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痛恨的N种开车人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x198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恨汽车。但恨那些开着挂特殊号牌在城市里闯红灯的开车人:恨交警面对他们象征特权的车牌时无奈而谦卑的眼神。
  我不恨汽车。但恨那些在小区里用喇叭叫门的开车人,不管半夜还是凌晨,都将喇叭按得像一根搅屎棍,捅进小区的宁静,搅翻人们的清梦。搅得最善良的人,也恶从胆边生,起了往楼下扔花盆的冲动。
  我不恨汽车,但恨那些喜欢喝二两酒之后把音乐开得山响的开车人,他幻想自己驾驶的不是汽车而是坦克,浩浩荡荡地开在辽阔的战场上,那种一往无前的豪迈与快感背后,是别人的鲜血和生命。杀路人与杀敌人不同,后者光荣,前者可耻!
  我不恨汽车。但恨那些在雨天开飞车,在都市街头享受河滩飞车水花飞舞快感的开车人。他們的快乐,是建立在路边行人身溅污泥的痛苦之上。当然。偶尔不小心,与迎面而来的同好热情拥吻一次,也不是不可能。
  我不恨汽车,但恨那些无论白天和黑夜都将显示尊贵身份的氙气灯开着,像一道闪电那样傲慢无礼地使迎面的车辆和路人短暂失明的开车人。我不是诅咒,而是担心,被射花眼的,别是迎面而来的重装大货车司机!
  我不恨汽车,但恨随意在小区草坪中停车倒车的开车人。多少美丽的树和娇嫩的小草,因他而死!
  我不恨汽车,但恨那些在老人睡觉的窗下轰油门预热汽车十分钟,不把老人呛得翻白眼决不罢休的开车人,他们对旁人的痛苦不闻不问的漠然态度,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他们的仇视。而他们会撇着嘴说:这是仇富!
  我不恨汽车。但恨堵车现场那些为了让自己往前走几米而抢道,甚至不惜钻上逆行道,将原本并没有堵塞的采车道堵死。将原本并不难的疏通工作变难十倍以上。损了别人,但并没有让自己获利的开车人。
  我不恨汽车,但恨那些以为拥有了高档汽车就拥有了傲视世界的权力,像大清朝那些把闹钟挂在脖子上炫耀财富的贵族一样,靠一辆名牌车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汽车和闹钟一样,不过是日常用的工具而已。钢铁和橡胶永远没有人心那么浮躁浅薄。
  我不恨汽车。但恨某些素质太低的开车人。当然。在某些以收入界定“素质”门槛的城市管理者眼中。他们不算低素质人口,但他们给城市造成的麻烦,并不比小摊贩和流浪汉们少。他们虽然开着汽车,但其心理状况,至多不过停留在自行车时代。他们是骑汽车的人。中国当下拥堵的城市交通状况,与他们的开车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其他文献
曾任台湾清华大学代理校长的李家同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去非洲旅行,很多人介绍他去一个小镇。人们叫这个小镇K.S,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  在小镇上,好多地方都以K.S命名,比如饭店叫EastK.S。咖啡馆叫K.S.Cafe,诊所就叫K.S诊所。  咖啡店的老板听说他是从台湾来的,神情立刻一变,一再地询问台湾的情况,就像一个台湾迷。在非洲,很少会有人对台湾有了解,更谈不上兴趣了
期刊
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情了,那个时候,物资匮乏,连像样的红砖也不多见,所以,乡间,墙多是土的,如果邻里之间房子恰好并排。就理所当然地共同出钱,雇几个工匠,用打碎的麦秸、少许石灰、大量的黄土搀和在一起,垒土成墙。  和我家共用一堵土墙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大妈。她的丈夫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军人,刚刚去世2年,对于老大妈,我们平日里也都是十分敬重的。  然而,两年前,老大妈却做出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期刊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徐州女作家袁成兰曾写过她的夫君,那是一個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间不懂人际交往的知识分子,一个历史学教授,  这位书呆子思考问题时目不斜视,连老婆都不认得。  有次袁成兰从乡下回来,扛着大包小包,恰逢丈夫下班,她忙迎上去,谁知丈夫见了她点头一笑,继续走路。她奇怪丈夫不认识自己啦?便故意不招呼他,紧跟着他。见他目不斜视,旁若无人地走着,她却累得满头大汗。到家门口,丈夫进了门,准备关门
期刊
●在外第一个春节坐火车回家带了一瓶绿茶。妈妈说:“我从来没有喝过这个东西,真好喝。”  ●我是單亲家庭,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平时妈妈忙。每天就晚上能看到。一天半夜。狐朋狗友找我玩。出门前,妈妈一边看站在门口换鞋的我。一边幽幽地问:“你……可不可以带我一起去?”  ●姥爷去世了。因为妈妈从小不在他身边长大,所以和他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平静处理完后事。晚上回来她栽倒在床上抽泣道:“女儿,你知道么,妈妈
期刊
一位农民大叔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前些时,去北京看病。发现医院对门是某国家机关。忽地想起来,一位高中同学现任这个机关的领导,就想去见见老同学,可是,40多年没见过面。他还记得我吗?再说。咱一介农民。人家堂堂国家领导人,安保森严。允许见我吗?但转而一想。平生头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最后一次,这次如果不见,也许令生就没机会了。想到这里,他顾不得许多,走向门岗,通报了姓名和要见的人。  很巧,老同学在机关,说让
期刊
对于香港来说,自1997年回归祖国以来,每年7月1日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1840年鸦片战争两年后,香港被英国占去,这个脱胎于珠三角的岛屿,从此走上了一条与大陆母体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存在姓“资”与姓“社”的意识形态差异,香港与内地的分道扬镳显得更加坚决和迅速。  此后近三十年时间里,政治铁幕却并未将香港与祖国大陆的脐带完全斩断,除了官方有限度的交往,以偷渡为主的民间形式始终活
期刊
桑达伊·甘地是印度孟买市的一位房产商,他拥有着全市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以及行业内最多的储备土地。不仅如此,他还拥有许多同行业好友。在全球房价普遍居高不下的今天,桑达伊和朋友们的生意都做得如火如荼。  可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赚到的钱越来越多,桑达伊的成功感却越来越淡,不仅如此,他甚至还觉得自己亏欠这个社会太多。因为在孟买,至今还有800多万人居住在贫民窟里,他们不但要忍受恶劣的生活条件,还必须支付不算
期刊
在丹麦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而在中国苏州,也有一个童话般的小女孩儿,但她卖的不是火柴,而是“声音”。这个卖声音的童话般的女孩兒叫韩晓鱼。  2009年,韩晓鱼高中毕业后,在淘宝网开了一家网店,由于一时疏忽,被供货商骗去3000元钱。韩晓鱼心里很郁闷,便和哥哥嫂子出门旅行。在峨眉山,童心未泯的韩晓鱼一时觉得好玩,录制了猴子的欢快叫声,并把它设置成手机铃声。韩晓鱼哪里想到,就是她
期刊
那时候她的婚姻已经岌岌可危。他常常数日不归,电话也不打。她觉得他们的生活几乎已经没有交集,这个家完全是自己和女儿的,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离婚协议她在心里酝酿了很久,那天终于在电脑里一字一句敲出来,一边噼里啪啦敲,一边噼里啪啦掉眼泪。一个辛苦经营了快十年的家,要拆掉它,真跟要了自己半条命差不多。可是再继续下去又有何意义。他们之间不知道藏着多少小三小四小五,他防着她,躲着她,恨不得她随时走人。日复一
期刊
南美洲原始森林里有一种鸟,它全身翠绿。并带有一圈圈灰色纹理。就像一层层波浪,因此得名翠波鸟。这种鸟虽然美丽,但它每天忙忙碌碌的一直在筑巢,因而显得无精打彩。  翠波鸟巢穴的唯一特点是巨大,一个个架在树上,场面甚为壮观。但这些巨大的巢穴让人疑惑,它只是一只小鸟,体长不过五六公分,可它们建造的巢穴为什么比自己身体大几倍,有的甚至是十几倍呢?  莱奥托是一位动物爱好者,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制作了一个巨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