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藏汉双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20208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汉双语教学是以藏语为基础,通过学习汉语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民族交流、繁荣民族文化的双语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双语教学的现状,从语音学习的角度出发,针对藏汉双语在语音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有效的教学技巧;并根据藏族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对汉语言的识别过程,提出了结合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汉语渗透的方法。
  【关键词】藏汉双语;教学;加工;识别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016-1.5
  语言是体现一个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国,语言种类繁多,在少数民族地区,多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要。民族语言代表着民族自身的文化发展,民族语言是发展的基础,是知识的保障,是民族平等的具体表现。然而,由于民族地区学生以本民族语言为母语,对汉语言接触少,语言的差异性造成了各民族之间交流的障碍,开展双语教学是消除交流障碍的有效方法。双语教学是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它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以藏汉双语教学为主,是在藏族聚居地区针对民族学生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以藏语为基础,在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通过汉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繁荣民族多元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藏汉双语教学过程中,以三类教学模式为主进行:一种是以“藏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双语教学模式,也就是说除汉语文课以外,其他课程皆以藏语授课;另一种是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藏语”的双语教学模式,除藏语文课程以外,其他课程皆以汉语授课;第三种教学模式为部分课程以汉语开设,部分课程以藏语开设。据调查显示,藏族小学阶段主要以母语授课为主;初中阶段教学用语趋向多样化,部分地区以藏语授课为主,部分地区以汉语授课为主;到高中阶段时,教学用语基本以汉语教学为主,趋于一致。
  在藏汉双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即使双语教学是以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实施的,但由于诸多因素导致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一,由于藏族传统文化对藏民族个体的身心影响,导致他们对藏汉双语教学的认识不统一。长期居住于城镇的藏族学生和家长认为汉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他们愿意接受汉语言文化。而针对于长期居住于牧区的少数藏族群众而言,他们担心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认为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字,担心汉语发展的趋势会“同化”本民族,而排斥汉语言的学习。其二,教材方面的问题。由于统编教材内容大多脱离藏族学生的实际生活,尤其是针对初次接触汉语的藏族小学生,尚无符合他们生活实际的汉语文教学教材。学前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但是受藏族儿童长期居住环境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藏族儿童未能得到正规的学前教育,致使汉语言知识空白,对后期教育带来诸多不便,如抵触汉语言教学等。其三,由于藏民族的传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以藏语言对汉语进行编码才能得到理解的现象,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意识的将汉语文字通过藏语读出,原因是他们对本民族语言的认同,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更有效的理解、记忆和掌握。
  目前就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来看,缺乏从学生认知角度进行有效的教学,为了向双语教学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从藏、汉语的语音加工和汉字的识别过程进行探讨,从而有效渗透汉语教学的力度。
  二、藏汉双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掌握双语教学中语音的正确发音
  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区别两种语言的媒介,所以,语音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发音是掌握听说读写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前提。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在“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触汉语的语音,而藏族学生在学习了藏语言的基础上,接受另一种语言教学,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发音,以此作为汉语言学习的基础,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藏族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本民族语言语音的基础上学习汉语言,不免会受到藏语的影响,所以,在汉语言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对藏、汉语的发音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汉语言的发音进行学习。
  汉语和藏语是属于同一个语系——汉藏语系,所以语言类型上尤其是语音体系中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如语音的音节结构形式比较简单;音节大都为元音、辅音构成,每个音节几乎都有声调,元音较多,音节读出来清晰、响亮。藏语是一种拼音文字,属辅音文字型,分辅音字母、元音符号和标点符号三个部分,其中有三十个辅音字母、四个元音符号以及五个反写字母。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是一种不够清晰、响亮的音素。汉语中有22个辅音,其中舌根鼻音只能出现在音节末尾,不能充当声母,其他21个辅音都能充当声母,再加上零声母,共22个声母。不难看出,除了汉语和藏语同属一个语系外,藏语中还有许多音位是汉语中没有的,汉语的声母系统比藏语的声母系统简单。
  元音是组成音节的必要成分。在藏汉语中,由于辅音与元音的组合方式不同,韵母差异较大,其中藏语只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而汉语中包括单韵母、复韵母以及鼻韵母。
  声调是语音最大的一个特征,是指音调的高低升降,在藏汉两种语言中,区分两者的声调,不仅根据音的高低,还要根据音的升降变化。声调的音高呈旋律型,或高或低,或升或降,或平或曲。这两种语言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别,如有几乎相同的高平调、高降调;有明显不同的汉语的高升调与藏语的低升调;在曲折调上,汉语是降升曲折调,藏语是升降曲折调。同时在声调上还存在声音高低的不同,也有长短的不同等等。
  (二)加强双语教学中的语音学习
  根据对藏、汉两种语言的辅音、元音以及声调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在学习第二种语言过程中,语音教学是促进汉语学习的关键,所以,声母与韵母的有效教学直接影响着第二语言的学习。
  对藏、汉两种语言声母的比较发现两者的声母系统差别较大,故藏族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教师应着重矫正学生的唇齿音,藏语中没有唇齿音,如f音,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准确示范,反复练习,才能使学生形成较稳定的音节。   从藏、汉两种语言的韵母系统来看,藏语元音系统较汉语元音系统相对简单,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鼻韵母的学习较困难。汉语中包括15个鼻韵母,包括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韵母的学习。同时要注意舌面单元音和卷舌音的学习,如“儿子”“耳朵”“快板儿”“鸟儿”等。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确定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将学好汉语拼音作为学习汉语的基础,不断进行音节练习,同时掌握语调的变化,学会不同的发音形式,掌握正确运用汉语的技巧。
  (三)强化双语教学中的汉字识别过程
  在藏汉双语教学中发现,汉语教育的基础是汉字识字的教学。汉字从最初的甲骨文到现在的形声字,遵循着形、音、义三者的关联而形成文字系统。藏族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必须掌握汉字的特点,以此作为识别的基础。汉字中形声字最多,其特点为,形旁标义,声旁标音等,汉语教师在给学生教识生字时,还应根据汉字的表意特征,形象生动地解析汉字的偏旁部首,并注意与汉字的意义相联系,使学生在想象和娱乐中掌握汉字。如“看”这个眼睛动作可以用不同的字来说明,常见的有“瞪、盯、视、观、瞄”等等。学习并掌握了汉字的特点,即可对汉字进行识别,如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意识字、字族文识字和字理识字。
  藏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其识别语言的能力不仅受汉字特点的影响,还受学习者自身实际语言状况的影响。在双语教学中,学生学习汉语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语言,藏族学生的生源不同造成不同的语言状况,影响汉语识别的过程。一类是来自纯藏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藏语为主、汉语为辅,导致他们在汉字识别过程中,将汉语对译转换为藏语完成理解过程;另一类学生来自藏族和汉族杂居地区,从小熟练运用汉语和藏语,在汉字识别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进行对译转换,所以,对文字的识别最好,能更好的掌握汉语言文化。
  综上所述,藏汉双语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正确的语音加工,对藏语和汉语进行对比,掌握第二语言的特殊性,形成较为稳定的语言模式。同时,要注重年龄层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也不断提高,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以“藏+汉模式”或“汉+藏模式”进行单一教学,应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受本民族语言的影响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如小学阶段采用母语教学为主,汉语教学为辅,以形成较稳定的母语思维能力;中学阶段,以两种语言模式穿插,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模式;高中阶段以汉语言教学为主,积极运用汉语思维模式,对母语进行适当调整,开阔学生视野,提供广阔的前景和知识储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才能够充分把握汉语渗透的力度,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索南嘉.青海藏汉双语教学调研报告[J].青海民族研究.2004,4(15).
  [2]林秀艳.西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3]李彭曦.多媒体字源识字教学系统在藏汉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王大胄.影响数学藏汉双语教学方式选择的因素浅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5]才仁措.探寻地方特色的藏汉双语教学[J].学周刊.2011(7).
  【作者简介】赵慧莉: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自2012年1月1日,“营改增”率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启动以来,目前已在全国绝大部分行业实施.2016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自5月1日起,“营改
一个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向现代产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和比重标志着这个国家现代化的速度和程度.中国社会通过30年(1 949~19 78)的初步工业化,使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从90%
初中计算机信息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对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初
如果全球继续按照现在的模式发展和排放温室气体,到本世纪末,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将有超过50%的可能,最终导致全球气温比工业革命前上升5℃.
近年来,温州市鹿城区把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支点,切实强化党建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
一、引言rn当前,研究和开发涵盖可持续发展和风险要素的上市公司评级系统,对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有效地引导投资者和理性地发展我国证券市场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只有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讲话时指出,艰巨的使命、繁重的任务,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一定要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每位教师在苦苦探寻的问题;尤其对语文学科而言,如果我们能较好地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那整个语文教学就势必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但对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要真正把语文学好,单靠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的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应该是最灵动的一门学科。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是说教式教学,只会令课堂沉闷枯燥、索然无味,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缺乏思维的训练,丧失创新的意识。新时代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活动成功的根本保证。作为语文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布满生气,最具生命活力的。吕淑湘先生指出:“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