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技法对合唱团员感情激发的影响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CHE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音乐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我国《课程标准》曾经明确规定出:“合唱指挥技法教学要做到能够对合唱团团员感情进行激发,与此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步提高学生音乐技能和音乐水平,真正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使其养成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情感。”因此,不难发现,音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合唱作为音乐的一种形式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合唱指挥技法对合唱团员感情激发的现在以及影响,提出几点有效地措施和建议,从而优化合唱团指挥法效果。
  【关键词】合唱指挥法;合唱团员;感情激发;深远影响
  引言
  合唱艺术是整个音乐事业中最重要的演唱形式之一,它属于一种最高的音乐体裁,因此合唱艺术追求的就是整体的舞台效果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合唱指挥法对于整个合唱团员演唱而言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国音乐事业发展现状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合唱指挥法与合唱团员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合唱指挥者指挥方法分析
  第一,在指挥的过程中指挥者要将两脚打开站立,两脚之间需要保持在一尺左右的长度,指挥者在整个站立的过程中还需要将身体的整体重量均匀的分配在两条腿上,要协调发展;其次,指挥者在站立时应当保持背部与腰部的绷直,切不可腰板倾斜,摇头晃脑,给团员们做出坏的师范;最后,指挥者应当直接与团员进行密切的动作与眼神沟通,将自身感悟与要求及时传达给合唱团,从而使得整个合唱活动事半功倍。
  (二)指挥棒握法
  优秀的合唱指挥者,不仅要具备调整自身的指挥姿势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具备科学的指挥棒握法。就目前而言,指挥棒的圆球部分置于自己的掌心是人们常常使用的习惯用法,正确操作方法就是讲棒体置于食指的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之间。但是每个人的习惯与性格的不同,因此指挥棒的具体握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见,对于指挥部握法而言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二、合唱指挥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民族民间合唱发展
  由于我国民族民间合唱流派发声比较淳朴,演唱内容和形式都很自然,综合运用了纯真声演唱,形成了民间独特的演唱方式,使用大本嗓进行演唱。传统的民族声乐音质生硬,其柔韧性较低,但是主要表达的是地域性的民族特色和风情,民族声乐的作品题材多为爱情、生活、节日庆祝等内容,因此对于整个音质的要求较低。就其演唱方式而言,更加注重以腔为美,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润腔是一种美化唱腔的方式和技巧,是以情感为中心和体验,将歌曲当做是依据,综合运用了波音、赠音等方法给歌曲进行润色,从而提升了整个歌曲的感染力。但是随着我国音乐事业逐步发展,为了能够满足更多人的艺术审美,传统民族声乐融入了更多的民族风格[1]。
  (二)中国现代民族合唱发展
  我国传统的民族合唱流派逐步受到西洋美学等流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民族合唱流派。在保持原有民族风格和情趣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外国美声唱法,就唱法而言,中国现代民族声合唱派更加注重以情感人。情感是民族声乐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其灵魂和精髓,它是一种融合了词情、声情、以及曲情为一体的复杂感情。所谓“词情”主要是指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歌词从而传达出较为深厚的情感,是一种新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节奏和歌词进行一个简单的传达,就能够使整个歌曲更富有感染力。所谓“声情”主要是指通过歌唱者来传达情感,歌手通过把握作品的整体情感和意境以演唱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的心声,这样才能够实现以情感人。所谓“曲情”主要是指作曲家通过曲调传达出来的一系列情感,并且融合了旋律、节拍、复调等内容和元素,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乐谱表现出来。
  (三)中国流行民族合唱发展
  流行民族合唱流派融入了前两者,更加注重以言感人。我国民族合唱具有一重要标志就是清晰、准确,这同时也是合唱的艺术审美标准之一,无论是清晰的歌词还是丰富的内容,都有利于广大关注进行理解和学习,因此利用音乐的语言能够起到感染人的效果。音乐语言主要是包括阳平、阴平、上声以及去声几种特点,由此可见,通过语言的艺术能够提高我国民族合唱的艺术审美水平和质量。
  三、深化合唱指挥技法对合唱团员感情激影响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合唱指挥效果
  在新时代的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使原本枯燥无趣的音乐教学变得生动起来,还能优化我国音乐教学的课堂效果。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综合运用声音、图片、影像、文字、动画等手段将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根源、作家的个人经历等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合唱团员,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与音乐教学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拓宽音乐教学事业,充分调动团员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为音乐课堂教学增添吸引力,使合唱团员真正热爱学习音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合唱团员能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掘音乐自身的魅力和价值[2]。
  (二)提升合唱指挥自身素质,培养高尚节操
  身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指挥家,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同时还应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树立高尚的情怀,艺术家只有加强自身休养,才能树立高尚的个人情怀,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艺术表现的过程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情感表现能力,同时还能够丰富声乐表演的舞台表现力,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合唱指挥家应该努力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应该多汲取先进的文化,尤其是音乐创作思想和情感表现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音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增强合唱指挥技法对合唱团员感情激发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国家要把合唱指挥技法对合唱团员感情激发的影响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黄芳.合唱指挥技法对合唱团员感情激发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4,(10):587.
  [2]邹联丰.合唱指挥技法对合唱团员感情激发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13,(7):128-130.
其他文献
利用浙江省农业厅197个固定观察点(村)的资料,分析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特点。研究表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不高;发展水平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对5种地被竹竹种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通过人工低温冷冻试验,测定了5种地被竹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并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它们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5种地被竹抗寒能力由高
传统课堂上的单一、固定的教育模式必须改变,现代社会教育更加推崇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即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彼此分享自己思想成果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丰富的教学内
观赏竹类植物是园林绿化的重要造园造景材料,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然而,笔者经过多年调查发现,观赏竹类植物在我省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并不多见。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指出了其中存
通过在毛竹笋、竹两用林中挖掘鞭笋对冬笋、春笋、竹材产量和竹鞭生长情况影响的分析,结果显示:①鞭笋7月开始挖掘,每600m^2冬笋产量增加113.66kg,春笋减少7.46kg,竹材增加74.
由于人们对传统音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成为了一种趋势。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在这里呼吁高校声乐教师主动肩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