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的天空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荔枝熟了。莺飞草长
  罗浮山下杜鹃啼血。遥望也是坚守
  宛如东江纵队的战士
  蜂拥而至。惠州、博罗到处都是战场
  广阔天地,星星之火可以照耀中国
  被歷史印证的再次被文字抒写被情感抒怀

2


  临水而居。枪炮声呐喊声闯入之时
  正是血色黄昏。万物的倒影
  有时安详,有时静美
  心中磨了多年刀的人
  手起刀落。
  一招一式都举重若轻

3


  这是高度。你我无法抵达和超越
  斩日寇,扬国威,毙顽敌
  转战海丰打游击,一寸山河一寸血
  再多的文字也难叙述当年
  比如刀光剑影,比如誓死捍卫
  很多人没有走到今天
  很多人没有走到一起

4


  如今。罗浮山很小
  小到游人鱼贯而入,秩序井然
  一条幽静的小道通往葛洪纪念馆
  一棵青蒿唤醒了一个时代
  而岁月如此艰辛也傲然
  它打造钢铁和执念
  也铸就信仰与辉煌

5


  还有什么不能打开你
  沿着青石路一直走,日子斑驳如旧念
  我很难找到当年东江纵队勇士们铿锵的脚步
  仅能在纪念馆里瞻仰
  比如残缺的旗帜,比如枪炮和滴血的文字
  在你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我们重温入党誓词,仰望历史的天空
  依稀可见你的母亲在油灯下,纳鞋底
  浅叮咛。一只猫趴在她脚下
  慵懒而放松。芒种刚过
  抬头看一小片天空
  有时阴霾密布。有时蓝得一贫如洗

6


  与我一道前往罗浮山的人
  一半缅怀先烈,一半贪恋眼前美景
  一束百合挂在廊桥,奉命迎接我们
  依稀有枪声、呐喊声、水声,不绝于耳
  舍生忘死的表白,如叮咛,如祈福
  热爱和敬仰,往往一起坚守

7


  等到东江断流,纪念馆的先烈们开始说话
  等到海枯石烂,枪炮停止思想
  在罗浮山下休养生息
  静听虫鸣、鸟叫。风声吹走喧嚣
  来自罗浮山,来自大自然
  抑或我体内激荡的一部分回声
  宛如湮没在历史里的我们
其他文献
1  走近江南那片水轻轻的歌唱  梦如小船穿过石桥载着月亮  走近江南那片竹悠悠的搖荡  雨如细丝笼罩窄巷飘在伞上  吴侬软语推开老屋的木窗  巧笑倩兮的少女穿着蜡染的衣裳  一曲评弹令人陶醉  半亩荷塘勾人思乡  想起西施浣纱的溪流  吟诵清照断肠的词章  乡愁离愁又上心头  暗自浮动无语的惆怅  孑然一身却又唱道  好一朵茉莉花蓦然绽放2  不下雪的地方剩下的是寂寞  没膝的大雪才是盛开的花朵
期刊
黄昏的风  一直没去看老余  甚至不敢打听他的消息  我怕看到那个孤独的人  头上添了新的白发,脸上有了新的皱纹  怕听到他沙哑的声音  一个失去父亲的男人  我无法安慰  我怕我的拥抱无力  怕我的语言多余  怕我们会像孩子一样哭泣  我告别过许多亲人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呼喊  可他们头也不回  被黄昏带走的风  头也不回简介  鹤轩,焦作博爱人  一网友看到  屏幕上伸出一排大拇指  然
期刊
1  城里路边的丁香开了  无人去采摘  我庆幸,哈尔滨  是一座文明的城市  一家祖孙三代路过  爷爷告诉孙子  丁香花的故事  我的眼睛亮了,这也是  一簇流动的丁香花啊2  雨断断续续  在哈尔滨的夏夜里  非雨季的雨错时而来 莅临即是深情的叮咛  就像喜欢一座城市  一提及它的名字  嘴角就噙满丁香花般的笑容3  有风,吹落一地花香  沉醉整个夜色  我的哈尔滨  作为诗人,这么多年  我
期刊
在大雪中飞舞  我希望天空能低下来  以最短的距离亲近通红的脸庞  如蝴蝶一样,雪花翻飞  那声响,无人聆听  无可言喻的气息加重了一种轻盈  只有在大雪中飞舞  用暗喻的方式,想起天使  诱惑我,或更多与我相关的人  从不向一些苍白妥协  想起雪花,并非散乱无序的枝条就像雪花一样飘落  用一片或更多的白,落下来  刺伤一个人的眼睛  茫然啊,多像雪地里的麻雀  一粒草籽,增加欲望  一夜之间,我
期刊
尘埃之匙  如何能从无边夜色里分出  今日尘埃明朗?  如何能从微弱尘埃中找出明火以及蛮荒之力?  如何聚来更多的光阴以延长我  热爱的黑暗?  如何让睡眠迟滞,也迟滞一颗芒果从悬空  到脱枝坠地的生长期?  如何才能回到镜子里,重新站到  命运对面的那个现实?  茶水寡淡而余味散香  人类永在与星辰对峙的生活中  我提醒过自己——  必须适应人所不齿的孤独  必须相信这诗中雪藏了万千尘埃  真实
期刊
想起大雪,就想起少年时的轻狂  不可救药,曾经狂妄地  拒绝大雪落下,也许是我的法力无边  也许是天空未动真情  那天的大雪,真的没有落下  只在村庄上空盘旋一会儿,便离开了  顺便带走了一个说书的瞎子  从此,村庄再也听不到  京胡、三弦和大鼓的声音  村庄变得异常宁静  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也变得异常清晰  逃不出乡邻们的耳朵  雪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十年了  滴雪未落。没有雪水滋润的  冬天
期刊
像依恋早年的星光  呼吸着蓝色花园里的气息  那些过着平民生活的昆虫  低调而温和,在孤独的风雨中安家  月光照耀着窗前的波斯菊  洁净的花瓣  用整个心房聆听夜露滴落的回响(那是多么美好的声音)  被月光反复洗过的波斯菊  犹如细雨洒落的星辰  装饰着诗人的梦境  又像一阵微风  完美地划过萼片秋光  时光悄无声息  河流像一首老歌  鸟儿漫无天际地在空中逡巡  家园多么纯粹  风的背影是孤独之
期刊
日常的温度  早晨,我轮番洗两套茶具  精致紫砂杯,白色陶瓷壶  无法确定用哪一套去招待你  白色陶瓷是他送的  好久没用,蒙了厚厚一层灰垢  清洗多遍后,露出玉白光泽  我盯着它看,生气  污垢没有完全消失,像谁有意或无意  造就生活的困苦  从未彻底消失  白色茶具上的荷,像我和他的姓  方言里同样的发音  曾被你写成南辕北辙的风景,等同于  褐色紫砂和白色陶瓷  在一个消毒锅里,沸腾  再慢
期刊
如何把握自我与世界、读者的关系,于作者而言,是用词语保持生命擦痕的关键。诗歌,尤其是那些具有超越性的诗歌,总是在语言的峭壁攀援,留下辞海澎湃的浪花。在阅读诗人、文学批评家程一身先生新诗集《有限事物的无限吸引》之后,我仿佛诗海拾贝,目睹了他自青年至中年的人生途旅:求学时的孤独、对亲情的眷恋、对生命和社会的冷静观察和热切求索等。这是一本封面简约精要,规格小巧而不失厚度的书。这部经过精选而浓缩的诗集,向
期刊
题成都宽窄巷子  一般明月一般风,只是今昔人不同。  巷子依然寬更窄,草新何以问刀兵?秋日感怀  一夜西风锦色装,热情未减只秋凉。  独酌长月吟长调,鬓上霜铺到雁乡。访春  京桃千树粉初匀,一路循芳到小村。  试问舍翁春几许,庭前绿韭寸余深。杂感  惊蛰花事了无痕,何向衡阳问雁心。  幸有春风堪解意,庭前绕尽作微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