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性脑炎12例临床特征研究

来源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占所有卒中病因的25%~30%,是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主要原因。由于脑小血管不易在活体和影像学上被直接观察和研究,因此CSVD常被用来描述临床、认知、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病理学改变的综合征,而不是重点阐述引起这些综合征的小血管管壁本身的病理学改变。文章就CSVD,特别是其血管壁的病理学改变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 signal, MES)与免疫炎性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MES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免疫炎症指标、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ME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37例患者,MES阳性组52例,MES阴性组185例。MES阳性组与阴性组三酰甘油[(2.13
期刊
治疗性低温能改善心脏停搏患者全脑缺血缺氧损伤后神经功能转归。治疗性低温也是研究最广泛和具有影响力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策略之一。既往的治疗性低温研究主要集中于全身低温,但诱导速度慢和全身并发症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作为选择性脑低温的一种,选择性动脉内脑低温治疗具有诱导快速、降温均匀及较少影响核心体温的特点,因此成为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式。文章综述了选择性动脉内脑低温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和局限性
期刊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水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连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和肽素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估基线卒中严重程度。90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估转归,转归良好定义为m
目的探讨PTEN抑制剂BPV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1 h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时立刻腹腔注射BPV溶液(0.2 mg/kg,1次/d)或等容积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第1、3、5和7天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第4天时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皮质缺血周围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