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绿色施工中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kin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水资源 合理循环使用节约
   在绿色施工中要求的节约材料、节水、节能、节地中对我们施工单位影响最大的是节约材料、节水和节能,材料和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在以前的施工中都有成功的经验,而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以往都没有很强的意识。我们身处江南地区从来就没有对水源产生过危机意识,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度开发和全球温度的提高,我国也成为了缺水的国家,江南地区也受到波及,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水费价格的不断提高,从九十年代的0.18元/m3上涨到现在的3.5元/m3,上涨了近二十倍,而且水资源又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论是从环保的角度还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对我们这些施工人都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认真地研究一下在施工中如何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了。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江南地区地下水位都比较高,一般自然地面向下2米左右以后就有地下水了,在地下室施工中肯定要进行降水工序的,无论采用井点降水还是管井降水,出水量都比较大,而且周期较长。按照原先的做法,该部分水抽上来后就直接排放到市政雨水井内了。现在这项资源我们就必须加以利用了。拿水墨江南二期工程为例,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纵三路之间,总建筑面积约10.5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52.0米,商业区延星湖街布置,该项目一层地下车库,车库面积在1.7万平方米左右,基础挖深在4.5米左右,基坑内降水采用管井降水结合明沟排水的方法,抽水周期要求为直至基础回土结束为止。在处于基坑降水阶段时,利用管井内的抽水和基坑周边明沟积水坑的排水作为混凝土养护用水及道路出入车辆的冲洗用水。主要措施为在工地北侧入口处设置一个砖砌蓄水池,尺寸为15米(长)×5米(宽)×4米(深),蓄水池分三格布置,从入水口处开始分别为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蓄水池,出水口设置在第三级蓄水池处,以保证抽出的水经过三级沉淀后可以达到合理利用的水质标准。在现场卫生间及生活区卫生间处设置一口管井,在管井边搭设一个钢管脚手架架子上面放置一个容积为2立方米的蓄水筒,作为厕所的冲洗用水。这样,在基础施工阶段现场的施工用水除了在办公区和休息区采用自来水作为饮用水位外,其它的施工用水和冲厕用水全部采用抽出的地下水,有效的节约了水源。
  
  
  收集循环使用雨水资源
   苏州地区每年的降水量都是比较大的,春季每月要有10-12天的降水,夏季每月一般有7-9天地降雨,秋冬季节雨水较少每月也有3-5天地降水,综合起来苏州地区的年降水量要超过500mm,这时一个很大的资源,如何能够利用好这项资源,对我们施工中的节水非常重要。在水墨江南二期工程中,在开工时我们就考虑到了利用雨水资源这一点,在进行临时设施道路施工时道路两侧就设置了200×300的排水明沟,并在道路中适当埋设过路管。在基础施工回填土完成,沿建筑物的周边脚手架位置浇筑基础砼地坪时,在脚手架的外側也设置一圈明沟,并且每隔20米左右设置一个沉淀积水坑,并将积水坑与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接通,将雨水收集到蓄水池中,提供施工现场的用水。雨水较多的季节,多余的雨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主体结构施工时的楼层用水是采用在室外地面架设一个蓄水箱,然后用增压泵将蓄水箱中的水输送到施工楼层,主要是作为砼养护使用,而每个单体蓄水箱中的水都是采用蓄水池中雨水加以利用的。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我们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工地南侧有一条河流,现场采用抽水泵将河水分别引入蓄水池作为施工用水,有效的补充了缺少雨水时期的施工用水量。装饰阶段利用在楼层顶层架设水箱(容积5立方米),利用蓄水池的水将水箱注满,采用水管从楼层内的管井中输送至各个楼层。这样在主体及装饰施工阶段,施工用水基本上是采用收集的雨水结合河水加以利用,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生活区的节水布置
   水墨江南二期项目由于体量较大,配套的工种较多,最高峰时工人数量超过1200人,所以生活区的用水量是非常大的。本项目的生活区与施工现场是分开独立布置的,在生活区临时设施施工时我们就考虑到要将饮用水和非饮用水用两路管线布设。饮用水一路主要包括食堂、办公及职工的生活用水,使用自来水。非饮用水一路主要包括厕所、场地冲洗及浇灌绿化用水。非饮用水主要利用雨水收集,厕所利用管井使用地下水。
  过程中的管理
   水墨江南二期项目在节水方面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专项节水管理组织机构,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以施工工长为主要实施负责人,形成从上到下,人人负责,层层落实的节水管理保证体系。根据工程特点,开工前即对施工区和生活区进行合理规划布置,对排水沟的布置走向及蓄水池的位置均予以明确,以利于在施工中的节水达到收集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将排水沟内的垃圾进行清理以保证排水通畅,同时定期(每月2次)进行蓄水池内的沉淀物进行清理,这样即清洁了水池又增加了蓄水的容量。安排专人(项目部专业电工)对各个水箱的水位进行日常巡查,水箱内水位不足的及时开泵进行补充,确保施工用水的充足供应。在雨水缺少季节,还应对蓄水池内的水位进行日常检查,发现不足应立即启动河水内抽水泵,及时对蓄水池进行补水。项目部的机操工定期对所有的水泵进行轮流保养,确保抽水设备能正常使用,电工每日对所有配电箱进行检查,确保用电的安全使用。上述所有的工作均应填写检查记录,以利于备案查询。
  成本对照分析
   通过上述的安排和布置,我们实际是增加了一个约3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一台1SW50-250A(流量11.6m3/h,7.5KW)水泵和屋顶上的蓄水桶及生活区和施工区两个卫生间抽水用地蓄水桶,总的成本约为5000元左右。再有就是水泵的使用电费,为了便于统计,当时给水泵就单独装表计量对水电费用单独统计。和我们前一个类型和水墨江南二期项目差不多、体量少了近一半的项目相比,水费还节约了近十万元。上述对比只是成本上的节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循环使用,减少了对自来水的使用,节约了水资源,杜绝了浪费。水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我们人类的生命源泉,对它的节约合理使用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2016年初夏,“绿富美”的江西再一次惊艳“东方之珠”。5月9日至11日,第15届赣港经贸合作活动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是我省“十三五”开局之年举行的第一场重大招商活动
江阴市川气东送配套道路工程中的锡澄运河大桥11号主墩处于锡澄运河中,为确保桩基础开挖及承台施工的安全,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并以该围堰在设计选型、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施工控制
摘要:智能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专业监督智能控制人员的缺乏,忽视质量管理体系的能力测试,忽略项目的验收等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监控及智能楼宇管理控制等事项,就如何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的智能工程监理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能监理质量控制 工程监理    智能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属于分部工程,主要包括信息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建筑方面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从设计、实施到验收等方面,对功能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出发,结合了施工设计、工程质量等方面,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应措施。  关键字:工程造价管理优化设计成本  1、前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编制一份具有竞争力的投标书。投标书的编制分两个部分,一是技术部分,
摘要: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对汽车工业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政策,使得汽车特别是私家车飞快发展,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措施。  关键词:汽车、尾气、污染、资源、新能源    前言: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刚超过去1亿辆,仅次于美国的2.85亿辆,位居世界第二。1亿辆中扣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GPRS及其网络结构,然后结合GPRS技术提出了构建移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设想及应用展望。   关键词:GPRS;移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   1 引言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中,人类应用最多的信息莫过于“位置”信息。据统计,在人类所使用的信息中有80%与“位置”有关。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的技术系统现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随着
[摘要] 本文介绍绿色建筑的概念、特点、评价标准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建筑设计  1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点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建筑和地产的全新概念,它并不是指绿色的建筑,而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生活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
期刊
摘要:智能建筑是集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传感及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结晶。其涉及專业非常广泛,本文主要表述电气设备技术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的技术要点及其重要意义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备;施工技术  智能建筑系统中电气设备自动化是一个重要系统,随着建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它作为强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发展,其综合性强,专业涉及面多。电气施工技术人员需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最优化的技术和
上海东风有色合金厂自行研制的低锡铝合金轴瓦用材料,已于1986年12月通过技术鉴定。这种材料与目前国内普遍使用含锡20%的双金属带相比,除具有较高的耐疲劳强度外,其余技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