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国抽系统在食品抽样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0539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9年底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抽系统”)在各机构正式使用,目前食品安全抽样工作受到各级监管部门的重视,抽检是检测前的一道重要环节,影响后续的检测和政府监管判罚,是行政执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抽取样品的代表性、抽样程序的规范性、抽样方法的科学性都决定着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公正性。本文对运用国抽系统在食品抽样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抽系统;食品安全;抽样环节;建议
  1 食品抽样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1.1 抽检样品缺乏代表性
  影响食品抽样检验结果科学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抽样样品的代表性,一旦出现所抽样品不具代表性的情况,会导致争议性事件的发生,从而推翻整个检验结果。以水产品鱼抽样为例,必须沿鱼肚水平横向切成两半进行检样和备样。如果分量较轻,无法满足抽样量,可以购买2条鱼分别按照上述操作切割,交叉取样,即检样和备样都要确保具有2条鱼的一半样品,而不能直接购买2条鱼进行抽样。避免个体存在的差异性,会造成初检不合格,复检合格的情况发生[1]。发生上述情况有2种可能。①采样员不了解所采集样本的特性,并且不了解采样规范,导致采得的样品不合理且不具有代表性。②由于市场的其他因素导致,市场售卖人员常常没有时间和不愿意配合划分所抽样品,此外采样员不能一味追求采样效率而忽略采样细节[2]。
  1.2 备份样品封存不当
  抽样检验样品分为检验用样品和封样样品。检验完毕后,不合格的样品会由监管部门进行核查处置,在处置过程中往往会有厂家或销售方对结果提出异议并要求理化指标进行复检。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过检样与备样一同封样、未封样、封样数量与抽样单填写不一致、封样防拆封措施不到位、封样样品破损等情况。因此在抽样过程中应该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封样,并且做好防拆封措施,妥善装箱运输保存。避免复检机构不接受复检,无法给企业信服的理由,对检验结果产生争议以及对抽样检验机构的名誉造成影响[3]。
  1.3 采样过程证据采集不充分
  机构的抽样检验工作主要分为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餐饮环节。其中餐饮环节的不合格率最高,主要不合格项目集中在微生物检验。虽然微生物检验不合格不得复检,但企业具有提供异议的权利。企业可以对抽样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提出異议,一旦机构出现抽样不规范,无法提供有效的抽样证明,将会直接影响监管部门的后续处罚,因此对于采样过程中证据的采集与保留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也是日后工作中需要加强的环节。
  1.4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保存问题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要按照样品的保存要求进行保存。抽样结束后的送检时间及温度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样品保存不当会影响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 抽样工作问题的改进措施
  2.1 提高抽样人员业务水平,落实责任制度
  定期组织抽样人员进行相关的技能学习。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不能放松的工作,随着行业与政策的发展,抽样工作的规范性在不断提升,各单位抽样管理人员应组织抽样人员进行学习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所抽样品具有代表性,严格按照抽样计划执行。在抽检过程中样品信息输入国抽系统时,需看清样品细类,防止用错号。对采样员进行差错率和及时性考核,工作表现较突出且准确率高的员工可进行奖励,以此提高采样员工作的积极性。
  2.2 做好封样工作,规范封样
  封样是抽样结束后的重要环节,所抽样品在封条上必须填写与抽样单一致的样品对应号码,需要双方签字并盖章。检样、备样均须封样,胶带缠好,防止封条遇水等情况影响保存。所有封条贴好后的样品需要企业相关负责人与抽样人员现场拍照后上传国抽系统。
  2.3 采样过程中证据的收集
  2.3.1 样品的抽取
  在抽样过程中仍会出现不符合抽样程序的情况,如采样人员为节省时间使陪同人员自备样品,现场不陪同拍照取证,生产环节出现缺少现场取样照片的情况;封样时抽样人员的不在场使抽样过程记录缺乏完整性[4]。所以抽取样品的整个过程以照片或录像的形式记录,以上操作都是对规范抽样过程中有效证据的收集证明,此外,对需冷链运输保存的样品,尤其是需要无菌采样的现制饮料、色拉等样品,采样过程中更要保留有效且直接的证据(录像、拍照),便于监管部门对不合格的抽样进行监管处置。
  2.3.2 抽样文书的填写规范
  样品抽取结束后,抽样人员登录国抽系统用平板填写抽样单,进行五联打印。生产、流通环节所抽的预包装产品信息是根据相关产品包装上的标示进行录入;散装产品是由受检单位提供,如农产品的供应商凭证、畜禽肉的检验检疫证、所抽样品售价、销售额等。此外,运用国抽系统录信息时,产品的名称、被抽检方营业执照、许可证号等信息不可录错,散装产品需要与受检单位强调或注明的重要相关信息,可在抽样单的备注中添加。抽样单上的信息经双方确认后签字盖章,若抽样单中有划改处,需要当事人再次签字盖章确认。平板需及时同步修改信息,防止提交错误信息。将企业所提供的材料(如进货单、供应商执照、检疫证等)进行拍照取证,2名抽样人员相互核对信息,及时发现疏漏。抽样单填写结束后,抽样人员宣读告知书背面的抽样须知,收件单位负责人配合并进行拍照上传。
  2.4 规范样品的运输工作
  2.4.1 加强对样品的包装保护,并做好相关记录
  对于易碎样品和易破样品需采取保护措施,例如鸡蛋采样可使用蛋托存放,玻璃包装的酒类产品可多缠几圈胶带、轻拿轻放。样品贮存应满足样品特有的条件,并做好相应记录。冷藏贮存指温度在0~4 ℃条件下用冰箱或低温冷库等贮存食品(如冷加工糕点、生鲜水果、现制饮料);冷冻贮存指温度在(-18±1)℃条件下用冷冻冰柜或低温冷库等贮存食品(如速冻面米制品、调理肉制品等)。常温贮存主要适用于流通环节抽取的预包装常温不易变质样品,根据不同的产品保存要求进行合理保存。一般可根据预包装食品中标注的储存条件确定[5]。
  2.4.2 定期清洁采样箱和检测采样设备
  采样箱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尤其是在农产品采样时,由于水产、蔬菜等散装样品的特殊性,若采样结束后不及时清洁和消毒,易形成交叉污染,影响次日的使用。无论是农产品还是预包装产品的采样,采样员在每天采样结束后及时清洁采样箱,采盒饭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铁夹子、勺子需及时归还,并清洗、灭菌。
  采样设备常用的是盒饭的热链保温箱、无菌采样工具等。采样员在第2天抽样前应及时检查设备及采样工具的申领。平板、打印机和摄像头等需要提前充电,防止使用过程中电量不足而影响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抽系统的实施,规范合理的抽样对各检验机构和相关采样人员是个全新的考验,且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采样员需掌握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检验机构是人们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出具公证、权威的检验结果的第三方机构。作为采样人员,须在抽样过程中积极取证,规范抽样行为和重视抽样过程,避免在抽样过程中出现问题,保证产品质量监督的最终结果,减少受检单位对抽样过程提出异议,影响监管判罚。本文对食品抽样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可供各检验机构进行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创辉.食品抽样工作的风险与防控措施[J].现代食品,2018(11):63-65.
  [2]吴遥,李越凡.试论食品抽样工作的风险与防控[J].现代食品,2018(4):11-14.
  [3]黄晶,蔡德玲,陆江成,等.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中国食品,2021(9):132-133.
  [4]王海璐,熊薇,李兆阶.食品抽样工作现存问题及解决建议[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7):6178-6181.
  [5]李梦川,黄雪影.浅析食品检验机构样品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现代食品,2017(24):13-1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在标准方法《蔬菜中灭蝇胺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1725—2009)的基础上,省掉净化步骤,通过提取与浓缩,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的灭蝇胺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简化后的前处理方法测定7种不同种类的样品,在0.01~1.00 mg/L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78%~107%,标准偏差为2.8%~5.5%,其回收率和精密度都能达到分析检测要求。运用该方法对实际
摘 要:建立了使用顶空技术串联气相色谱仪ECD检测器测定三氯蔗糖中1,1,2-三氯乙烷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可准确测定三氯蔗糖中的1,1,2-三氯乙烷,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 67,相对标准偏差(RSD)≤3.78%。回收率在89.4%~107.7%,检出限为0.5 μg/k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结果可靠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以满足三氯蔗糖中1,1,2-三氯乙烷含
摘 要:目的:探究LC-MS/MS法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LC-MS/MS法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快速检测,对比不同甲醇浓度下定量离子峰面积变化情况。结果:定量离子峰面积与浓度变化符合标准工作曲线。结论:利用LC-MS/MS法完成对食品的安全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并且该方法的灵敏度也更高,检测结果不易产生假阳性。  关键词:LC-MS/MS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检测
摘 要:人体在开展社会活动,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时需要食物来供给能量与养分。在当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食品安全問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既能保障人体健康,也能维护整个社会的健康。其中食品检测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食品检测;问题;对策  在社会快速进步与管理系统不断完善
摘 要:建立了气相色谱外标法与内标法检测米糠脂肪烷醇中高级脂肪烷醇的含量,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外标法中,样品经甲苯30 ℃超声提取,采用HP-5色谱柱(30 m×0.320 mm×0.25 μm)分离,用标准曲线测定含量;内标法中,样品经甲苯提取后,加入一定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葵酯作为内标物,用标准曲线内标法测定。结果表明,在0.01~0.20 mg/mL  范围内,两种方法中2种目标化合物都呈
摘 要:PCR作为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技术,已经在环境工程、食品工程、医药行业等众多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多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在微生物鉴定环节也已引入PCR检测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等多项标准引用该方法。本文就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引出对各项PCR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列举分析,提出各检测方面的实际用途以及优缺点,以期
摘 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抽样在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整个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基础,抽样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公正性与准确性。本文通过阐述当前做好食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的重要性,分析县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抽样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总结一套食用农产品监测检验抽样方法,旨在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不断提升县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抽样水平。  关键词:食
摘 要:本文阐述了膨化食品中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对膨化食品中防腐劑超标、甜味剂超标、着色剂超标、膨松剂超标、重金属超标、酸价、过氧化值超标以及微生物超标现象进行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膨化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膨化食品;质量;食品安全  膨化食品以谷物、薯类、豆类或蔬菜为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食品添加剂或其他辅料,采用焙烤、油炸、微波或挤压等膨化工艺而加工制成的食品。膨化食
摘 要:食品生产许可证档案信息化是积极支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效率。完善监管体系,实现行业自律以及政府监管,通过社会参与以及消费者监管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全面推进食品监管现代化。本文重点对推进食品生产许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进行研究。  关键词:食品生产许可;档案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