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区更新的制度探索与政策优化

来源 :时代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j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城市建设管理规则的制约使得城市更新项目在实践中常常陷入困境,制度建设由此成为当前中国城市更新变革的关键领域。文章在梳理北京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将北京近期的城市更新制度建设进展总结为以“街道为抓手、街区为单元、责任规划师为纽带、项目为带动”的街区更新体系创建。依托“主体—资金—空间—运营”相互支撑的制度分析框架,文章探讨了北京在减量更新、疏解整治与有机更新等特殊环境下所面临的制度困境,并提出“1+5+N”的街区更新政策体系优化建议。
其他文献
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的割裂是中外城市中一种普遍的现象。由于技术性和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城市设计的美好构想往往无法实现。而余杭区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通过“设计建筑的同时设计城市空间”并借用国企建设单位的强大整合能力,获得了单体与整体的双赢效果,启发了当代中国语境下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高度融合的一种途径。
本质而言,城市是由无数自由个体所汇聚而成的多维组织,也是由无数思考线索所编织而成的复杂系统,它是支撑各类社会活动持续发生的有机整体,兼具稳定的结构与流变的内涵。如果说社会历史或集体生活是一个渐进建构的持续过程,那么作为其环境载体的城市也将处于一种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之中。在这一层面而言,城市更新也即成为一种社会发展之常态,而这也相应地决定了有机城市的更新策略必然是微观、多元、渐进以及永续的。文章从吴良镛先生所提出的有机更新理念出发,针对有机思想、有机城市的概念根源进行回溯;通过围绕埃利尔·沙里宁、克里斯托弗
随着山东电网可再生能源比例不断升高,电力系统面临安全稳定运行压力加大、新能源发电消纳困难、高峰供电不足等问题。储能系统具有高效率、快速充放电、响应时间短等诸多优点,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是提升电网安全运行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优化能源传输的重要方法。结合山东地区电力系统现状和当前储能支持政策,从调频、调峰、跟踪计划出力、减少弃风弃光率等四个方面分析适合储能发展的应用模式,研究探索储能在山东电网发展的适用性、经济性和容量配置建议。
(长江水利委员会 水文局,湖北 武汉 430010)  摘要:  水资源供需矛盾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对的一大难题,而长期降水预测对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起到重要作用。针对长江流域复杂的降水机制,选取冬季海温、北半球500 hPa位势高度和北极海冰3种气候因子,分析其与长江流域主汛期降水相互联系的关键区,在此基础上采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构建降水初步预测模型和预测订正模型,并将二者组合得到优化预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