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我国德育课程研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r——基于CNKI文献(1988—2018年)的内容分析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德育课程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迅速发展并在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本文以CNKI收录的(1988—2018年)德育课程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研究学段、 作者来源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德育课程教学、 课程改革、 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热度最高,而德育课程评价与实施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和保守,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针对不同学段开展了相应的德育课程研究,而中职阶段的德育课程研究迅速发展并遥遥领先;研究主体较为多元,德育课程的研究人员多来自高校,也包括部分中小学以及职业院校的教师或研究人员.
其他文献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大量的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地方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在地方治理体系和
以阿姆斯特丹AMS研究所的研究、教育和项目的组合为基础.AMS研究所是一个由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UD)、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
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人居三大会)的《新城市议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范式转变”.但是,对“安全、韧性、可持续和包容城市”的新呼吁仍然依赖指
目前,智慧城市的创新始终由科技公司主导,鼓励创造革新技术,让居民被动消费而非主动创造.为扭转这一局面,笔者研究了一种通过软件来运转的替代模式,对技术连接城市涉及的规划
时至今日,建筑师和设计师倾向于在小规模范围内讨论一些未证实的概念和解决方案——普遍以展亭等小型建筑的形式来表达一些创新的概念和想法,也许有一天这些想法会在某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