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叙述视角的“上帝”与“凡人”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qi007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现代小说理论,文学作品中的叙述者从叙述视角可分为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和有限视角的叙述者。我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多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上帝俯瞰”叙述视角,叙述者就像是上帝站在天上俯视,一切尽收眼底。这种叙述视角对文学中的写作背景、写作对象,包括叙述对象的情感、态度都知道,因此一切叙述对象都在叙述者的掌握之中,有利于文本的展开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有限叙述视角则多采用文本内部某一人物叙述的方式,这种叙述者就像是一个凡人,通过自己有限的视角来叙述自己所看到所经历的事。这种叙述视角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拉近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但是因为是叙述者有限視角的关系,所以读者对整个文本情感的感知就要多下一番功夫。
  因为叙述视角的不同会给文本带来不一样的文学效果,所以创作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来选择全知全能的叙述者或有限视角的叙述者。任何一种叙述视角的运用都是为文本创作者服务的,他们的叙述效果也是各有千秋。
其他文献
<正>"2013·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以"新形势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为主题,于2013年9月7-8日在河北邯郸成功举办。论坛由民进中央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Recently, ten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including Ministry of Commerce, NDRC, MIIT, SAC, etc. jointlyreleased a document on promoting standard tray and develop
期刊
“笃笃”,拎着冒着丝丝寒气的酸奶,初夏的下午,我站在暗淡的图书馆办公室门口。没有回音。转动门把手,“吱吱”的是齿轮生锈转动的声音。“咔嚓”,门开了,扬起一地的灰尘。我仿佛看见敏哥从作业本堆中抬起头,咧开嘴笑着起身走向我,就如曾经那几百个傍晚一样。  第一眼看见他,实在不敢恭维。略显瘦小的身影,勾着背,抱着一叠教辅,噌噌走上讲台。一开口,全场爆笑。的确,敏哥那操着浓浓湖北口音的“英格勒絮”,与之前的
期刊
《熔炉》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一所聋哑学校,名曰学校,内部却污浊不堪,隐藏着令人发指的罪恶:买卖教师职务,性侵学生,收买警察等.rn罪恶嚣张,身处其中,该如何面对?电影给我们
期刊
我的童年是和爷爷一起度过的,童年这个词,就是和爷爷绑在一起的。爷爷的庇护,夏天午后噼里啪啦的雷阵雨,柴火灶里升腾的氤氲雾气,零零碎碎的,构成了我记忆深处的童年。  爷爷是个庄稼人,靠天靠力气吃饭。有空就坐在家门口的老樟树下吧嗒吧嗒地抽旱烟。他抽烟时与别人不同,总要炫耀似的吐几个圆圆的烟圈。抽完一袋子烟,眯着眼在树下坐上一阵子,把烟嘴在地上铛铛铛地敲三两下,拍拍屁股上的泥尘之后才赶回家。爷爷干完庄稼
期刊
一、介词的定义介词是一类虚词,用于名词或名词词组前,表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介词在句子中一般不重读。 1. Prepositional Prepositions Prepositions are a class of
期刊
张枣的《镜中》广为人知,诗歌传达的那种迷离而深刻的遗憾和后悔之情,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这效果是依托诗歌里的“她”来展开的;若离开“她”,则情无可依、情无可感。《镜中》的“她”温婉、贤惠,有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张枣通过此诗塑造出一位理想的女性形象。很多人以为“她”是虚指,以前我也认为如此。最近读唐史,我发现“她”在很多方面对应着唐玄宗的宠妃——梅妃。两相对读,似乎确实也能够读出另外一种味道。  梅妃,即
期刊
期刊
没有绿叶,红花也会寂寞;没有白云,蓝天自然空旷;没有征帆,大海同样失落。万事万物,以和为美。  美从和谐中来,和谐便是人偎依在自然怀抱中的惬意与陶醉。人是具有野性的,因为我们来自自然,归属自然,所以,我们要同自然和谐相处。曾经一个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了保护北美一棵古老的名为“月亮”的红杉树,竟然在这棵高达18层楼高的树上生活了738天,直到这棵树的管理公司放弃对它的砍伐。感叹之余,我们也不禁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