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8o8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行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实验组则在术前给予等量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退热更快、最高体温更低、术后感染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效果显著,但一定要重视抗生素的选择、应用时机和使用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预防感染的效果,降低耐药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母乳喂养、母体康复及新生儿健康。
  【关键词】 围手术期;妇产科;抗生素;预防用药
  因生理构造原因,大量真菌以及细菌存在于宫颈和阴道内,因而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有较大的感染概率。妇科临床通常以抗生素来控制感染,然而抗生素无法在最短时间内达到足够血药浓度,对于术后感染往往缺乏有效的预防,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1]。基于此,本文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2.4±4.9)岁;其中剖宫产术26例,子宫切除术10例,宫外孕输卵管切除术24例。本组入选者均无恶性肿瘤。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1.5g头孢呋辛钠经静脉注射,每天2次;实验组则在术前30min给予等量头孢呋辛钠经静脉滴注,手术完成后6h重复给药。本次研究中,给药剂量以及给药频率均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参考,若患者术后未出现局部感染或者发热症状,且血常规复查结果处于正常水平,则可考虑以口服取代静脉给药。
  1.3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最高体温以及术后感染情况。其中术后感染标准如下:①剖宫产患者若伴有恶露异味则可考虑为感染;②切口有体液渗出、伴有红肿热痛则可纳入局部切口感染;③伴有尿痛、尿频以及尿急则可判定为泌尿系统感染;④乳房红肿且伴有热痛感则判定为乳腺感染。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和最高体温对比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和最高体温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对比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 论
  目前,随着人们对抗生素滥用危害认识程度的加深,加上卫生部门的严格监管,临床医生对于抗生素合理应用越来越重视。无菌手术一般不允许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但产科手术属于带菌手术,女性宫颈以及阴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主要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两种,此外还包括一部分病毒以及真菌等,是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事件中不容忽视的高危因素。患者机体一旦处于应激状态(如创伤或手术损伤等),其防御机制会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进而威胁到体内微环境,病菌由此极易侵入,最终导致术后感染[2-3],所以在围手术期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预防性给予抗生素能够使患者体内药物抑菌浓度在发生感染前达到一个满意的数值,同时还可覆盖术后感染危险期,因而对于术后感染率有显著的控制效果[4~5]。以剖宫产术为例,产妇宫腔以及阴道内滋生很多微生物,而手术过程中产妇又会因手术切口大量失血,进而导致免疫力大幅减弱,术后感染率随之升高,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显得尤为必要[6-7]。
  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退热更快、最高体温更低、术后感染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围手术期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感染率。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效果显著,应用抗生素预防手术感染已成为妇产科医师的常规手段,但一定要重视抗生素的选择、应用时机和使用方法[8],以此来有效提高预防感染的效果,降低耐药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母乳喂养、母体康复及新生儿健康。
  参考文献
  [1] 梁旭东,张静,王建六,等.康妇炎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4):274-277.
  [2] 刘海燕,王慧丽,陈莹,等.围生期孕产妇抗生素的使用调查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106-107.
  [3]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妇产科抗生素使用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3):230-233.
  [4] 张海敏,张海琴,赵正杭,等.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抗生素应用时机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76-78.
  [5] 聂娜,陈霞.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23):3346-3347.
  [6] 江莉,郑九生,张红玲,等.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学,2008,9(3):57-59.
  [7] 胡士新.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5):356.
  [8] 张蔚.妇产科手术围手术期生殖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6):33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头孢克洛片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冶疗急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克洛片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片,10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具有可比性。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头孢
【摘 要】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研究组给予静脉滴注0.2g的盐酸左氧氟沙星;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0.4g的氧氟沙星,两组均每天2次,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
【摘 要】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4月治疗的56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非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表现为胃溃疡(GU)12例,占21.4%;胃溃疡伴糜烂36例,占64.3%;十二指肠溃疡(DU)6例,占10.0%。对照组表现为胃溃疡(GU)31例,占55.4
[目的]了解平潭县碘缺乏病情况,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方法]1995、1997、1999、2001、2003和2006年用PPS法抽查我县8~10岁学生,查甲状腺肿大(甲肿)、尿碘中位数、合格碘盐食用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肺心病患者,比较采用常规方法以及常规方法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肺心病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LDC-C、TC相比差异均明显(P0.05),可分析研究。78例患者被随机划分为甲组38例,乙组40例,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分组。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
【摘 要】 目的:分析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个体针对性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个体针
【摘 要】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方法、声像图特征,以期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病例35例,其中产前超声诊断为胎盘早剥者32例,术后检查胎盘后有无血块压迹。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5%(32/35),诊断错误3例(漏诊2倒,误诊1例)。将胎盘早剥的声像图分析归纳为4个类型:混合型14例(40%);团块型13例(37%);边缘型3例(8.5%);积液型2例(
【摘 要】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诊断小肠脂肪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小肠脂肪瘤患者64排CT表现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判断64排螺旋CT在小肠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9例小肠脂肪瘤患者,经手术探查后共切除23个肿瘤,5例发生于十二指肠;7例位于空肠(其中1例多发,术中发现3个病灶),回肠6例(其中1例多发,为2个病灶),1例于十二指肠降段及回肠近端(均发现脂肪瘤1个,
【摘 要】 目的:分析甲状腺包块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包块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手术组(50例)和非手术组(2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非手术组(53.85%),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非手术组患者,服用复方卢戈碘溶液,每天3次,每次10滴;口服心得安,每天
【摘 要】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微淋巴管密度(MLD)水平、微血管密度(MVD)与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组织标本90例、直肠息肉标本30例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6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不同组织的VEGF-D、MLD、MVD水平进行测定,并对其与直肠癌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息肉和正常组织相比,直肠癌VE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