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的主要工程特性分析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低、沉降量大、固结完成时间长等不利的工程特性。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潜在的工后沉降会对交通运输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因此要对地基的沉降进行较为准确的预估。深入探讨软土地基的沉降发展规律,利用有限的沉降实测数据,选取合理的预测模型及方法预测地基的后期沉降,对于控制施工进度,指导后期的施工组织与安排,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实际意义。
  关键词:软土地基;地基沉降;固结;粘聚力;含水率;孔隙比;抗剪强度;颗粒级配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速公路是带状构筑物,跨越地区广,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我国的高速公路多修筑于沿海各省,土的类别多为淤泥、淤泥质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及淤泥混砂层。这类地基具有含水率高、压缩性大、渗透性小、强度低等特点。在这类地基上修建公路,会遇到稳定及变形等问题,特别是高速公路,其最小弯道半径一般为800米,不仅要求路堤稳定,而且对工后沉降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控制工后不均匀沉降。从已建软基上的高速公路的运行情况来看,工后沉降较大,特别是造成"桥头跳车",轻者影响行车速度,损坏车辆,重者导致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软土的主要工程特性
  1.含水量高
  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含水量一般为50%~70%,液限一般为40%~60%,天然含水量随液限的增大而增大。
  2.孔隙比大
  一般大于1.0,天然软土的孔隙比往往比同一垂直压力下的重塑土孔隙比高出 0.2~0.4。
  3.渗透性小
  其渗透系数数值一般在1€?0-4 -1€?0-8cm/s之间。而大部分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区,由于该土层中夹有数量不等的薄层,故在垂直方向的渗透系数比水平方向要小。
  4.压缩性高
  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压缩系数a1-2般为0.7- 1.5MPa-1,最大达4.5MPa-1,且随着土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的增大而增高。
  5.抗剪强度低
  软土的抗剪强度与加荷速率及排水固结条件密切相关。不排水三轴快剪强度很低,且与其侧压力大小无关,即其内摩擦角为零,粘聚力一般都小于20kPa;排水条件下的抗剪强度随固结度的增大而增大,固结快剪的内摩擦角可达8€皛12€埃尘哿ξ?0kPa左右。
  6.触变性
  由于软土的结构性在其强度形成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触变性也是软土的一个突出特点。土的结构遭到破坏,强度降低,但随着时间发展土体强度恢复的胶体化学性质称为土的触变性,这些在软土地基勘察、设计、施工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天然土体一般是由矿物颗粒构成骨架体,孔隙水和气填充骨架体孔隙而组成的三相体系。土体的变形是孔隙流体的流失及气体体积减小、颗粒重新排列、粒间距离缩短和骨架体发生错动的结果。土体受力后引起的变形可分为体积变形和形状变形。体积变形主要由正应力引起,它只会使土的体积缩小压密,不会导致土体破坏。而形状变形主要由剪应力引起,当剪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土体将产生剪切破坏,变形将不断发展。地基沉降主要是指由正应力作用引起的体积变形。
  土体受压力后从变形过程上讲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土颗粒的压缩过程,土的固体部分在压力下与其他材料一样会产生压缩和侧胀,不过在地基常遇到的压力范围内,土颗粒本身的压缩量很小,可忽略不计;第二部分是土粒孔隙中的流体排出,土体积减小的过程,土体受压后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颗粒靠拢,土体的孔隙率减小,其中的水和气体排出,土体积减小,产生沉降变形。土体的沉降变形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瞬时沉降
  土体承受荷载的瞬间产生的瞬时沉降变形Sd,瞬时沉降也叫初始沉降。瞬时沉降由于土没有任何体积变化,所以发生非常迅速。这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尽管沉降不是立即发生的,仍可认为忽略水从土体流出,其体积基本保持常数,但荷载使土产生剪切变形。
  2.固结沉降
  这是一个在外力作用下孔隙水从土体中排出,土颗粒相互靠近,有效应力不断增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土体逐渐产生体积压缩变形Sc,地基体系逐渐发生沉降,水流的速率受到土的孔隙压力、渗透性和压缩性的影响。这部分变形称为固结变形,对应的是主固结沉降。固结变形是土体压缩变形的主要部分。
  3.次固结沉降
  当施加在土体上的全部应力都由土颗粒来承受时,随着孔隙压力的消散,水流速率将降低,最后孔隙压力消散基本完成,达到不变的有效应力状态。土体的排水固结完成,但以后土体变形仍有所发展Ss,一般认为是由于土颗粒蠕变所致,土力学上称为次固结沉降或蠕变沉降。
  瞬时沉降不导致孔隙水的排出,但不等于可以将软土看成弹性体而认为其导致的变形是瞬时完成的。瞬时沉降与加载方式和加载速率有很大的关系,如采用瞬时一次加载方式时,地基的瞬时沉降量比均匀加载的情况要大的多。这主要是由于增量加载的时刻,土中有效应力随土体的固结而增大,土体的变形模量也相应增大。因此,瞬时沉降实质并非"瞬时",而是不排水的侧向挤出而产生的位移变形沉降。而且,侧向挤出产生的沉降也并非瞬时能完成,也能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这种人为的将沉降从时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认为次固结沉降只是从主固结基本完成后才开始发生,实际上,次固结沉降从一受荷载就开始了。次固结导致的变形较缓慢也会导致孔隙水的排出,而且,次固结导致的孔隙水的排出与主固结的同步,只是各自的机理及延续的时间不同。
  事实上,瞬时固结、主固结和次固结都是在受力后同时开始发生的,只是在某个阶段以一种沉降变形为主而己,且不同性状的土三个组成部分的相对大小及时间是不同的。通常在地基设计中只计算固结沉降。在上述的三部分变形分析中,只是考虑了在法向力作用下的变形,特别是固结和次固结变形的分析,实际上都忽略了剪应力引起的变形。
  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由因孔隙水压力消散而产生的主固结沉降与因土骨架蠕变产生的次固结沉降组成。如果工后沉降主要由主固结沉降组成,可以采用加长预压时间或超载预压的方法进行解决;而如果工后沉降主要由次固结沉降组成,由于日前没有可行的方法消除或加快完成次固结,无法采取主动的措施,但需要准确预测其沉降值。因而,区分主固结和次固结沉降并分析二者在工后沉降中所占的比例,对于软基处理技术方法选取、方案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工后沉降量的预测,对工程措施的决策及工程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3结语
  到目前为止,关于地基沉降预测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已经拥有许多成熟的预测模型,它们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各有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但人们很快就发现,一种预测理论可能在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把它用在另一个问题上时却效果很差。事实上,每种理论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各有不同的假设条件及适用范围,单一预测模型往往不能全面地利用各种有效信息,企图找到一种先进的预测理论解决所有的问题是根本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l] 陈玉祥,章汉亚. 预测技术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
  [2] 李春生. 模糊变权重组合预测方法的研究[D].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3] 冯文权,茅奇,周毓萍.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 陈华友. 组合预测方法有效性理论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孙怀春,女,汉族,湖北武汉市人,1995年毕业于内蒙古包头钢铁学院,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学生欠费是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欠费不仅影响到高等学校正常的办学资金的获得,也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本文对高校欠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的角度探究解决欠费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 欠费; 国家政策; 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137-02    高校根据国家政策向学生收取学费是学校教
摘要:在现代城市中,过多的高层建筑以满足自身的功能需要为设计的出发点,较少考虑到和其他建筑之间的衔接、互动以及建筑与城市的交流。简单、孤立的功能和空间的聚集不仅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有可能产生城市要素离散化、片断化、城市空间趋同、地域文化特色缺失等负面影响,难以提供给人以完整的空间体验。同时,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水平扩展与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体系的交汇点,它既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
摘要:根据美国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会编著的《高层建筑设计》,高层建筑底部是指从街上或邻近开敞空间见到的、40o仰角范围内的部分。根据开敞空间的进深,这部分通常会包括5层至8层,与城市地段交界的这个部分,对于建筑物的周围环境质量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它将建筑物固定在城市组织之内,界定街墙及其组织并包括建筑物适用于公用的一部分。作为相对较矮的基座部分,对于街道的尺度及界限和人情化空间、城市生态的创造方面却
摘 要:建筑安全技术管理是建筑企业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成败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因此,加强建筑安全技术管理对于稳定企业生产技术工作秩序、保证安全生产和安全文明施工以及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图纸会审;危险源;安全意识;技术交底     1引言  建筑企业技术管理的任务是: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
摘要: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是按"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及"强节点重锚固"的设计原则进行的,而其梁和柱的箍筋设置是否合理、适当,则是保证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的重要手段,是保证框架形成延性结构的重要措施,延性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震能量,使其震害减轻。但是仅仅靠结构计算来保证结构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重锚固"是不可能实现的。影响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能力的因素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