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角下简析《摆渡人》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enc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成名作《摆渡人》是一部令千万读者心灵震撼的小说。该小说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其内容的独特性,还在于作者以其女性的独特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描写了生活中的美好。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意象,本文笔者试从符号学的视角简析小说中某些符号意象的象征意义,以期更好地理解小说成长、爱情、救赎等多重主题。
  关键词:符号;意象;象征意义;《摆渡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1
  1.《摆渡人》概述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代表作。该书讲述了一位十五岁的女孩迪伦感觉自己的生活一片狼藉,于是,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迪伦遇难,来到了荒原,遇到了自己的摆渡人。崔斯坦是她的摆渡人,负责引领迪伦平安穿过荒原,走向另一个世界。在穿越荒原的过程中,他们二人遇到各种挫折和阻挠,但最终二人凭借坚强和毅力顺利穿过荒原,到达另一个世界。在摆渡的过程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不断加深。当迪伦发现崔斯坦无法和她一同进入另一个世界时,她感觉自己整个世界都没有希望了。因此,迪伦冒着自己有可能魂飞魄散的危险返回了荒原,去寻找崔斯坦,这一次迪伦反过来充当了崔斯坦的“摆渡人”,一路不畏艰难险阻,引领崔斯坦走回了人间,最终她不仅解救了自己,也让崔斯坦摆脱了命运的不公,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梦想,真正有人性的人类。
  小说中的语言简单、平实,但平实中又不乏有史诗般震撼心灵的故事和对人性心理和情感的细腻描写。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意象进行描写。本文笔者试从符号学的视角对小说中几个典型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行解读,从而分析小说是如何运用这些符号意象来展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题的。
  2.小说中典型符号意象解读
  2.1 主人公的符号意象
  本文故事围绕两位主人公展开,十五岁的女孩迪伦和摆渡人崔斯坦。迪伦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她本身作为一个符号意象指代的就是人性美的特征——单纯,善良。而崔斯坦这一符号意象所指代的则是那种麻木、冷漠、没有感情的“人”。迪伦这一人物符号是人性美的代表:十五岁的年龄,刚好是与这个冷酷的世界产生摩擦的时候,因此她才会由于对现实生活不满去坐火车拜访父亲,结果火车失事,她进入荒原,遇到摆渡人崔斯坦,一个代表了被现代社会的工作消磨尽了热情的,冷漠,麻木的“人”的符号。小说第十二章讲到“他曾经保护引领着无数的灵魂走完这段旅程。最开始的时候,他扮演的是安慰者的角色,后来证明这种方法不可能维持下去,……过了一段时间,他变得麻木无情起来,他不再安慰他们。……他成了一台冷漠的机器,死者们的卫星导航系统。”崔斯坦起初也是乐于做灵魂的陪伴者,但随着每一次的分别都会给他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他渐渐地也不再投入任何感情,他变得像机器人一样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这里的崔斯坦這一人物符号象征着在现代社会工作的人群,由初入社会的热情到慢慢地变得冷漠无情,由鲜活的人化为工作的机器。这时,代表着人性美的符号迪伦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迪伦又象征着生活中的鲜活剂,用她自己的热情和温情温暖着崔斯坦的心,让崔斯坦感受到生命的鲜活和希望。正是迪伦这种对生命和爱情的热情和向往,帮助他们重返荒原,拯救迪伦自己和崔斯坦回到人间。
  2.2 小说中事物的符号意象
  在《摆渡人》小说中包括了很多符号意象,如开篇作者提到的学校和迪伦的泰迪熊,以及贯穿书中大部分情节的荒原,安全屋,恶魔等,这些符号意象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都有各自运行的体制,每个社会中的人都会按照该社会体制来行动。在该小说中,学校和荒原这两个符号意象则是象征着一种社会体制,反映了在这样的体制中培养出的人都是冷冰冰的机器人,没有鲜活的生命力。
  小说开篇提到迪伦的学校:“这所学校专门磨平人的热情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消磨人的意志……现在,屋子里坐了三十个人形机器人,个个都在说着毫无意义的废话。”学校这一意象符号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体制中教育体制的象征,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人们的热情,创造力尤其是意志逐渐被磨平,人不再是为了创造自我价值而活着,而是如同机器人一样重复着同样的毫无意义的生活,而迪伦恰好是要反抗这样的一种学校制造机器人的制度。
  荒原这一符号意象则是象征着社会体制,荒原规则则是象征着社会的规则。在荒原上摆渡人的任务就是引领死者的灵魂穿过荒原走向另一个“家”,而摆渡人甚至都不知道荒原的另一头究竟是怎样的世界。在荒原上,摆渡人夜以继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虽然也许会对这样的生活产生厌倦或疑问,但没有摆渡人去打破规则,他们只是冷漠的地遵循着一种既定的社会规则。直到迪伦的出现,她为崔斯坦枯燥无味的生活增添了活力,她更是要为了他们的爱情带领崔斯坦打破荒原的规则,最终解救了自己也解救了崔斯坦。
  3.结语
  该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符号意象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描写了主人公心灵成长历程,揭示了文章救赎、爱情、成长等多重主题。作者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多重主题的完美融合,不但使该小说风格别具一格,值得瞩目,更是对读者心灵上的一次洗礼和震撼,给人以无限的思考反思的时间。很显然在小说中作者告诉我们,社会体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想要改变体制确实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因此,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刻时,如何选择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付强,译.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邵倩.《论<摆渡人>中的象征主义》.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
  [3]徐思思.《<摆渡人>的多重主题解读》.
其他文献
摘 要:马里沃,法国古典喜剧界的泰斗作家,其独树一帜的叙述风格--沙龙式的贵族特色,细腻丰富的内心活动以及让人捉摸不透的语言表达,得到了古今国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并被命名为“马里沃式风格”,其代表性小说《暴发户农民》将马氏风格展示得淋漓尽致,吸引了学界的众多目光。  关键词:马里沃;马里沃小说;暴发户农民  作者简介:谢依依,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在分析列昂惕夫基本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和其它各种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把产出区分为生产量和生产能力两个指标,给出了一种综合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该模型在讨论和研究问
在论述了投入产出局限性后,提出用多目标规划与投入产出法结合,建立城市宏观经济结构优化模型,针对一个中等城市情况,给出了经济结构优化分析的多目标规则模型,并提出层次序列算法
摘 要:罗伯特·彭斯是18世纪杰出的苏格兰农民诗人,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歌主题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简洁,绝妙的诗行中彰显着其诗歌真挚感人抒情风、清新淳朴的自然风和浓烈激昂的爱国风,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友情的珍视、对自然万物的博爱、对祖国山河的眷恋。  关键词:浪漫主义;抒情;自然;爱国  作者简介:王庆玲(1992.2-),女,辽宁丹东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会议
小功率便携式电子产品,目前常用锂电池和Boost(Buck)芯片给MCU、Audio以及显示屏等器件供电。此类产品通常使用适配器供电,设计要求充电部分工作时,必须通过测试并符合EMC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