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进行下去——亲子谈话技巧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m9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知道孩子在成长变化吗?你知道孩子现在在想什么吗?你会与孩子交流吗?许多家长在社会在单位能言善辩,但由于不知道亲子沟通技巧,和孩子说不到一起去,坐不到一起去。李开复曾说过,父母要用3%的时间管教孩子,用97%的时间和孩子做朋友,因为通过这样的交流,才能让孩子成为讲理的孩子。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正常的交流,肯定会损害家庭教育的效果,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父母会完全丧失教育的权利。孩子在成长,你要知道该管与不该管的尺度,理解与尊重的重要。如何与孩子谈话?把父母的爱润物无声的传递给孩子,让亲子沟通更有效,让家庭教育更有爱,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抓住谈话的契机、时间、问题焦点
  首先是抓住把柄谈。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长谈话抓不到点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一见面就反复叮嘱“要好好学习”,成天将陈词滥调挂在嘴边,孩子不烦才怪! 如果家长平时多观察,积极与老师沟通,多到学校走一走,了解一些真实的具体情况,那么一旦谈话,“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某事”内容确凿具体,学生一下子被点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关住他,也不会狡辩托词了,再继续谈下去效果会截然不同。其次是集中时间谈。学生平时忙于学习,外面任务重,人累,回家你啰嗦,心累,沒有喘息的空间,他怎么可能会与你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呢。 因此平时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注意场合,一周或一段时间,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固定时间和地点将问题集中起来,家长提前备课,很庄重地与孩子坐在一起,要么不说,要说则集中起来一次说到位,有力度有深度。其三是针对问题谈。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没有不足,而且不足表现在多方面。与孩子谈话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全面开花,集中地针对一两个问题突破就足够。其他问题时机不成熟则不谈。谈的多,面拉得宽反而效果不好。要就事论事,孩子最忌提陈年老帐,与其他孩子攀比,胡乱联系,主观臆断。在教育孩子上,父母要把握孩子成长的每个节点,形成习惯性的行为。只要孩子生活、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都能主动去跟父母交流,这并不是精神上的依赖,而是孩子想知道父母怎么看待这件事去真心交流。孩子对父母感恩的不仅仅是父母在金钱上对他的支持,而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你给孩子解决了多少问题。
  二、亲子谈话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谈话时,理解和共鸣是让爱延续的法宝
  当孩子说起或询问一件事情时,最好的反应通常是不要针对事件本身,而是要针对事情暗示的联系。当孩子讲起一件事时,不要就事情本身回应他,而是要就孩子对这件事的感受作出应,这样通常比较有效。当孩子回家时心情很不好,不停抱怨他的朋友、老师,或者生活时,最好顺着他的语气回应他,而不要先试图查明事件的真相。当孩子发现他们的感受是正常人经历的一部分时,他们会感到深深的安慰。传达这种安慰的最好办法就是理解他们。
  (二)不问孩子直接能用肯定或否定来回答的问题
  我们假设您想知道孩子一天在学校学习情况及其他。
  妈妈:今天在学校怎样?(好或不好的回答就可以概括)
  妈妈:今天的学习有问题吗?(有或没有就可以解决)
  妈妈:今天有没有和同学吵架?又是一个聊不下去的问题。
  换一个试试
  妈妈:今天在学校有啥有趣的事儿给我说说也让妈妈也一起乐乐?
  妈妈:您最喜欢上哪节课啦,为什么?
  妈妈:最难懂的是什么,妈妈看看自己还能不能懂?
  相信每一个问题的对话都是亲子关系好好建立的元素,建议是:慢慢聊吧。
  (三)在谈话过程中,不随意否定孩子
  妈妈:唉,你的橡皮呢,不是刚带去的吗
  孩子:我借给同桌了,他没还给我。
  妈妈:不知道要吗,自己的东西不知道爱惜吗,告诉他有借有还才行,你这孩子,上学前给你说了,自己的东西得自己护着。(这个,聊不下去了。)
  同样的问题
  妈妈:你的橡皮呢
  孩子:我借给同桌了,他没还给我。
  妈妈:你打算……
  孩子:妈妈,我忘记给他要了,明天一定要回来。
  妈妈:好的,可以借,但提示同学归还。
  (四)问细微处,绝不问宏观问题
  妈妈:今天你在学校学到了什么?(说实话,我个人对这个问题也很无语。)
  妈妈:班主任老师讲课怎样?(真心的,是市教育局派来督查的妈妈吗)
  妈妈:通过今天一天,你总结下不足在哪里?(这么严肃的问题,我是拒绝的)
  妈妈:今天有回答问题吗?哪个回答你最满意了?(正向引导)
  妈妈:课间玩的什么游戏?分几组啊?(孩子娱乐至上)
  妈妈:有绘画课哈,给妈妈看看你的作品怎样?(对孩子的创造力感兴趣)
  (五)牵引  从别人的事儿谈起
  直接+冰冷问话方式:
  你有没有挨老师批评?你的课堂作业完成的怎样?你和同学关系怎样?
  有没有回答老师问题?
  以上问话方式是冻结式的问话,思维与关爱无法在亲子关系中持续流动。
  温和+曲线形问话方式:
  今天有谁比较调皮了没?你的好朋友语文课是否还是发言很积极?
  英语老师会不会像上次一样让你和同桌分别扮演了不同角色对话?
  从别人谈起,轻轻松松掌握孩子在校动态的一手资料。
  总之,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谈事说服他,既指出问题又给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于肯定。相信孩子,给孩子以成长发展的机会,孩子才会慢慢理解家长的苦衷,才会慢慢敞开心扉,亲子教育就会卓有成效。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在快速地发展,知识型人才大批量地涌入这湍急的漩涡中,复杂的社会成就了不同类型的人,可是却将他们的道德底线一次又一次的不断刷新。这,不禁让我有所疑惑,人们从小接受的德育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是没有与时俱进?还是方法的不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可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下面,我将对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谈几次体会。  一、了解与尊重学生  人与人的尊重不应只
期刊
教育现代化必须以实现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静与动于一身,它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无疑会引起传统教学思想的变更,旧的教学模式的更新和教学目标的优化。因此多媒体教学应该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传统教学中一般采用老师讲,学生被动听讲、记录,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不但是学生失去兴趣,课堂效率低,而且学生的掌握情况得不到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一次次活动中养成的。教师要立足现实,营造环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既要全面了解学生,还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既要抓好平时点点滴滴的小事,还要抓住关键时期的强化培养;既要有制度约束,还要常抓不懈;既要学校的关怀鼓励,还要注重家长的密切配合。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育人环境、家校配合
期刊
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最好药方,尤其是班主任要以博大的母爱,赢得学生的信赖,以高尚的师爱取得学生的热爱,心才会与学生更加贴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的班集体才能更和谐。  一、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教育专家常说“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参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发现:当一个孩子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會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我班小亮同学学习成绩不好,可是我从来没歧
期刊
摘要: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更加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携起手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品德问题、学习问题、心理问题,让他们不再孤单,让爱点燃希望  关键词:家校携手;爱;点燃;留守儿童;希望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反映出当前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因此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更加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携起手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品德问题、学
期刊
对于作文教学而言,当前正处在改革浪潮之中,使得学生们遇到的问题逐步展现了出来。很多学生在完成写作之后,往往不愿意进行回顾和修改,不但无法将自身能力全部发挥出来,而且还会有所降低。因此,教师便需要转变自身理念,对学生自改作文习惯进行培养,进而使其写作信心得到提升。  一、明确习作评改的重要性   作文是提分的关键。纵观每次考试,我们发现,平时作文能力强的学生很轻松的就会获得高分,而作文能力相对较弱的
期刊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听到有关于校园暴力、跳楼、自杀这样的新闻。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花一样的年纪,会无所顾。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陕西一名10岁女童因老师批评从3楼跳下不治身亡;合肥一名10岁男孩因学习受到批评,从34楼坠落;娄底一名12岁男童
期刊
当今中国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成长环境大多是溺爱,能吃苦的少。孩子的道德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琐碎而没有形成一个阶梯性的体系的。所以,家长要有一套良好的可行的道德标准,在一段时间里,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孩子慢慢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  而从教师这个层面上来说,教师就更要懂得去尊重孩子,懂得去用心爱孩子。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的那样:“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
期刊
世上的爱有千万种,小到对个人,对家庭的爱,大到对祖国,对民族,及至整个世界的爱,因此也就有了对爱的种种表现方式,而“情到深处歌咏之”,则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爱的表达。对于学校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自然就成了师生共同的美与爱的传播阵地。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音乐教学中,笔者经常把音乐作品与榜样示范作用结合起来。所谓榜样示范法,就是教育者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受影响教育者的一种方法。榜样
期刊
摘要: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现实生活中或许很多老师都不会这样定位自己,因为老师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一步一步变化中,导致很多教师觉得这话很虚,戴高帽,自己就为师一年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学识;用心;交流;宽容;鼓励;爱心;责任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尽管现在教师的工资不太高,社会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