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实现途径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lclu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较短,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为此,我们应积极重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科学的解决方案。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实现途径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生态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一、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人口问题
  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发展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使我国经济发展养老保障的负担更加沉重,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人口素质有待提升。虽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水平及年限相对较低,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再次,我国人口的就业压力较大,失业率仍呈上升趋势;最后,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较慢,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资源问题
  首先,水资源问题严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用水量大幅增加。而我国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保障程度不断下降。虽然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却不高,有些地区出现矿产资源短缺的现象,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再次,我国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许多地区缺乏经济用地,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3.生态问题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水土流失问题,而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物污;其次,我国荒漠化形势严峻,部分地区的荒漠化缺乏治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再次,植物被破坏,我国部分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减少。严肃的生态问题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4.经济社会问题
  首先,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比重过高,但是却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同时,我国农村人口较多,而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农产品收入不高,导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其次,我国的工业仍然不够发达,工业总量相对较低,经济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生产活力不足,导致我国工业效益不佳;再次,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其他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服务业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效率和附加值太低。同时,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在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而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科技开发等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二、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1.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制度和体制创新,积极转变职能为区域经济可持續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同时,政府应建立公平竞争秩序良好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政府应加强人文建设,实施诚信教育和文明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最后,政府应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序性和合法性,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区域合作
  首先,应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朝一体化方向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应按照区域经济现状合理规划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加强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进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其次,积极加快共同市场建设,推动区域市场朝一体化方向发展,建立同意开放的经济市场,并积极维护市场秩序;最后,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强路网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运输条件。
  3.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政府应积极拓宽投资来源,实施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模式,积极争取国际财团、民间资金、金融机构及外国政府的资金支持,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投资结构,为此,我国应加大招商力度,建设多元化的招商项目,提高投资份额。同时,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确保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加快项目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重视项目建设的质量,使区域经济的项目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创新发展模式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推动清洁生产,鼓励生态经济的发展,创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其次,我国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突破环境和资源的约束。为此,区域经济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政府应重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监管,提高经济效益。
  5.重视人才培养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高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培养专业化特色人才,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其次,区域经济发展应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为此,相关企业应组织员工定期参加技能培训,完善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志刚.浅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的理念[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2]梁强,王文杰.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1).
  [3]张磊,高志刚.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冲突——有关新疆生态经济问题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8(8).
  [4]高明,余明妹,胡存华.福建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的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8).
  作者简介:范馨月(1981-),女,汉族,辽宁昌图县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描述了湖南省送变电公司面对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当量密度严重偏低的状况,多措并举,奋力追赶,以提升人才当量密度为抓手,大力实施激励约束机制,员工队伍建设取得显
大学生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社会群体,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大学生教育问题不容乐观,大学生群体的经商行为比较频繁,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z关注.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
期刊
目的:对中期引产患者进行心理观察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方法:纳入137例自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中期引产的患者,常规护理组患者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患
摘要:为顺利推进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本文作者之前对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包括来自政府的行政力、企业的市场力和农民的推动力,但研究内容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将基于之前的研究,对推进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各动力主体间的机制进行构建,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识别码:
促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要求,更是时代进步的方向.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提升国有企
本文报告了7例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例,其中4例未能早期诊断,1例死亡,6例痊愈出院.对如何早期诊断脂肪栓塞和延误诊断的原因进行分析,强调早期诊断应以临床症状为主,对多发骨折后
从理论到实践论述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及控制预制构件质量的各种措施;进一步分析如何加强预制构件质量,对预制构件生产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论证,以确保建设工程结构安全。 F
目的:探讨对痰喘患儿使用散穴位敷贴治疗过程中,使用中医特色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痰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