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RNA-22对骨肉瘤形成及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S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较差,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微RNA(miRNA/miR)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miR-22是非常重要的miRNA家族成员,被认为与骨肉瘤的生长、侵袭和治疗息息相关。miR-22可通过抑制ATP柠檬酸裂解酶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并促进其凋亡,从而抑制其侵袭和转移;通过延缓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进展抑制骨肉瘤的迁移和侵袭;miR-22可调控多种自噬相关因子,进而降低甚至逆转骨肉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加敏感性。因此,miR-22在预测骨肉瘤患者预后、提高骨肉瘤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法、R-Tree两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影像组学模型,探讨各模型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膀胱癌132例,其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8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检查,包括T2WI及DWI序列。两位影像科医生应用ITK-SNAP软件在T2WI和ADC图上手动勾画病灶的三维兴趣区(VOI)。应用AK软件对获得的VOI进行特征提取、降维、筛选,并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三组预测模型(ADC、T2WI、T2WI+ADC)。采用受试
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发现胃肿物1周。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隐痛,进食后无不适,无夜间痛,无消瘦、乏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无皮肤、巩膜黄染。外院上腹部MRI提示:胃间质瘤可能大。甲胎蛋白:1389.96 ng/ml。体格检查:肝区叩痛(-),肝脾肋下未及。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由黑色素细胞恶变引发的高度恶性非上皮源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无典型临床症状,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组织学较复杂,尤其是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发生部位较少见,且早期不易被发现,误诊率高。而遗传因素是导致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临床针对相关基因的研究为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临床早期诊断是提高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在传统放化疗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基因靶向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方式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近年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UC的治疗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对部分UC无明显疗效.UC患者的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与健康人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水肿背景下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征(P-SAH)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19年12月CT平扫上表现为P-SAH的确诊病例13例,包括非脑出血性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