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糖基水杨酸:一种可能参与植物诱导型耐热性

来源 :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60423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旨在初步探讨水杨酸的主要结合态--葡糖基水杨酸(salicylic acid 2-O-β-D-glucose,SAG),是否参与了高温诱导的植物耐热性信号传递过程.采用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生物合成抑制剂一多效唑(paclobutrazol,PAC),预处理豌豆(Pisum sativum)叶片,再加以高温诱导,结果发现与未经PAC处理的对照相比,豌豆叶片受高温诱导的耐热性降低.同时,PAC预处理导致高温锻炼过程中SAG信号峰值消失.利用同位素标记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发现,PAC所导致的SAG信号减弱,不仅是由于SA生物合成受到抑制,而且还归因于水杨酸糖苷转移酶(salicylic acid glucosyltransferase,SAGT)蛋白合成和活性降低所引起的自由态SA向SAG转化的减缓.以上结果表明,SAG表现出了与自由态SA相似的信号功能,并参与了高温锻炼诱导植物耐热性的信号传递过程.
其他文献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病原菌侵染对生长初期人参根系分泌物收集物组成的影响,分别从对照及菌核菌、疫霉菌、立枯丝核菌、锈腐菌诱导处理的根系分泌物收集物中检测到27
The stenopodaine genus Oncocephalus Klug, 1850 and two species of this genus, O. Breviscutum Reuter, 1882 and O. Pudicus Hsiao, are recorded from Cambodia for t
目的:构建人源核糖体展示抗体库,筛选制备抗TNF-α的特异性、高亲和力三结构域抗体(VH/K)。方法:应用核糖体抗体库技术,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离、构建核糖
自从网络传媒问世以来,全球共经历了三波浪潮,每次浪潮都可能存在对它持不同态度、着眼于不同侧面、反映出不同立场的文学批评。这种现象使得网络传媒与电子文学批评的关系变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急诊接诊及院前出诊过程中救治的91例心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心肺复苏(CPR)成败原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对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和藻液中的胞外分泌物及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藻浓度、pH等因素对除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DMDAAC具
克隆了人I型а1原胶原的cDNA基因,将克隆的基因连接到改造后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GC1上,经电穿孔法转染到成纤维细胞中,利用核移植技术获得携带人I型а1原胶原基因牛胚胎.最
综述了苔藓植物种内和种间正相互作用、种内和种间竞争、生态位与共存等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苔藓植物常为严酷环境中的优势植物,并在保持水分和获取光及养分资源两方面存在权
以鳃、肝胰腺、心脏、精巢、成熟卵、各期胚胎及溞状幼体等为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对日本(女寻)(Charybdis japonica)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育期的精巢最
"额外补足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激发婴童成长潜能:中国儿童临床与营养2010峰会"于2010年1月15-16日在上海召开.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秦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