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1A1基因启动子区突变(-106C>T)对其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in2yh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OL1A1基因启动子区突变(-106C>T)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正常人COL1A1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1024~+36 bp的启动子序列,片段长度为1060 bp.经T/A克隆,连接酶切位点,再连接到PGL3一basic载体,得到野生型的PGL3-COL1A1表达载体.再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把-106位碱基的C突变成T,再连接到PGL3-basic载体,构建突变型的PGL3-COL1AI表达载体.用上述两种表达载体及PGL3一basic分别瞬时转染NIH 3T3细胞.细胞培养48hA,测定各组细胞表达的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以明确COL1A1启动子区-106位碱基C>T突变对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结果 经琼脂糖凝胶及基因测序鉴定,证实载体构建成功.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在转染野生型PGL3一COL1A1表达载体的细胞组,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为3.8665,为阴性对照组(PGL3-basic)的4.8倍;转染突变型PGL3-COL1A1表达载体的细胞组.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为1.3917,为阴性对照组的1.7倍.COL1A1基因动子-106位碱基C>T突变后,其转录活性较野生型降低了64%.结论 COL1A1基因启动子区-106C>T突变可以在转录水平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Rac1基因沉默对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株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Daoy细胞分为2组:Rac1-shRNA组和对照组,Rac1-shRNA组将Rac1-shRNA质粒转染Daoy细胞,对照组则转
目的 评价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治疗老年人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过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治疗的35例(43条患肢)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大隐
将输血医嘱号作为匹配号,贯穿临床用血全程.搭建一个从输血医嘱申请到执行的循环,通过两部门血型重复鉴定、双数据库管理血型档案、条码技术应用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将正确的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的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室功能,心室重构的关系,探讨BNP在急诊PCI治疗AM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
目的 探讨复合姑息手术治疗合并难治性肺动脉发育不良的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临床经验.方法 对自2001年8月至2009年9月我院外科治疗的31例合并难治性肺动脉发
目的 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进行超声造影灌注曲线,f(t)分析,探讨肝硬化背景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使用Sonoliver软件对115例HCC患者的超声造影动态图像
目的 分析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并发症,总结其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8年3月采用C3~7椎弓根螺钉治疗的各类颈椎损伤患者112例(共使用624枚螺钉).创伤患者6
目的观察人肥胖相关全长新基因STEAP4在人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不同时段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STEAP4基因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积聚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人前体脂肪细胞,
目的 比较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P物质(SP)受体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全骨髓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分为诱导成骨组与未诱导组,在传代培养的不同时
1型糖尿病是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机体产生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随疾病进展大量β细胞被破坏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致病.对1型糖尿病的理想冶疗模式是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