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而无功与事半功倍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zheng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摘油茶籽一般要到霜降前后,如果提前采摘下来的油菜籽,颗粒不饱满不说,籽不是黄的,就是白色的,这样的籽榨不出油,也不能做种子用。
   由于近几年的茶油升值快,农户采摘油茶籽都在霜降节气过后进行,这样的油茶籽出油率很高。
   前年的油茶籽收获后,外地商贩来我们这儿收购,开始每斤1.5元,后来涨到每斤4.5元,农户见收购价很高,直接卖给商贩,不用榨油了。商贩见油茶籽的质量很好,口头承诺:第二年还要来收购。
   去年,农户提前一个多月就上山采摘油茶籽,采摘下来的油茶籽就放在家里,不用去外壳,等商贩上门收购。
   商贩真的很守信用,上门收购没去外壳的茶籽,每斤1.5元,有的壮劳力一天能采摘300多斤,一天能挣4、500元。有的农户收入接近1万元。
   今年,有一位头脑简单的农户过了立秋节气,就上山采摘油茶籽,老年人劝说:“别糟蹋了油茶籽,没有成熟的油茶籽采摘下来,有何用?”
   采摘油茶籽的人反驳道:“你的年龄大了,上不去山了,就要制止他人上山,没安好心,去年采摘的油茶籽,全部卖掉了,有谁留下一粒油茶籽?”
   “我告诉你,你们去年卖掉的油茶籽,有一半是成熟的,余下一半都没法榨油、做种子了,我敢打赌,保证今年商贩不会上门收购的。”
   “你的话不值钱,不如上山采摘一斤油茶籽就是1元5毛钱。”
   如今早过了霜降节气,不见一个商贩上门收购油茶籽,只有当地的油坊只收购纯油茶籽,质量要求是:颗粒饱满,黑籽,每斤1.5元。
   那些在秋分季节采摘的油茶籽,剥壳非常困难,剥出来的籽全是白色的,没人要,油茶籽分文不值,劳而无功,白忙活了。过了寒露节气采摘的油茶籽有一半好去壳,黑籽有一半,这就是事倍功半。有一部分农户坚持等到过了霜降节气去采摘,因为这时采摘的油茶籽,颗粒重,籽纯黑的,只有少数的油茶籽外壳没有裂口,只要将油茶籽拿到太阳底下晒,不用剥,直接去拣外壳,最后去收的全是纯黑籽,这就是事半功倍,
   做人就是要讲道德,如果弄虚作假,坑害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把自己坑害苦了。
其他文献
不管是“眼不见为净”一埋了之,还是用最先进的技术无害化焚烧降解,垃圾总会以某种形式和我们相伴。减少垃圾污染的最好办法,是减少垃圾本身——让垃圾尽可能多地转变成再生资源。而要达到“零废弃”目标,需要资金和技术,更需要创新的思维 。   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开始转变思维:即使是最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要做到“零污染”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一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越来越大的成本,更是任何一个国家、
期刊
一位年轻的上海私企老板,正在憧憬着他的清明之旅。先行至中国的美丽乡村婺源,转而欣赏皖南村落的黑瓦白墙、江城武汉的樱花缤纷,最后回到家乡南京尽孝祭祖。和往年一样,他会租一台吉普,完成这一悠游计划。   因为囊中羞涩的无奈,因为转战各地的漂泊,因为贴近生活的便捷,因为划算的性价比,因为时常更换的新鲜感……他们是中国的“租客”一族。租房、租车、租家具、租电视、租电脑、租相机、租婚纱礼服、租儿童玩具……
期刊
小时候,因为家穷,我直到7岁才进入一年级学习,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问,成绩在班上多次排名倒数第二。   父母最担心我会留级,不止一次说如果我没及格,就和他们一起种田去。我是最怕父母说这句话的,为了长大后能跳出农门,我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这一切只为了一件事,好好读书。在我的努力下,我的成绩慢慢上升,上中学后,我次次都能拿到全校第一名,就在我以为自己的人生道路会一帆风顺地走下去时,灾难发生了
期刊
每个人都会做梦,梦是一种心理生理现象,据统计,大多数人一生要做10万个以上的梦,可人为什么要做梦?这是一个很长时间没弄明白的问题。我们把每个人的希望称之为理想,也有时称之为梦想;理想与梦想是同义词,但梦想带点贬义,是根本实现不了的一种幻想。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很难说什么是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梦是一种奇异的现象,而做梦的经验,也是人所共有的。梦
期刊
可以用两个标准来衡量婚姻的质量,一是它的爱情基础,二是它的稳固程度。这两个因素之间未必有因果关系,所谓“佳偶难久”,热烈的爱情自有其脆弱的方面,而婚姻的稳固往往更多地取决于一些实际因素。两者俱佳,当然是美满姻缘。然而,如果其中之一甚强而另一稍弱,也就算得上是合格的婚姻了。   婚姻的稳固与其说取决于爱情,不如说取决于日常生活小事的和谐。具有艺术气质的人在后一方面往往笨拙得可笑,所以,两个艺术家的
期刊
康奈尔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托马斯·季洛维齐是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曾经做过这样一组实验。   在实验中,季洛维齐教授要求一名学生穿上印有美国著名歌手、创下了“唱片全球狂售7000万张”傲人纪录的巴瑞·曼尼洛头像的T恤,走进几个有差不多10位学生正在做实验的实验室,停留片刻以后就离开了。   接下来,季洛维齐教授让这名穿T恤的学生猜测: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中,有多少
期刊
在电影《不见不散》中,葛优的一句“美国警察可真开枪!”生动地描绘了美国法律赋予警察的极大权力。   在美国,当面对警察执法时,要听从警察的指令,否则很容易被控妨碍执法或是蔑视法律,从而遭受到严重的后果。如有不满或是不服,可以上法庭由法官来裁决。警察指控别人犯罪很容易,但是一般人指控警察犯罪却不那么容易。   早在1982年,哈罗诉菲兹杰拉德案就确定了一个“有限豁免”的原则:只要警察有理由认为他
期刊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记述,他落难时在乡下认识了一个乡下女子范秀美,两个人同居。张爱玲从上海来看他,略知两人的事,胡兰成也不避忌,带着秀美去见张爱玲,三人共话。张爱玲不是世俗女子,明知秀美和自己丈夫情非泛泛,既不妒忌,也不恶言相向,还称赞秀美长得真美,当下就给秀美画像,画得正好时,却忽然停笔。秀美离开后,胡兰成问她为什么忽然停笔,她才说:“我画着画着,只觉她的眉眼神情、她的嘴,愈来愈像你,心里好一
期刊
爱情也许并没有那么真的让我们那么失望,失望的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放弃。   我爱吃黄油,因为这个爱好,被我现在的老公爱上。   记得当时是在北京飞往深圳的早班飞机上,空姐给每个人送一份例行早餐,没有什么好挑拣的,全飞机都一样,有面包有水果有火腿肠当然还有一小块包装精致的新鲜黄油。    我立刻把黄油从餐盘里捡出来,握在手心里,冰冰凉,是我喜欢的感觉,好像刚从冰柜里取出来似的。我想都没有多想,撕开
期刊
西斯廷教堂建成时,米开朗基罗才是一位刚刚崭露头角的雕塑家,并没有在绘画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天赋,也缺乏绘画工作经验。建筑师布拉曼特因为嫉妒米开朗基罗在雕塑方面的才华和成就,为了让米开朗基罗出丑,他极力向教皇推荐,要求让米开朗基罗完成教堂的天顶壁画。教皇尤里乌斯二世是位好大喜功的教皇,没有深入考虑,以自己执著的热情,执意要求米开朗基罗接下这个浩大的工程。米开朗基罗以无奈和悲愤的心情接下了这一工程,在4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