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芩清宁胶囊与感冒灵胶囊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对比研究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柴芩清宁胶囊和感冒灵胶囊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

方法

"时-毒"研究设19组(每组10只小鼠),其中9组为柴芩清宁胶囊组的亚组,9组为感冒灵胶囊组的亚组,柴芩清宁胶囊组小鼠以临床等效剂量(ED)1.65倍(相当于70 kg正常成人日剂量的95.42倍)的该药混悬液单次灌胃,感冒灵胶囊组小鼠以1.554 ED(相当于70 kg正常成人日剂量的52.53倍)的该药混悬液单次灌胃,分别分为给药后1 h、2 h、4 h、8 h、12 h、24 h、48 h、72 h和96 h亚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量-毒"研究设13组(每组10只小鼠),其中6组为柴芩清宁胶囊组的亚组,依给药剂量分为ED、1.6ED、1.62ED、1.63ED、1.64ED和1.65ED亚组(分别为351.00、561.60、898.56、1 437.70、2 300.31和3 680.50 mg/kg);6组为感冒灵胶囊组的亚组,依给药剂量分为ED、1.55ED、1.552ED、1.553ED、1.554ED和1.555ED亚组(分别为390.00、604.50、936.98、1 452.31、2 251.08和3 489.18 mg/kg);1组为正常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时-毒"研究于设定的给药后不同时间、"量-毒"研究于给药后12 h称量小鼠体重,检测血清ALT、AST、ALP水平,计算肝脏、脾脏和胸腺的脏器指数。 

结果

柴芩清宁胶囊的9个不同时点亚组和6个不同剂量亚组小鼠血清ALT、AST和ALP水平及肝脏、脾脏和胸腺脏器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冒灵胶囊组中的2 h、4 h、8 h、12 h、24 h亚组和1.553ED、1.554ED和1.555ED亚组小鼠血清ALT、AST、ALP水平,48 h亚组血清ALT水平,1.552ED亚组血清ALT、AST水平,以及8 h、12 h亚组和1.553ED、1.554ED、1.555ED亚组小鼠肝脏脏器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时-毒"研究中以12 h亚组小鼠血清ALT、AST和ALP水平和肝脏脏器指数最高[(1 017.0±342.6)U/L,(281.3±60.1)U/L,(171.8±43.5)U/L,(6.76±0.60)g/100 g],"量-毒"研究中以1.555ED亚组最高[(2 930.6±661.5)U/L,(888.8±180.6)U/L,(392.7±42.4)U/L,(7.21±1.12)g/100 g]。

结论

柴芩清宁胶囊大剂量单次灌服对小鼠无明显肝毒性。感冒灵胶囊大剂量单次灌服可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且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

其他文献
病理大切片能够整体、全面地将肿瘤及肿瘤周围组织完整地呈现在一张切片上,有利于对肿瘤及其周围微环境进行全面观察和评估,提高对疾病的全面认识。随着数字化病理的逐步实现及计算病理的进步,利用人工智能将病理大切片中不同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周围微环境的病理组织形态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影像组学、基因蛋白组学、临床诊疗数据等联系起来,更好地实现胰腺肿瘤的精准及个体化诊疗,这对我国科研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的比较放射学孤立综合征(RIS)与经典多发性硬化(CM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RIS的认识。方法对35例RIS和32例CMS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脑脊液、神经电生理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IS和CMS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S患者就诊症状以头痛(45.7%,16/35 )、头晕(40.0%,14/35)、记忆力减退(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