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r——评《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改革之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论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其中,英语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增强我国文化和经济影响力、促进中外项目对接合作等方面意义深远,是现代高等院校的热门课程之一.目前,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均陆续在英语课堂中引入了多媒体设备、技术,授课老师可以凭借多媒体技术来规避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操技能.诚然,信息化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英语科目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创新性突破,涌现出一系列优秀教改成果,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但与此同时,在部分高等院校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授课老师多媒体综合素养不高、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策略单一等问题,影响着我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整体水平.为此,近年来教育职能部门相继在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何有效地处理多媒体技术与英语科目教学改革,成为了各大高等教育院校的重点研究课题,学术界也出版了一系列关于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的研究书籍,以期在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新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可行策略.
其他文献
高校信息化管理途径是提升教学质量与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之一.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应明确目前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现状及主要特点,挖掘高校管理困境的成因所在,借助互联网时代有利的发展环境,构建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模式,从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特征趋向、模式建构的主要原则以及策略选择等角度,为高校管理效率提升作出有益贡献.由冷天玖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一书,按照理论分析与实践调查的方式,对互联网时代高校
期刊
高校是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大学英语教育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如今,随着国际交流的日趋紧密,我国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针对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其中以“互联网+”为视域,探索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之路,逐渐成为业界研究热点.“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运行和发展模式,将该理念运用于大学英语教育中有很大的发现空间.由苑丽英编著、吉林人民出版社于2019 年出版的《互联网+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探索》一书,是在“互联网+”视角下对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措施进行思考和总结的一部著作.
期刊
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发生了重要变革.具体来讲,信息时代,互联网平台的繁荣发展为我国高校教育开辟了一个重要渠道.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慕课(MOOC)等线上课程模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诸多高校依托慕课上的精品课程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如何推进高校教育有效适应互联网环境,建构与在线教育平台之间的合作共赢关系,最终实现我国高校教育模式的良性变革,成为当前研究亟需持续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由焦建利、王萍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一书,以
期刊
德育教育是对个人良好品德的素质教育,导向正确的德育教育是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基石.高校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建立科学的德育教育体系,推动自身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互联网+”背景下,产生了多种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实用技术手段和发展平台,互联网与高校德育的结合,带动了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的快速发展,实现了高校德育线上教学模式的新改革.完善高校德育教学体制机制、发挥互联网带动下高校德育线上教学的突出优势、促进高校教育工作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应用技术的普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应用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同时大数据的不断创新也成为了各个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等院校作为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其发展、创新和进步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大数据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而且能为高等院校的发展提供新的教育平台,创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由李娜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9 年出版的《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研究》一书,系统介绍了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中存
期刊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模式成为新时代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激发创新潜力、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方向.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以引入信息技术为契机打开新局面,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同样面临着打开发展新局面的迫切之境.由陈勇、李莉、谢利民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一书,深刻分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及逐步更新的现代化创新教学理念,借鉴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对教育教学发展所做的尝试,深入探究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及现实需求,既为当前高校
期刊
利用2,4,6-三甲基苯甲酸和5,5ʹ-二甲基-2,2ʹ-联吡啶配体在溶剂热的条件下成功合成出系列三元稀土超分子配合物[Ln(2,4,6-TMBA)3(5,5ʹ-DM-2,2ʹ-bipy)]2(Ln=Pr 1,Nd 2,Sm 3,Eu 4,Gd 5,Dy 6),并对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一系列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5同构,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9,配合物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二维的超分子结构。配合物6具有不同的结构,中心镝离子的配位数为8,分子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和C-H…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媒体等传播媒介的转型升级,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传播载体.地方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地方特色孕育而成,体现着多元、丰富的文化元素.地方民俗文化凝聚着产生地的风土人情,引导着当地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新媒体与地方民俗文化的有机融合,是推动民俗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途径.借助新媒体技术创新民俗文化传播方式,丰富民俗文化内容体系,打造民俗文化特色品牌,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由韩晓燕编著、
期刊
筛选出适宜延安种植的菊芋品种,解决延安菊芋品种单一的问题,促进延安菊芋产业化发展。对引进的6个菊芋品种和1个当地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调查各品种田间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廊芋1号’和‘廊芋2号’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其产量分别为57378.68、56228.10 kg/hm2,较对照增产分别为5.11%、3.00%。其余品种表现一般,产量均低于对照品种,需继续试种观察。‘廊芋1号’和‘廊芋2号’较适合在延安种植,可进行示范推广。
分析国审\'陇育5号\'小麦丰产性、抗逆性、广适机理及推广策略,以期为北部旱地小麦高效育种和品种推广提供借鉴.利用多年多点国家北部旱地、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及高产示范资料,对冬小麦新品种\'陇育5号\'的性状进行比较分析.\'陇育5号\'多点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平均为4922.54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3.28%,增产点(次)率89.97%.有效穗数597.0万/hm2,收获指数39.6%,旱地产量潜力达6399.0 kg/hm2.成穗多与收获指数较高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