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z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让学生学会创新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新思维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力摆在突出位置。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教学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不仅是时代发展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语文教学应当努力使学生会学习,善思考,能表达,懂创造。让学生学会创新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广阔的天地,引导他们的创新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是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与前人不同。而独创性往往源于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置疑,对“完美无缺”的置疑,对教材的置疑,对教师的置疑……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是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大门的钥匙。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引起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大学者,没有哪一位不重视“问”和“疑”。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质疑辩难,是学生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内驱力,是通向创新的第一步阶梯。因此,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问,懂得“好问则裕”,培养创新精神。
  二、激发想象,培养思维的连动性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爱因斯坦也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两形象化,从而使创造性的活动顺利展开。语文教材,特别是其中的文学作品,尤其具有形象性、表意性、灵活性,它本身就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想象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到学生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就必须给学生以自由思考、自由想象的时空。激发学生的想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鼓励学生多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指导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想象的发展。
  2.鼓励学生多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想象,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课文中发展想象,又通过想象进一步理解课文。如在《项链》中,提出:文中哪些语句暗示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在得知项链是假的之后会怎样?如果佛来思节夫人把多余的三万五千五百法郎退还于她,她会怎样?回答这些问题,要靠想象。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展开了想象,进行了创造性的思维。
  3.鼓励学生多写作文。作文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运用想象思维指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创造想象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可经常设置各种情景,让学生快速展开联想和想象。如在《项链》中,可以提出:文中哪些语句暗示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在得知项链是假的之后会怎样?如果佛来思节夫人把多余的三万五千五百法郎退还于她,她会怎样?又如《哦,香雪》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①香雪用四十个鸡蛋换回一个铅笔盒值得吗?她回家之后见到父母、伙伴们会怎么说?②十年后香雪会是什么样子?三十年后呢?台儿沟又会怎样?香雪的小伙伴又会如何?在奥格特的小说《窗》中,结尾不靠窗的病人挪到靠窗的位置以后怎样了?《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苏比进了监狱之后又会怎样呢?等等。根据这些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文章。又如,“早晨,王老师一踏进办公室,只见办公台上插着一束鲜花,她将花儿捧起,心想:这是谁送来的呢?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下去。”总之,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之外,更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想象力的开发,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知道,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要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异想天开”“敢为人先”的思想,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运用求异思维,不依常轨,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敢于寻求变异,从而引发新的思想、新的见解。同一个任务,要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完成。以作文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月光下》,内容不限。有的学生写的是月光下美丽的景色;有的写的是月光下发生得一些事:有的是月光下想起的一件往事或一个人……他们各展其才,却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些都符合学生“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询者”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再如“旁观者未必清”“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滴水未必能穿石”“有文凭的人,不一定有水平”“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有出息”……诸如此类的观点,也都是求异思维的典型例子。它促使學生相互激励,情绪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求异,探索的乐趣。
  总之,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建立在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创新能力。另外,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思想开阔,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职教中心)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人学杂志社)
  [2]《语文教学之友》(河北廊坊师范学院)
  [3]《中国基础教育新论坛》(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4]《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
  [5]《教育实践与研究》董汝潭,孙君祥
其他文献
就平面设计本身而言,色彩视错觉既是一个有着信息传播功能的载体,又是一种集合了图形、色彩与造型的综合设计,特别是对于各种色彩的搭配应用,更是成为了其设计的重点。 As f
幼儿识字活动,强调了幼儿识字是通过激发幼儿的兴趣、注意幼儿个体差异、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加强家园合作四个方面来完成的。 Children’s literacy activities, emphasizin
“复盘”,是从围棋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术语,是一个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的方法。在田径运动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复盘”的运用有利于提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控能力与教学能力水平
心理访谈类节目的开创和兴起意味着中国电视媒体从关照大众生活层面向关照其心灵层面的转化和延伸,其对普及心理学基本知识、展现人们的内心世界、促进人们的心灵成长、弥补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艺术空间,其都充满了空灵感、层次感以及冲击力,对于平面作品最终表现效果的呈现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给予艺术空间高度的重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
<正>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中考"项目是体育教学的重点。而实心球是"中考"项目中的弱项,体育综合成绩的提高,与实心球成绩密切相关,为提高实心球成绩,我在教学中对实心球进行
目的认识心电图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的发病、就医和心电图演变规律. 方法收集我院自1985~2000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心电图特征和心肌酶谱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时代的幼儿教育不仅要求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应具备观察、探索、研究幼儿的能力,处在幼儿园保教实践一线的幼儿教师应切实加强科
行政管理专业在我们国家已经开设了二十多年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学生如何培养自身的专业能力成为困扰许多学生的问题。本文将就此谈谈笔者
[摘 要] 依据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的特点,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之中,通过成立项目小组、制定项目任务、完成调查方案设计、确定市场调查方法和抽样设计方案、调查项目的实施、问卷整理与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七个过程,实現教学方式的转变,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文字写作、计算机应用、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能力,实现学生素质的提升。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法;社会调查与统计;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