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炎坤 寓学於遊 架交流之桥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0303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林炎坤先生,祖籍广东揭阳,1988年开始从事旅遊业,2003年始办天恩遊学交流服务中心及东海旅遊(香港)有限公司。现任加拿大皇家帝国学院大中华区代表、枫叶新希望盃组委员会理事、枫叶新希望盃香港赛区理事长。天恩遊学交流服务中心,致力於促进海峡两岸暨香港的文化学术交流,已组织参加活动的学生及团体多达数万人次。


  2017年7月1日,全城悦动,举国欢庆,香港迎来了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从1997到2017,是令人骄傲的二十年,香港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同时也是波澜不断的二十年,引人深思该如何促成香港“心”的回归。
  这也是林炎坤先生等一批爱国爱港人士所关注的问题。他从事旅遊工作二十多年,並担任枫叶新希望盃香港赛区理事长,一直致力於以旅遊为载体的教育与交流活动。为香港青少年了解祖国牵线搭桥,打开了一扇新窗口,也进一步促进了海峡两岸暨香港学生之间的密切往来,意义深远。
  认识中国,是增加民族认同感的关键
  林炎坤先生祖籍广东揭阳,其父亲是一名印度尼西亚华侨,五六十年代回到祖国,在武汉继续上大学。他也因此在武汉降生,开启了他与祖国内地的故事。五岁时,他和父母回到了香港,在香港读书,长大。西化的教育並未改变他对东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
  年轻的心总是充满热情,敢想敢做。步入工作後,他以一个背包开始了追梦旅程——从1987年开始到1989年左右,近三年时间里,他走遍了东西南北,城市乡村,领略了自然风光,也体验了风俗民情。随着对祖国了解的加深,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原计划出国留学的他,也决心留下来。
  1988年,林炎坤先生开始从事旅遊行业。在内地的旅途中,通过接触和眼见,林炎坤先生发现内地的发展一日千里,许多领域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其实与香港一些媒体所报导的大相径庭,有些报导甚至是歪曲的。“作为一名中国人,然而有些人卻並不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祖国的认识了解不夠,因为不认识,所以不认同。”同时,他也发现,香港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接触、了解祖国。
  工作中,他与内地交往密切,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脈资源。所以他希望進一步借旅遊管道,组织一些活动,促进香港学生与内地间的学习和交流,让他们亲身感受,亲自体验一个不一样的、真实的祖国。
  2003年开始,林炎坤先生陆续创办了天恩遊学交流服务中心及东海旅遊(香港)有限公司。除了主办不同种类的遊学团,亦主办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学术文化交流团等。
  寓教於遊,为香港青少年了解祖国开一扇窗


  常人说:“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遊一处风景,寻一处特色,见一处特色,悟一片心得,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切身体会。
  林炎坤先生希望通过组织到内地的遊学活动,让香港青少年从中多一点了解祖国。自创办以来,天恩遊学交流服务中心寓教於遊,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组织珠三角历史文化之旅、军训纪律锻炼、实战普通话、山区农耕体验、粤港师生专题学习交流等活动。直至现在,为促进海峡两岸暨香港的文化学术交流,已组织参与活动的学生及团体多达数万人次。
  早在2005年,林炎坤先生就与香港三育中学达成合作,並爭取到北京“小红帽”机构协助,组织並带领香港学生步操乐团登上长城,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演奏,大获成功。除了吸引遊客纷纷驻足外,亦得到不少媒体的关注和报导。


  有感於此次交流活动的良好反响,林炎坤先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形式,让香港青少年进一步深入了解祖国。“其实有一点是毋庸置疑,那就是香港的发展需要依靠祖国,背靠内地广阔市场始终是香港的优势之一。随着中国的强大,许多跨国企业在香港设点,意欲进军内地市场,所以他们的高层管理人员必定要了解中国国情,包括风俗习惯、企业文化等。”他进一步分析道,“香港的青少年未来就业也应该考虑到这点,根据调研我们也了解到,许多学校也非常重视这一点。而在竞爭激烈、就业相对困难的当下,内地广大市场,也可以成为不错选择。”
  十年前,林炎坤先生就朝这个方向在思考,之後与内地有关部门及一些机构、企业联繫,並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在暑期组织高年级中学生到内地企业实习两个星期,通过深入企业,一方面了解内地工业等的发展,有助於对他们了解国情;另一方面他们今後若是想到内地发展,这会是一次非常珍贵的体验。这类企业实习活动已成功举办过三次,参与人员都表示受益匪浅。
  寓教於遊的形式,为香港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了解内地的新窗口。
  “新希望盃”,架起海峡两岸暨香港青少年交流之桥樑
  天恩遊学交流服务中心还是“新希望盃”全国数学大赛的协办机构之一,林炎坤先生为“枫叶新希望盃”组委会理事及香港赛区理事长,该项比赛也是其推进与内地交流的重点工作之一。


  “新希望盃”,全称为“枫叶新希望盃”,大赛开始於1999年,其中全国数学大赛从2003年开始启动,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素质论坛工作委员会主办,该活动是“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的一个具体体现。赛事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让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多实践。
  “新希望盃”全国数学大赛每年举办一次,作为全国性赛事,未来还包括香港赛区和台湾赛区,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场。作为香港赛区理事长,林炎坤先生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赛事筹备和组织。他介绍说,“新希望盃”不只是一场比赛,还包括夏令营活动。   “枫叶新希望盃”全国数学总决赛及夏令营不是一般性的旅遊,也不是简单的竞赛考试活动,而是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个人素质训练和潛在能力开发的数学夏令营。该活动真正做到了学习、遊学和旅遊三结合,让学生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广受学生、家长、老师好评。
  “我们希望透过比赛,形成‘化学反应’,不是单向受益,而是达至双赢的效果。”通过交流,林炎坤先生认为互相学习才是最终目的,“内地学生在数学能力方面明显强於香港学生,这是值得学习的,通过比赛亦可以激发香港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香港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文明行为习惯及友好互助的品德,对内地学生也是一种感染。大家从陌生到认识,再到建立友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种成果意义深远。”


  2017年“新希望盃”全國青少年系列赛总决赛颁奖典礼将於8月3日在香港孔圣堂中学举行。届时,内地的学生也能夠亲临香港,切身感受“东方之珠”的文明与魅力。作为负责人,林炎坤先生自然非常欢迎,也积极为赛事做好一切準备。
  待今年的赛事结束,林炎坤先生又将立即着手筹备,计划於2018年暑期举办一次大型的海峡两岸暨香港“数学手拉手”活动,以数学为媒介,提升学生数学能力,以及增进学生们对祖国的了解。在谈及为何选择数学而非国学时,他解释说:“数学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更便於交流。而且内地学生在数学能力方面优势明显。”作为以“认识中国”为主题的活动之一,他希望能爭取到香港政府部门的资助。
  任何一项赛事的筹备都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需要协调好各方面。从中也可以看到林炎坤先生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最重要的是做这件事的决心。未来,他将继续扎根旅遊行业,结合教育、文化与交流,让更多的青少年认识祖国,了解祖国,热爱祖国。
  “这是一项需要很长时间去实践的事情,但只要第一步走出去了,相信总有一天会到达。”路漫漫其修远兮,林炎坤先生将继续朝着这个方向上下求索。



其他文献
【人物简介】  余美笑女士,祖籍中山,澳门金投资发展公司、金物业代理、发记集团水产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佳能策划推广顾问有限公司、法国汎薰芳国际集团、菁叶贸易澳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澳门五洲传奇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澳门五洲传奇演艺教育中心常务副总经理,曾任及现任社团公职有:澳门中山同乡联谊会副会长、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澳门绿波游泳会常务副会长、澳门黑鹰文娱体育会会长、澳门和声戏剧曲艺会会长、澳门地
期刊
【人物简介】  何鹰先生,又名瑞麟,祖籍广东深圳宝安。毕业於开封河南大学历史系,返港後作嫁,从商,为文。多年来写下不少作品,早期中译有儿童文学系列《海豚与孩子》和《魔窟岛》,以及专业英语丛书《医学英语》第一、二、四册。近年刊印自撰诗词集《修芜斋吟草》《修芜斋诗稿》,新著长篇小说《三城记》上、下卷,诗学论著《唐诗律绝艺术》,香港历史掌故集《九龙寨城话古今》等。担任开封河南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中华诗词学
期刊
【人物简介】  萧博键先生,惠澳百货超市有限公司、惠澳科技有限公司、联盟地产有限公司、键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惠澳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惠澳贸易(珠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金紫荆国际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在社会职务上,他现担任广西南宁市政协委员,澳门广西社团联合总会常务理事,广西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澳门广西南宁联谊会、中国澳门自由搏击联盟、澳门青少年发展协会副会长等。  萧博键先生,一位有思想、敢
期刊
2017年7月16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2017溫布尔登网球公开赛落下帷幕,在最後进行的男单决赛中, 3号种子瑞士选手费德勒直落三盘6:3,6:1,6:4,横扫首次打进温网决赛的7号种子克罗地亚选手西里奇,职业生涯第8次捧起温网冠军奖盃,同时也是他的第19个大满贯冠军奖盃。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年满36岁的费德勒因此成为公开赛年代最年长的温网男单冠军,他还同时超越分别七次夺冠的19世纪末英国名将威廉·
期刊
【人物简介】  潘萱蔚先生,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创校校董。从事教育工作3 0餘年,兢兢业业教学育人,收获桃李芬芳。他言教育工作应以育人为先,引导学生扎好道德的根,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与修养,其次才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好知识,做好学问。如春风化雨,润泽心田。  对教育的一片热忱,促使他走上一条教书育人的道路,一做就是30多年。30多年,这是一个数字,也是潘萱蔚先生穷尽半生心血,为无数学子换取美好
期刊
【人物简介】  招明女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香港分会理事、香港诗书联学会副会长、甲子书学会学术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香港楹联学会会长、香港书艺会创会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一横一竖,书大千气象;一撇一捺,展万家风采。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再到草书、行书、楷书,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里,书法受到了万千文人的歌颂与承传。而流传至今,在一位资深女书法家——
期刊
【人物简介】  谭集徽先生,马尔他圣约翰骑士团爵士、法莎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法莎莉(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日本FASARY株式会社社长、中国旗袍会香港总会钻石荣誉会长、国际警察协会澳门分会名誉顾问、香港美髪美容业商会资深名誉会长、泰山公德会总理、香港生命潛能发展协会创办人及培训总监、香港东盟国际商会名誉会长。  无论做什麽,都坚持“要对自己有个交待”的谭集徽爵士,拥有多个角色,他曾是一名铁骨铮铮
期刊
7月18日,第22届意大利奥尔维托国际声乐比赛中,男中音周飞获得优胜奖。据悉,决赛共12人,周飞是唯一一位获奖的中国内地选手。决赛中,周飞演唱的威尔第詠叹调《我的末日即将来临》得到了多国评委的一致认可,並获得皮亚琴察歌剧院奖,同时获得了赴都灵举办独唱音乐会的邀请。  1990年出生的周飞,在2013年中国音乐金钟奖山西赛区表现出色,成为当时参赛选手中最大的一匹黑马,甚至破格被山大商院“试用”一年,
期刊
近日,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健康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影像实验室研究團队继夺亚洲核医学论坛一等奖後,再於美国丹佛巿举行的“第64届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年会“分别凭”以高效虚拟计算机断层影像以提升核素治疗剂量学”和“BIGDOSE:三维个人化核素治疗剂量学软件”赢得了国际最佳论文奖与青年研究家奖(计算机与仪器类别)第三名。後者是大中华地区的科研队伍首次在此类别入围並获奖,再一次向世界展示澳大科研团队的一级科研
期刊
【人物简介】  陈祖江先生,诚兴油行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旅港溜江同乡会永远名誉理事长、《溜江乡讯》总编辑、溜江学校海内外董事会名誉董事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宣传部委员、香港福建同乡会发展部主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宣传部副主任、孙中山文教福利基金会理事、香港陈氏宗亲总会秘书长、香港福建体育会公关部副主任、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副秘书长、香港晋江社团总会副宣传主任、香港金井镇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