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滴做起,收获一片蓝天--浅析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来源 :新课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往往受到课时的局限、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较缺乏的英语教学环境,而影响学习英语的效果.学习英语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调动家长在生活中一起参与,为学生构建全面学习英语的大课堂.小学英语课堂应该在活泼、有趣、有效果的基础上展开,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联合针对性护理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间于本院行ERCP术的92例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
放射性脑损伤(RBI)是头颈部及颅内原发和继发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关于RBI的发生机制,目前有血管损伤、炎症免疫反应和脱髓鞘等假说。其中,炎症免疫反应在RBI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MG)是脑内固有的免疫细胞,其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诱导的神经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笔者对近年来MG在RB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笔者报道了1例肋骨血管瘤患者,即从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临床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及预后等方面介绍并分析了该病的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肋骨血管瘤的认识。该病为肋骨的血管瘤病变,其进展相对较缓慢,虽然在影像学上无明显的特异性表现,但并非只能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影像学表现在该病的诊断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病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易与恶性骨肿瘤及骨肿瘤样病变混淆。因该病极易误诊,所以需结合
期刊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其发病率居恶性血液病的第二位,目前在我国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能够在分子水平上提供恶性肿瘤的增殖和代谢情况等信息,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在MM的诊断、分期、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18F-FDG PET/CT显像在MM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产生负性调控信号介导肿瘤免疫逃逸,导致肿瘤免疫耐受,促进其进展。而PD-1/PD-L1免疫治疗可恢复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反应,介导T细胞增殖、活化,杀伤相关肿瘤细胞,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但不同患者对免疫治疗疗效存在差异性,至今仍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鉴别应答者与非应答者。18F-FDG PET/CT能够无创、实时、整体地反映肿瘤
在田径运动跳远的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只注重助跑、踏跳及空中动作和落地技术的教学训练,却忽视了踏跳的准确性.在以往的比赛中,由于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而跳不出好成绩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推进会对中医院护士健康宣教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职的N1层级病房责任护士220名。采用该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20例,剔除不合格问卷199例,其中试验组100例,对照组99例。对照组:责任护士在N3层级护士的指导下按照以往经验及传统模式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临床实践;试验组:护理质量推进会讲解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临床实践。结果两组护
重复肾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疾病,其诊断多依赖于静脉肾盂造影、超声、CT和MRI等常规影像学手段,这些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肾脏核素显像检查便利、重复性好、辐射剂量低且安全可靠,可同时对肾脏形态和功能进行评估,在重复肾畸形的诊断、临床决策的制定、疗效评估和预后分析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现今,SPECT/CT已迅速普及,肾脏核素显像可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优势互补,成为重复肾畸形诊断和治疗评价的重要
核与辐射事故发生时,快速评估人体吸收的辐射剂量对于伤员的分类和救治极为重要。为制定有效的辐射损伤救治方案和研发抗辐射新药,辐射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的浓厚兴趣。通过辐射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评估辐射吸收剂量或抗辐射药物的有效性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围绕近年来用于评估辐射吸收剂量和抗辐射药物有效性的生物标志物展开综述。
笔者报道了1例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经索拉非尼治疗致亚急性肝衰竭的病例,并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处置与转归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该病的特点。笔者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RAIR-DTC以及索拉非尼治疗晚期甲状腺癌的疗效和相关不良反应的认识,旨在提示临床医师在遇到相似病例时,不仅要关注索拉非尼的疗效,也要提高对应用靶向药物治疗RAIR-DTC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