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酶协同超声提取黄精多糖及其降血脂活性研究

来源 :中国食品添加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复合酶辅助超声提取黄精多糖,以黄精多糖得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考察料液比、复合酶添加量、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带来的影响,探索黄精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对提取的黄精多糖进行结构鉴定,并利用体内外实验,考察黄精多糖降血脂活性。结果表明,复合酶协同超声法提取黄精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5,复合酶添加量5%,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60℃。在最优条件下,黄精多糖提取率为(14.672±0.032)%。体外试验显示黄精多糖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牛磺胆酸盐的结合率可达到43.8%,1.0 mg/mL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可达29.3%。体内试验显示经高剂量黄精多糖灌胃后高脂模型小鼠血清中TC下降25.5%,TG下降24.3%,LDL-C下降16.5%,HDL-C上升29%。肝脏匀浆中TG浓度下降高达55.8%。说明在一定剂量下,黄精多糖具有较为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其他文献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时,需要巧用生活中的材料,应用先进的数字化设备,与时俱进,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这些正是优化生物教学的重要策略。设备的改变、理念的更替等会使科学探究方法更简单易懂,实验探究过程更开拓创新,实验结果更简洁明了,实验分析更科学缜密。
期刊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血清微小核糖核酸-34a(miR-34a)、miR-126、miR-16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未继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分为非感染组48例,继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分为感染组102例;统计感染组患者病原菌,比较两组及不同病情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miR-34
期刊
大数据是高新技术时代的重要产物,鉴于其核心优势和价值近年来不断凸显,在当代经济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得到广泛、深入、有效地开发和应用,人类也因此全方位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在大数据计算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功能必然会逐步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有效发挥,满足全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极大地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就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期刊
大数据时代对计算机网络及相关信息产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基础的技术机制,也应做好同步更新,起到夯实基础,专项拓展的作用。基于此,以大数据为背景,从农业、教育、安全三个方面,探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具体运用,并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为企业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信息管理提供数据处理技术为目的,提出大数据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中的融合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依据分析结果,设计大数据融合技术架构和大数据数据线逻辑分区,并在大数据融合技术架构内使用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的大数据融合算法实现企业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实验表明:该方法融合多源异构大数据的支持度数值较高,且大数据数据线逻辑分区较为合理。
期刊
本文对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形式进行介绍,然后阐述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策略,包括LRFU调度策略、LIRS调度策略、RDF数据索引与存储策略等,最后结合实际案例,重点研究计算机挖掘与处理技术的应用措施。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分类、传输等方面。力求通过本文研究,使计算机应用技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信息安全高效管理目标。
期刊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数据业务处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承载数据传输及运算的计算机载体进行实时更新,才能与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保持同步。将大数据作为一个突破口,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推动策略进行了探讨。
期刊
<正>大数据时代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必须构建一系列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来适应这些变化;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淘汰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增加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课程;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要有一定的灵活度,即从理论教学转变为实践教学;教学改革需要不断推进,通过大学生科技竞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明确发展方向。
期刊
对2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预适应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分别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心绞痛及心电图变化和术后心绞痛及运动心电图。结果显示:预适应组术中心绞痛积分和ST段抬高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心绞痛及ST段抬高出现时间均显著迟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预适应组心绞痛及运动心电图阳性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缺血预适应不但
期刊
针对学生的品德、能力和表现等,教师需要设计科学、公正的评价指标,建立量化的评价体系。通过激励机制和共同目标的设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建立班级文化和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本文通过对多种评价方法和班级管理实践的探索,为班级学生共同体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