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断块地区地震资料目标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来源 :油气地球物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r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块内某凹陷断裂系统十分复杂,构造破碎,圈闭面积小,火成岩发育广泛,地震资料以低信噪比为主,目的层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本文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目标性处理,在充分发挥各项处理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实用的地震资料目标处理技术流程。实践证明,高分辨率拉冬变换能够有效衰减多次波,串联反褶积可用于深层高频能量补偿,各向异性叠前偏移技术能够精细刻画地下构造断裂特征,有效提高识别小断块的能力。该区复杂资料的目标处理成果有效地提高了地震剖面的质量,使弱反射目的层及小断块的成像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其他文献
通过野外调查、实地踏勘,对四川犍为县的桫椤资源地理分布、数量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对策与措施。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犍为县桫椤资源提供依据。
采用有机溶剂与蒸馏水混合浸提杉木枯枝落叶分解12个月后化感物质,应用杉木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生物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杉木枯枝落叶及腐殖土中的化感物质对杉木种
对胜利济阳探区前期去噪工作和三维地震资料的品质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介绍了本区存在的15种主要干扰波特征,按其形成机理将它们分为3大类:①与地震传播机理有关的干扰波;②与采集
枯草芽孢杆菌C-36纤维素酶经硫酸铵、Sephadex G-75、Sephadex G-100分离纯化后,得到一个电泳纯的葡聚糖内切酶。SDS—PAGE结果表明,该酶分子量约为35kD。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
对47份来自四川的小豆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形态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和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四川小豆地方品种的生长习性以直立型为主;②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株高、主茎分枝数、单
鸡西盆地南部是一个多期叠合和多期改造的中生代断陷盆地,也是大庆探区的外围含油盆地之一,其构造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勘探程度低,近两年的勘探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立足于构
采用RAPD分析,从80个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的6个引物,对大五星、龙泉1号、川农1号等8个枇杷品种(系)进行了扩增,共扩增出54条带,26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例占48.15%。利用筛选的6个
铁锅与铁铲摩擦的秘密一百多年前,德国在染料的制造上不及英国。为此,化学家利比希决定去英国进行考察。在英国一家生产普鲁士蓝的工厂里,一口巨大的铁锅架在火上,里边的原料
以产纤维素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C-36为研究对象,从碳源、氮源、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温度等方面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该菌产酶的最适碳源为2%的CMC-Na,最适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