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观象台大森式地震仪记录图的保护和使用

来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徐家汇观象台大森式地震仪记录图(1904—1918年)的整理和数字化归档,可以做到保护并充分使用该台珍贵的历史地震图纸资料,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服务.计算大森式地震仪地震事件记录的参数,与公开发布目录中的历史地震参数进行比对,修正了部分地震事件参数,并编写地震单台报告供地震研究参考.
其他文献
描述了西安市鄠邑地球物理观测台TDW-26型低频电扰动观测仪器的原理及台站环境.通过现场调查、灌水试验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鄠邑台低频电扰动NS向测值突跳异常产生原因,认为该台低频电扰动NS向异常与降雨存在一定相关关系,雨水渗入破损线缆套管是造成测值突跳的主要原因,经现场对线缆套管维护处理,突跳异常基本消除.
对于特定区域(79.70°—88.75°E,34.05°—36.25°N)内发生的近震,新疆且末国家数字地震台的数字波形记录显示的震相特征与其他区域不同.以该区发生的31个近震(震中距200—600 km)波形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原始波形与短周期仿真波形的震相特征,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波形记录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分析时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特定区域的近震波形具有明显的远震面波特征;与P波相比,S波列的周期、振幅明显较大;S波发育不完整,能量衰减快;S波列及S波尾波以低频信号为主,频率分布
根据中国测震台网现有台站布局和实际记录的背景噪声波形资料,通过近震震级公式评估测震台网的理论地震监测能力,并与地震测震台网实际地震监测能力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理论与实际地震监测能力基本相符,即中国中部地区可监测震级下限较低,台站分布稀疏的青藏高原西部、新疆东南部和内蒙古北部边界地区等可监测震级下限较高.
2018年7月,天水地电台NW向地电阻率出现高频突跳,经现场核实,发现测区附近正在修建综合大楼.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水平层状结构物理模型,分析地基施工对天水NW向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基开挖区域可视为电阻率无穷大的空气介质,测区17号、19号电极间形成一个高阻体,对观测造成一定高频扰动影响;将施工中钢架混凝土结构地基简化为地基中铺设的相互串联的金属导线,则测区局部形成一个高阻体,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简单的4条钢架串联时会引起地电阻率上升,变化值与观测值基本吻合.从数值分析角度确定,金属结构
在全国统一编目数据中截取2017—2019年辽宁抚顺矿震事件波形作为模板,运用微震模板匹配定位方法(M&L)检索并定位遗漏的微矿震事件,筛选得到291条微矿震遗漏事件.从模板事件波形、频谱特征和b值属性进行分析,认为遗漏事件与模板事件波形相关性较强,且矿震事件短周期面波发育、面波周期长、低频成分集中,b值比研究区域天然地震高.受矿震震源机制不同、模板事件不足等影响,运用M&L方法识别非天然事件,需要设置更高的互相关性阈值,以保证遗漏事件识别的准确性.
采用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PDF)方法,计算、生成内蒙古测震台网JOPENS系统观测数据任意时间段PSD曲线、PDF图,并分析其不同频段时空变化特性,可检测JOPENS系统MySQL数据库传递函数灵敏度、零极点、归一化因子与实际观测仪器参数一致性,最终实现内蒙古测震台网JOPENS系统观测数据的异常检测.
地震台站按位置可分为陆地台和海底台(Ocean Bottom Seismograph,OBS),为了研究OBS与陆地台站记录的频谱特征差异,采用偏振分析法获得2类记录周期为0.1—100 s的地震背景噪声频谱极化特征.OBS台站与陆地台站的频谱分析结果表现出较大差异.陆地台站均能记录到第一地脉动信号,而OBS台站则不能.陆地台的第二地脉动信号均表现出瑞利波质点运动特征,而OBS台仅个别台站信号显示线性运动特征.台站环境是这一观测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OBS相较于陆地台会受到更多来自海底湍流的影响,而湍流削弱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联合山西测震台网和河南测震台网共81个地震台站的震相观测报告,对2016年山西运城ML 4.8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395次地震的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地震序列震中分布更加集中,优势分布方向NNW,且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4—10 km.参考主震的震源机制解,推断此次运城ML4.8地震序列发震断裂为盐湖北岸龙居镇附近的NNW向隐伏断裂.发震断层剖面显示:发震断层具有高倾角,倾向偏NE;主震及较大余震集中分布在断层南端,震源深度8—11 km;沿断层展布方向,地震震源深度由南向北逐渐变
收集整理2000年以来华北、东北地区20余个台站记录的地电场分钟值观测资料,利用潮汐波岩体裂隙水(电荷)流动模型,计算台站的地电场优势方位角,结果表明:华北、东北地区5级以上浅源地震地电场方位角异常明显,多以45°偏转和收窄变化为主;深源地震的地电场方位角异常不明显.以上现象进一步说明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与岩石裂隙结构密切相关.
中美两国都是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在全球自然灾害损失总量上,美国位列第一、中国位列第三,两国均面临着严峻的地震灾害风险.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是美国履行生态系统、能源与矿产、环境卫生、国土资源、自然危害、水资源等领域国家任务,并引领学科发展、向公众提供优质科学信息的重要政府机构,公共服务是其核心职能.在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领域,USGS的领先优势和先进做法值得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