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走向文化的澄思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tri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语境下,文学的知识分析日益取代着诗意的整体理解,本文力图将文学还原,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仅从文学作为精神存在的视阈来透视文学的本体构成,也就是通过文学回归文化的策略来重新阐释文学的意义,这种经过再阐释的文学由于濡染了文化的最高属性,便以一种独立的姿态获得了更为本真的生存价值。
  关键词:文学 文化 存在 意向性 美 爱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说:一个智慧的人应该知道什么时候提供见证者的活动。{1}所以提到诗,就会自然地想到文学,而提到文学,我们便总会召集文化到场。因为文学是文化的流出,文化是对文学的拢集,文学以一种未分化的状态被完整地保存在文化当中,所以只有把文学置于文化的背景中思量,才能保持其本来面目,才能彰显出真实的发展历程。因此我们对于文学的思考便始于文化这个上位概念,文化之所以被有意识地提及,乃是因为文化是文学的见证者,它以观瞻的姿态见证了文学的来龙,指向了文学的去脉。
  在西方各民族语文系统中,“文化”一词,拉丁文写作“Cultura”,原形为动词,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多重含义。与拉丁语同属印欧语系的英文、法文,也用“Culture”来表示栽培、种植之意,并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修养。{2}所以广义的文化着眼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它是从人之为人的意义上来立论的。同时文化语境在持续不断地形成着,但人是作为一个与此在相关的历史存在而展开其实际的生活,所以对于一个人短暂的一生来说,文化似乎是先验存在着的,在这个稳定的结构中,它始终以“他者”的身份显现自身。因此我们情愿赋予文化以更高的精神追求:它是上帝赋予人类的不可转让不可移易的精神位格,目的是要使人生长在一个其上主要有“在”的状况中,它向内诉诸心灵,不断促人高贵,并开启了无穷无尽地向“在”看齐的意向。其结果就是要通过爱的方式使人突破其本质的生物学限制而达于存在的本然。
  这种结果的实现依靠的是“化”,而“化”的工具是“文”。语言是精神存在的焦点,近代西方哲学史的中心问题是语言,所以文学作为语言艺术首先意味着一种文化天命的担当。在文学所带来的愉悦与亢奋、恐惧与颤栗当中首先应该关注的应该是永恒,是人的普遍价值。它一方面通过具有永恒传递意义的书写肯定“大写的人”精神源流的承续发展。另一方面,它又通过肯定差异确认“小写的人”的不同的体验与成长经历,从而确认人在最广泛意义上存在的孤独性及在存在意义上的唯一性。
  文学的实现途径问题:归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道:“呼声从远方来,到远方去。良知的呼声为想要回家者所闻见。”{3}现代语境下的文学需要回到孕育文学的子宫——文化里去重新接受文化的洗涤和净化。文学的回家意味着回到文学自身,回到人性本源之处,像婴儿迎接母亲的怀抱一样用自己全部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气质去迎逆、揣度文学。而文学家就是这样一群被迫舍弃与本源的临近而离开家乡的人,他们是精神故土的流浪者而渴望归根返本,因此文学的还乡即是要回到快乐之源。所以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4}。
  文学是对人的激情与感觉的回归,所以文学所要实现的“文学的人”禀有一种独立自由、非凡高贵的个人气质。但是我们会看到一个悖论的事实,那就是文学所要实现的“文学中人”是一群无能应付生活的人,生活中的他们四处碰壁,他们在世的悲剧人格再次证明他们是孤独的,是一群在人类荒野中踽踽独行之人。然而孱弱的精神和强大的创作冲动构成人和上帝对话的两个基本要素,人在创作实现过程中成为神圣化所发生的场所,因此聆听他们的声音,就会让我们肃然起敬。
  文学的现代价值:在尼采宣布上帝退隐之后,文学的担当首先就表现在对人的本真价值和意义的追索和回忆上,对于现代工具理性的批判,对于金钱思维的拒斥和反拨,对于赤裸裸的交换关系的鄙薄与纠偏。文学为人类提供了共同的精神家园,它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失却乐园后的救赎和复归,它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诗意地栖居”在世的重任。回到文学的襁褓当中便意味着要用文学的态度去生活,艺术地安居于文学构筑的天堂当中,去诗意地面对这个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生命世界,用眼泪和同情去关心和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平凡的人,以一种正义的担当,坦荡的生活,从而勇敢地担当起人类的负累。
  综上,诗意地栖居就是要从诗意的言说中获得栖居的本性,它以一种趋向精神本源的自由思考来追索ens a se(自在的存在){5},从而以文学生存的方式来理解人的生命意义,然后再按照这种意义的理解来本然地安排和筑居人之为人的生活。因此诗意地栖居便成为文化视阈下一种本己的生命诉求。
  下面我们将系统地谈论文学的基本构成:
  1.文学内在的心理呈现结构:超越性
  我们不妨先给文学下个定义:文学是“文学”的本己敞开。这个定义是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对文学本性的直观表述,是文学研究的先验之物,是分析程序可能运用之前显示出的纯粹事实。它启示文学研究首先应以综合的而不是以分析的角度来考察。这个定义中包含了文学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文学”是文学,这是本体论的说明;“本己敞开”是方法论,“本”即是本源,我们认为文学是文学的本体,它既不能靠理论推论先验地证明,也不能由事实推断经验地证明,文学存在只能由文学本源性地流出。文学作为一种奉献、一种给出自行交还自身,它不能被人为地割裂开来,从而恢复和保持了文学本真的混沌状态。“己”是指文学自身的本质特征,这需要从文学的存在(being)与文学的存在者(beings)的讨论中获得求证。文学的存在(being)大致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文学性,同时又高于文学性,它是文学的最高存在和本质存在;文学的存在者(beings)则相当于每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创作者、文学现象等。因此在文学的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留有了感受的缝隙,在这个缝隙中,我们每一个语言工作者都缠绕在诗意的思考与理解当中,所以对于文学的理解只能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在努力理解文学性的状况下才能真正实现。然而,对于存在者(beings)的研究是目前学界正在进行的工作,而对存在(being)的研究却被再次遮蔽,所以我们文学研究的深度一度被消解,学术研究成为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而只有当文学被赋予了宇宙生命的息息律动,文学才真正站立于高山之巅,才具有了俯视一切的力量,才具有了神圣的不可逾越的光辉。所以文学所要实现的人的自由和价值只能从文学存在的深处去探寻。   下面我们还要做一下文学与科学的区分,以便更好地厘清文学的本质。科学是研究存在者(beings)的,而文学更多的是对存在本然秩序的呈现,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对于人类生存的整体思考,所以文学带来的首先是向上的信仰,是把文学作为心中的上帝供奉,才会有灵的凭附。所以文学与科学相关联,但文学并不受制于科学,文学身上具有科学难以比拟的高贵气质,它思考的是人,是自由,是苦难的拯救,是精神的解放,而不仅仅是物。而且人作为整体性的存在,人在实在结构中的在体性位置都决定了文学的目标不是可度量的实在,对于文学研究的方法不能从科学中推导出来,所以科学的文学是荒唐的。但是,忽视科学的存在也是不负责任的,文学中有科学,而且科学是文学基本的生存条件,只是科学更多的注重文学的物性要素——语言。由此我们尊重韦伯的科学“价值中立”的判断,而情愿赋予诗学以更高的价值判断和意义诉求。
  需要指出的是,文学存在的整体性是必然的。因为语言的本性是艺术,是诗,所以语言存在的整体性是由情感存在的整体性来决定的。而且我们凭直观所意识到的文学存在的整体感,是一种远为宽广的感觉浓缩了的痕迹,这种感觉拥抱着整个宇宙并表现出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与存在的相通就是要与世界结为一体:爱。因此存在本身包含着爱的内容。这样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解释,意境论无限的阐释循环也得到文学存在上的根据。
  2.作家直接的情感追求:意向性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艺术它不可重复,无法验证。在文学创作中,有具体的因果联系,有人的生命意志和情绪感受,所以文学创作过程并非神秘而不可言说。作家总是在一定意向的支配下进行创作的,“人的本性和倾向”成了作者当下创作经验中最核心的部分,“世界本然的秩序和变化”则成为创作经验的根本依据。{6}而且创作过程意向性的表现除了直接的情感表达外,还表现为深隐的情绪倾向,即一种内在的创作冲动,而且这种冲动是以一种飞翔的姿态来出现的。如历史上典型的一个事例:贾岛在《题李凝幽居》诗中“僧敲月下门”一句,作者始终萦绕在对意境造型的直寻上。这样一种简单的情感构成了当时创作的主导动机,而对于文学存在的把握几乎成为一种背景似的东西而被高悬起来,它只是用来固着我们的注意,正如特里林所说:“诗人是醒着做梦。他并没有被自己的梦所左右,相反他控制着自己的梦”{7}。
  作家深隐的情感积累:无意向性。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指出:语言的某些方面是从感觉与模仿表现的冲动中发展而来的,这种冲动对于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它不是反映的,而是无意识无意志的。{8}在文学创作中,意向性往往成为一种显性的情意状态,而无意向性则似乎扮演着更为直观的原动力的角色。它表现为有时最能激发我们的东西往往是某种未知的创作冲动,是一种我们尚未体验的美的东西,它以“无”的形式引导作家走向对当下生命状态的“向”—— 一种情绪发生状态下的“面向”。
  综上,在作家的创作中出现了意向性与无意向性的交织,这仿佛是一对矛盾的不可通约的组合,而恰恰是这种对立的统一加大了创作的张力,使作家始终在一种惟恍惟惚的缠绕状态下实现对于生命的顿悟,从而实现了对于文学存在的物化——语言的完成态。有些学者认为文学的美来自分享了结果——真理本身,其实当心灵带着一种情感追求任何目的时,那种情感并不是由目的本身所催发,而只是由追求目的的那种活动和追求而发生,只是感情的自然发生过程使我们对目的本身发生了关切,而对引起创作愉悦的复杂创作活动过程熟视无睹。而意向性与无意向性的反复交替的梦境组合便成为复杂心路历程的一个典型的表现。
  3.文学文本的终极追求:美
  文学文本是一种隐喻和象征,是文学的中心,是文学存在者主要的安居之所。具体到文学文本来说,当语言从心灵上飞升起来,语言成为心灵之花,成为灵魂生长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命的增殖,而文本的美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根基,艺术文本成了快乐之源,失去了文本的美,就失去了根,就会使文学陷入存在的无根状态。柏拉图《斐德若篇》也表现了对尽善尽美的狂热追求……神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身披绚丽的云彩来到人间。
  但是文本之美又非通常意义上对愉悦的理解。创作出真善美的带有正价值的人物形象固然是一种美,但是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充斥着大量的“丑”。真与假、美与丑、德与恶、高贵或卑鄙、可欲或可恨等一系列特殊的情绪感受皆交织于同一个文本中,这些丑的描写非但没有破坏文本的美,反而成为文本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巴黎圣母院》中的精彩的人物描写:吉普赛姑娘埃斯美娜尔达是外美和内美的美的化身,敲钟人加西莫多外丑内美,卫队长法比外美内丑,主教克罗德外善内恶……{9}
  其实作为存在者,每一种意义都与其对立的意义相关联,只有通过正反两方面意义的共同使用,现实事物才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精神的综合,语言的统一,十分相似于宇宙万物的和谐,{10}而这种和谐是一种对立的和谐,于是在美的运用中我们发现了存在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我们先前对美的所有成见作一番重新的审视,或许美仅仅意味着一种内在的和谐。而且这种美丑相间的和谐面向着艺术的真实、自然的真实、存在的真实。“唯有出自人类自然本性的原始结构和形态的情感,能够赋予最没有意义的对象以价值……凡与自然倾向相符合的东西都给人以一种明显的快乐。”{11}这句话才道出了美的真谛。
  4.文学接受者的摇篮:爱
  好奇心或对真理的爱是我们一切探究的最初根源。{12}文学是爱的产物,所有的文学都是从爱中开始,在爱中完成。文学接受者只有伴随爱和拥抱,去耐心倾听我们的文学,并以全部的同情和怜悯倾注于文学文本时,文学才会反过来成为心灵的献祭。因此真正的文学阅读是富足的,它充满了一种近乎贵族的高贵气质,当然这里的贵族绝非通常社会学意义上的阶级划分,而更多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隐喻—— 一种精神的高贵气质或气象。布莱克以其诗性的神秘主义同样直觉到了这一点:   充实即是美……
  水池满盈
  泉水涌溢。
  人的情感存在于各种偏向感觉行为中,最终表现为爱和恨之中。爱给人以欣悦的感觉,而恨则给人以痛苦的感觉。正如休谟所看到的那样,我们的爱和恨永远指向我们以外的某一个有情的存在者,但是爱和恨同样都是文本阅读的动力。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对阿Q的刻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一系列劣根性的行为让读者生恶。但读者依旧喜欢读他,就是因为这种恨中其实包含着爱的秩序——恨总表现出对爱的分离而作出的心灵的反抗。所以这种恨是一种拯救的爱,它带来的是文本更为神圣的精神价值。
  对舍勒而言,只有爱才是所有在世存在以及与死亡关联基础:“受苦和死亡皆……在爱之中有其共同的根源。没有爱它们将不存在。”{13}所以文本的价值理解意味着偏向一种价值,或者把一种价值置于另一种价值之后,但爱本身正是这种价值理解行为的基础。{14}因此爱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喜欢只是一种肤浅的爱,而文学的爱却来自人的喜怒哀乐,来自人的悲欢情愁。正如弗洛伊德所看到的那样:爱欲本质上是一种渴望与外部对象视为一体的欲望。他从写作《超越快乐原则》的时候起,就把爱欲的目标定义为寻求统一和结合。{15}所以爱来自一种深沉的愉悦,是有深度地体悟了人的一切情感之后的畅达,爱在文学中只能意味着一种深度,一种有刻度的理解和喜欢。读者的心灵也同时成为照亮世界的窗口。因此文学文本是人的心灵开出的花朵,在文学的殿堂中,人面对天空之花绽放。
  {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3页。
  {2}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3}{4}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郜元宝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第87页。
  {5}{13}{14} 弗林斯:《舍勒思想评述》,王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第14页,第46页。
  {6}{11}{12} 罗中枢:《人性的探究——休谟哲学述评》,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4页。
  {7}{15} 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冯川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5页,第46页。
  {8}{10} 刘大基:《人类文化及生命形式——恩·卡西勒、苏珊·朗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9页,第102页。
  {9}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作 者:陈德福,日照市新营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西比较诗学与美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文艺作品中的民俗呈现,赋予作品新的审美形态与解读视角。本文拟以叶广芩的《采桑子》为例,从多姿民俗生活相的展现,还原老北京清朝贵胄的民俗生活,以及民俗观念熏染下个体精神气质的养成。以“京戏”这一地方艺术为个案,分析金家人在时代变幻期的真实生存境遇。最后,结合作家的个人经历,探究叶广芩以民俗入文学的创作动因,揭示作者的生命感怀与人文意识。  关键词:文艺民俗学 民俗生活相 民俗力量 民俗入文学
摘 要:《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本文采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方法,对该作品中的主人公凯蒂个人历程的三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恶魔”“天使”及“完美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凯蒂形象的变化,论述她作为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如何一步步摆脱男性主义的桎梏,开始觉醒。  关键词:《面纱》 女性主义 恶魔 天使 完美女性  W.S.毛姆(1874—1965)是一位雅俗共赏的英国作家。从1897年发表
乡友宁志荣先生的《薛传》终于将要出版发行了,这个“怀胎”将近两年的“孩子”我是望眼欲穿地期待着。它不仅是我们家乡里望或者万荣的一件文化雅事,更是山西文坛的一件盛事,因为它是被列入山西作协百位历史文化名人出版工程计划的一件大事。我知道“怀胎”的艰辛和不易。因此她的“出生”就赋予了更加特殊的意义。  作者用串珍珠以成珠宝项链的手法,以薛各个时期的诗词、楹联以及理学思想为珠,手持金丝,辛勤撺掇,完整地记
摘 要:心理语境作为语言学和心理学的交叉概念,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方向,对言语交际也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试图通过明确语境环境下心理语境的定义和内容,同时运用矛盾修饰法心理语境,对文学作品《围城》的语言进行分析,加深读者对心理语境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心理语境对艺术表现力的推动作用。此外,本文透过对《围城》心理语境营造的探析,建立心理语境与文学的关系,以期为心理语境概念的理解提供新的角度
【热点点击】  100年前,中国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外部,饱受世界列强的欺辱蹂躏;内部,旧民主主义革命迎来的是换汤不换药的社会现实——专制畅行,腐败横生,战乱频仍……中国人民遭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长夜难明赤县天。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五四爱国青年将“德先生”“赛先生”请进中国,当南湖红船上一个个甘愿以身许国的志士将世界上最先进的
半冬眠和深度冬眠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約45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进程中,地球上的气候经历着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通常都在百万年以上),气温就会急剧下降,进入一段漫长的极寒时期,科学界称之为冰河期。   第四纪冰河期是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一次冰河期,著名的迪士尼电影《冰河世纪》就是以这个时期为背景的。此后,地球经历了多次小冰期和间冰期。在间冰期内,地球气温暖和舒适,各种动植物繁衍
摘 要:施蛰存的短篇小说《石秀》是对历史经典《水浒传》中石秀人物故事的一次重塑,更侧重对石秀言行进行心理分析。《水浒传》中的石秀侠肝义胆,爱打抱不平,而施蛰存笔下的石秀则是一个用“假道义”掩盖自己畸形心理的变态杀人狂。  关键词:施蛰存 《石秀》 畸形心理 精神分析  《水浒传》中的石秀练就一身好武艺,爱打抱不平,外号“拼命三郎”,在蓟州街头因打抱不平与杨雄结拜为兄弟,施耐庵极力塑造的是一个正派的
摘 要:当社会生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中心”之后,“边地”似乎就是一个与“中心”相对应的地域概念了,就文学创作领域而言,如果仅仅是从字面意思来分析的话,那么,所谓的“边地”书写无非就是一种取材于边远地区的书写,远离生活中心、淡化时代感的书写。然而,“边地书写”的文学作品并非都是一个类型,尤其在主题表达方面更是各不相同。雪漠的小说取材于中国的西部农村,小说所描写、反映的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生活
摘 要:孤独感的表达一直被认为是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中的重要思想主题。本文主要从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探求文中的孤独主题。通过对文中四位女性人物(曹青娥、吴香香、章楚红、庞丽娜)的命运分析,笔者认为就孤独感而言,女性人物承担的精神负累,比男性更多更重;她们对精神知己的探求,也显得更加迫切。  关键词:知己 女性人物 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  《人民文学》在2009年刊载了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
摘 要:《西厢记》是元代戏曲的压卷之作,其开篇的楔子更是王实甫写作功力的集中体现。本文拟从开篇楔子在引出人物、奠定基调和交代地点事由方面的内容结构作用,以及在语言、情节等方面的艺术特色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探究《西厢记》开篇楔子的艺术价值,以为借鉴。  关键词:《西厢记》 王实甫 楔子  王实甫的杂剧剧本《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描写了崔张的爱情故事,对后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