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三管齐下抓落实耕地保护显成效

来源 :浙江国土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以来,衢州市始终秉持“节约集约优先、合理规划利用”的理念,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在“造地”“节地”“管地”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进耕地管控性保护、建设性保护、激励性保护,努力高效破解人均耕地少、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目前,衢州市耕地保护面积从229.46万亩增加到237.98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78.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78.2万亩,每年违法用地比例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6月,浙江省保护耕地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2020年度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
其他文献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公布自然资源部新增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42家重点实验室榜上有名,其中包括了浙江省申报的“海洋空间资源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的生活。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无论是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还是解决人民的发展问题,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与最大广大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土地问题,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和改革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关怀。
日前,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建立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建立技术体系、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努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关键节点及时间表等内容,为新时代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本质是对自然空间要素通过集中式的管控和制度约束等方式实现有效治理,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在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利用质量、效率、动力改革作为核心的国土空间治理来助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浙江标定了绿色发展的方向。16年来,久久为功,约10万平方公里的之江大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深扎根、结出硕果。如今,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上,这一理念正指引着浙江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让共同富裕的光芒照亮每个角落。
一、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尽快落实试点编制任务(一)扛起试点责任,推进试点任务2019年以来,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海岸带规划的编制工作,将海岸带规划作为海陆统筹管控,特别是海洋管控的重要依据。选取浙江省和舟山、台州两市作为规划编制的试点省和试点市,先期开展海岸带规划编制工作。这是国家对浙江的支持和信任,也是浙江的荣誉。我们要以规划编制试点省份为契机,坚决扛起试点编制责任,深入推进试点任务,完成国家赋予浙江开展海岸带规划编制试点的光荣使命。
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是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规模大、总体呈现线状分布的特征。建设过程存在项目批准用地范围与实际用地范围不一致的情况,影响了重点线性工程的依法规范管理及建设业主单位的权益。本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调查分析公路、铁路等重点线性工程批准范围与实际用地范围不一致而形成的原因、产生的问题等,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推动重点线性工程用地审批制度改革,促进线性工程项目依法依规征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广袤的之江大地,山与海、城与乡绘就了一幅多彩多姿的自然图景。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如何统筹好山水林田湖草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构建均衡优质的国土空间,是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党史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力量。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党总支(以下简称“厅信息中心党总支”)注重从工作实际出发,坚持以学问基、向实问效,努力在学习点上发力、在共鸣点上出彩、在实践点上突破,着力为全省自然资源“十四五”开新局贡献力量,脚踏实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为全面总结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笔者结合实地调研,就试点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困难等内容进行梳理、思考,并提出意见建议,为有效推动下步勘界定标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