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罗马尼亚建基地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2月6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同罗马尼亚外交部长温古雷亚努在布加勒斯特签署了一份历史性协定,罗马尼亚成为前华约成员国中第一个允许美国在其本土建立军事基地的国家。尽管协议声称这些基地只是有助于“肃清恐怖分子”,但谁都明白这些基地的存在所造成的严重影响,那就是与罗马尼亚相距只有200千米的俄罗斯会感到芒刺在背,东南欧的安全将增添不稳定因素。
  
  这些基地曾被希特勒用过
  
  据罗马尼亚国家通讯社披露的协议内容,美国将在罗马尼亚东部的黑海第一大港康斯坦察、巴巴达格、多瑙河畔的斯米尔丹、罗中部的钦库设立4处军事基地,其中有罗马尼亚最大的军港、军民两用机场、陆军培训中心和最大的坦克和装甲车训练场。
  罗总统伯塞斯库和美国务卿赖斯在共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美国在罗马尼亚建立军事基地是“一个历史性事件”。伯塞斯库说,美国在罗马尼亚设立军事基地对罗的安全有利,能把罗马尼亚置于欧洲总体安全的框架内。赖斯说,罗马尼亚通过行动证明自己是与美国“有着同样价值观的坚定朋友”,是“武装兄弟和姐妹”。
  美联社认为,这些基地将使美国缩短对中东、中亚地区潜在敌人的攻击距离,2004年2~5月,美国曾尝试把康斯坦察作为向伊拉克运送军用物资和军事人员的中转站,为美国在中东的战事提供了便利。大批飞机从这里转飞伊拉克,只需3个小时就可到达目的地。
  俄通社-塔斯社在报道这则新闻时意味深长地强调,这些基地“即使罗马尼亚身处华约集体安全框架时都没有让外国军人介入”。冷战期间,奉行不结盟并略微亲西方的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顶住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压力,始终不开放本国基地供华约部队使用,罗、苏两国甚至在1968年因为“布拉格之春”事件而剑拔弩张。俄媒体纷纷旧事重提:1941年,希特勒匪徒先勾结罗马尼亚安东尼斯库军政府,抢占上述基地和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然后以它们为跳板,发动了突袭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今天,这些被希特勒分子利用过的地方又一次让外国军人介入,实在令俄罗斯深感不安。
  


  美国则试图通过多种途径,消除俄罗斯对美国在东欧设置军事基地的顾虑,强调所有新的基地都将主要用于和平时期的培训,而不会成为美国士兵和家属常驻的“美国城”。北约新闻发言人介绍说:首先,美军平时只在那里部署100多人的“东欧特遣部队”,美国驻罗军队规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超过1500人;其次,美国会及时向俄罗斯通告有关信息。罗、美两国在协议中刻意淡化“军事基地”的色彩,而是使用了“前进行动场”(forward operating sites)的称呼。据一位美军官员称:“我们不会拥有一个传统的军事基地,只是利用罗马尼亚的军事设施与罗马尼亚和其他国家一同训练,以增强我们的联合作战能力。”
  
  美军驻欧基地加速东移
  
  海外军事基地的存在使得美军能够迅速应对世界各地的突发事件,确保了其全球打击、全球参与、全球到达战略目的的实现。欧洲是美军在海外拥有军事基地和设施最多的地区,大体分布在中欧、南欧和西欧三个地区。但随着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希望军队更靠近中东、中亚和非洲等潜在动荡地区,五角大楼已将7.5万驻德美军的1/3撤回美国本土,反而在东欧增建规模较小的军事基地,这代表美军“政策重心”加速东移。
  罗总统伯塞斯库曾通过电子邮件向《今日美国报》解释说“关于美国(在罗马尼亚)的军事存在,不会是大规模、冷战式的军事基地。相反,美军部署在此间的军队数量不多,但其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应该足以应付当前的威胁。”
  


  除罗马尼亚外,美国还对同处东南欧的匈牙利、保加利亚充满兴趣。保加利亚驻美大使埃莱娜·波普托多罗娃曾表示,五角大楼有意在保加利亚境内的斯利文训练场、贝兹梅尔空军基地和布尔加斯海军基地驻军。美国最终意图是沿东地中海、黑海一线建立“军事基地链”,对发生在中近东、中亚的危机事态做出快速反应。
  
  罗、俄战略互信被打破
  
  不少罗马尼亚军事专家也对此表示了极度担忧,因为这些基地离俄罗斯实在太近了,容易引起罗、俄之间的冲突。罗专家伯格丹·希来雅克说,蓝色多瑙河口、喀尔巴阡山和黑海是罗马尼亚的“三大国宝”,美国目口将建立的军事基地几乎把它们都享有了;而罗马尼亚却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特别是长期培养的罗俄战略互信机制可能荡然无存。
  以康斯坦察为例,如果建设成北约重要的海空军基地,将有助于北约继续加强对黑海和亚速海的控制,使得北约的军舰和飞机有能力对从塔甘罗格到阿德列尔的俄广阔腹地实施战略侦察。如果乌克兰亲西方政府也步罗马尼亚后尘,北约侦察航空兵就将把触角伸到高加索,甚至连莫斯科也不能幸免。显然,俄罗斯不会对此熟视无睹。
  希来雅克指出,自1878年罗马尼亚国的战车,几乎沦为战败国;罗马尼亚北部富饶的摩尔达维亚和比萨拉比亚,也被割让给了苏联以作为惩罚。前事不忘,希来雅克指出,罗马尼亚L形的国土位置很容易受到攻击,首都布加勒斯特离国境线只有30英里;给美国当“守门人”实在是得不偿失,因为这使得罗马尼亚有可能在未来的冲突中“与东方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二战中美国的军用吉普几乎无所不在,五星上将马歇尔把吉普车誉为“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贡献”。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把吉普车列为“赢得战争的三大武器”之首。然而吉普车只能算是“陆上豪杰”,无法真正做到“跋山涉水”;有趣的是,美军中倒是真有一些水陆兼修的“骡子”,这便是独特的军用水陆两栖车。    美军很早就认识到了军用水陆两栖车的重要性:早在1941年3月开始生产军用吉普车时,他们就根据国
期刊
正所谓“卡斯特罗一生病,美国也要抽抽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岛国古巴有点风吹草动都能触及美国的敏感神经,近至领导人的因病住院,远至44年前的导弹危机。尤其是后者,几乎引发末日浩劫般的第三次世界大战,2001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危机十三天》(Thiteen Days)就再现了这场冷战期间美苏双方最严重的直接对峙。由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这部影片主要着墨于美国高层处理危机的紧张过程,同时也展
期刊
台湾引进AAV7的计划代号是“飞马计划”,共采购48辆两栖突击车、4辆指挥车,以及2辆工程修护车,耗资约新台币61亿元。台湾海军陆战队将在南高雄、北林口部署2个装备有AAV7的加强步兵营,专门执行紧急应变和台北重要商、军港的防卫任务。根据台湾军方计划,一旦发生意外,陆战旅可沿中山高速公路机动,在10-20分钟内支援松山、桃园机场,防止来自机场的渗透袭击。其中部署在林口的加强登陆步兵营最受关注,企图
期刊
最近印度国防部做出决定,派即将装备“米格—29K”战斗机的航母舰载机中队到美国进行训练。而另一方面,俄罗斯专门为印度制造的“米格—29K”也在进行紧锣密鼓地试飞,并为大规模生产做准备。可以想象,一旦这批融合东西方装备和战术的战斗机投入使用,必将成为印度洋上空新的霸主。      中型航母成全米格    “米格-29K”能够落户印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印度引进俄罗斯海军前“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决定的。 
期刊
对手这个问题,被豪华大片《金刚》震得目眩神迷的观众应该没有漏掉影片结尾的那句话:“不是飞机,而是美女杀死了金刚。”不过如果你正好还是位航空爱好者的话,这个看似颇有深度的答案恐怕还不能满足“到底是什么飞机”的好奇心。当山林之王金刚爬上象征现代文明颠峰的帝国大厦,面对的是人类另一项智慧产物——飞机,不羁的野性与冷酷的机器展开了一场注定以悲剧告终的决战,而对金刚痛下杀手的就是——    来自地狱的“俯冲
期刊
拂晓,潍北某靶场。只见铁骑滚滚,卷起遮天征尘,倾刻间一队队炮车迅速占领阵位,一排排高炮昂首直刺苍天;空中,战机呼啸划破蓝天;地面,火炮怒吼地动山摇;阵地上条条火龙劲舞,荒滩上硝烟弥漫,耳机里捷报频传……    这是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某高炮团的100毫米、57毫米高炮,在“反制”背景下多兵种协同全时域实弹射击演练的场景。这次演练经过紧急拉动、长途奔袭、野外驻训、实弹射击四个阶段,历时一个多月。官兵们
期刊
他编写的《空战攻击研究》成为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基本战术教材:  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战斗机能量机动理论;他对轻型战斗机的研究挽救了空军F-X计划;他总结出战场上的00DA决策循环;他的机动战理论使他成为对美国军事理论起决定性影响的战略家:他就是桀骜不驯、无欲则刚的伯伊德……    他的轻型战斗机研究挽救了空军的F-X计划    为了研究与苏联战斗机的性能对比,伯伊德到俄亥俄州代顿的莱特一帕特森空军
期刊
笔者去年曾随团参观了地处东京湾西南方向的横须贺(Yokosuka)。这座“军港都市”一直部署着实力超群的日美两国舰队。从冷战期间充当对抗共产主义国家的前线,到如今被某些别有用心者看作“台湾有事”时进行干预的大本营,横须贺始终刺激着中国人的神经。但是,我们究竟对它了解多少呢?    “东洋第一军港”一仆两主      在这次身不由己的团体旅行中,横须贺不过是一段附送的行程,注定了笔者与这座耳熟能详的
期刊
在对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美国空军再次扮演了重要角色。长久以来,美国空军一宣在世界上保持着技术和战术上的优势,这也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目前美国正在发展的一系列先进战斗机(诸如F-22A、F-35和未来的无人作战飞机)将继续巩固美国空军的优势地位,这不仅能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而且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压缩美国空军的规模和军费开支。    经过近20年的研制、试飞和评估,世界上第一种四代战
期刊
从名称上看,我国三军仪仗队装备的仪仗枪是中国制造的,仪仗兵使用的仪仗步枪称为1956年式(以下简称56式)半自动步枪,两名护旗兵使用的仪仗步枪称为1956年(以下简称56式)式冲锋枪(实际为突击步枪),其实56式半自动步枪是前苏联7.62毫米西蒙诺夫SKS半自动步枪的仿制品,56式冲锋枪是前苏联7.62毫米卡拉什尼科夫AK-47突击步枪的仿制品。    近年来,国内轻武器杂志和互联网上满怀高度爱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