全过程。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我们需要对城市进行更加创新化的治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区是由千家万户组成的,是社会形成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城市存在的基础。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各项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开展、治理在一线推进,扎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共融共建、共治共享。为达到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的目的,我们要始终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心底,将党建引領作为实现创新社区治理体系的一贯方向。社区党组织将社区党员系统地组织起来,实现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和凝聚力的最大化,争取覆盖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每一个小单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上至下统筹各方面资源,严选优选基层带头人,将新时代有为青年派到基层党组织中去,给基层党组织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调查研究,与自下而上的民主机制来把握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责 编/马冰莹
其他文献
千秋风雨,沧桑浮沉,哀民生之多艰。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奋民生之渐兴。民生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主题,有“民”即有“生”,“生”为“民”之本。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从未停止对民生的艰难追求。近代山河破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是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挣扎谋求民生。千百年间,中国的民生之路崎岖坎坷、晦暗难明,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求索民生的道路才得以越行越明、越进越宽。  知者行之始。民生的基本意涵是人民的需求与生计
期刊
期刊
杨涛 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1.6  48.00元  杨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博导。曾主编图书《数据要素:领导干部公开课》《读懂中国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  本書围绕金融科技这一重要议题,由15位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的研究者,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银保监会的监管者,来自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书单不断增长,这对于古籍保护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在申报和评审民族文字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时,有一些绕不开的问题,即这部书是什么时候雕刻或书写的?在众多同样名字、同样内容的书中,是最好的版本吗?既然是“珍贵古籍”,那么具体到这部书,它的珍贵之处在哪儿?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版本学的问题。往往这些问题困扰着人们,且难有定论。因此建立民
期刊
期刊
摘要:后疫情时代,中国财经类图书的选题热点将围绕国际经济形势、中国经济政策展开,投资理财和经济局势会成为新热点,在发行方式上,网络售书、数字化传播得到发展。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选题策划、发售方式和阅读习惯转变等因素带来的新问题,以及疫情造成的发行和数字化传播面临的技术困难。  关键词:财经类图书;图书出版;新冠疫情  财经类图书的发展既符合我国图书市场的总体发展趋势,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市场特点,而在
摘要:本文围绕科技出版社如何做好主题出版展开讨论,综述主题出版内涵与外延界定的演变,分析科技出版社近年来在主题出版工作上的表现,提出科技出版社要避免陷入对主题出版认识的四大误区,统筹处理好三种关系,探索以主题出版带动主业发展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主题出版;科技出版社  主题出版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初始期(2003—2006年)、成长期(2007—2012年),自2013年迎来快速发展期
期刊
期刊
【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为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滋养。红色基因是百年大党的“根”与“魂”,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定海神针”,是新时代筑牢立德树人工程的“关键硬核”,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智慧坚毅前行,确保红色基因绽放新时代光芒。  【关键词】 红色基因 百年大党 中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