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破碎带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等级评价研究

来源 :公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ony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准确评价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等级,以降低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涌水事故的风险,依托海南五指山隧道进行风险等级评价研究.通过文献调研确定断层破碎带隧道突涌水灾害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采用AHP_熵权法得到指标权重,进而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灾害发生概率等级.调研归纳给出隧道最大集中涌水量与灾害后果等级的对应关系,最终根据灾害发生概率等级和灾害后果等级确定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等级.将建立的风险等级评价方法应用于五指山隧道,评价结果与隧道实际突涌水情况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及可行性,为断层破碎带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定量评价提供了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目前针对路堑受风雪流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深度≤10m的路堑.而在一些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由于自然地形的限制,有些路堑深度达到几十m,且两侧深度不一致.针对这种形式的路堑对风雪流的影响研究很少.以乌尉高速的路堑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 Fluent软件对设计方案中的3类典型路堑在冬季最大瞬时风速条件下进行风吹雪数值模拟.结果 表明,在冬季最大瞬时风速下,雪粒能顺利通过迎风侧深度为10 m、背风侧深度为30 m与迎风侧深度为20 m、背风侧深度为10 m这两种路堑,相比之下后者路面上雪粒的速度更高、
为对比驾驶人在不同公路路侧绿化环境中的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针对普通行道树和树隧道路段,在山区公路进行实车试验,采用Dikablis眼镜式眼动仪和Varioport生理记录仪进行数据采集,以注视时间百分比、平均注视时间、扫视幅度、眨眼率、皮电等指标分析为切入点开展路侧绿化对驾驶入视觉及生理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路侧绿化形态对驾驶人的视觉及生理反应影响显著;树冠投影面大的绿化形态更优.
华电新疆哈密煤电开发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锅炉为了解决受热面壁温偏差大、水冷壁横向裂纹等问题,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开发适应低二次风率的最优二次风喷口改造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其可行性与优势,达到改善炉膛空气动力场、避免煤粉气流贴壁刷墙、改善贴壁区域还原性气氛、控制锅炉NOx排放等目的 .
随着国家对电站锅炉监管要求的提高,目前国内电厂对电站锅炉安全运行要求越来越严,非金属膨胀节作为电站锅炉烟风系统常用附件,近年来因其泄漏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本文针对电站锅炉非金属膨胀节常见问题进行收集归纳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