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外贸进出口形势、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tao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全球经济逐步回暖、国内经济率先复苏的双向拉动,叠加去年的低基数效应,今年年初我国对外贸易表现强劲,对主要贸易伙伴顺差大幅扩大,预计年初的外贸激增将逐步恢复常态。后续应进一步关注全球疫情趋势下國际市场需求走势,建议进一步提升我国出口产品品质,强化对中小企业支持,优化进出口结构,积极推进多边贸易协定的谈判、签署和实施,构建更加稳固的产业链、供应链,打造对外贸易新格局。
   一、今年以来外贸进出口形势
   (一)低基数、高需求,多重因素推动对外贸易开门红
   今年1—2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8344.9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其中,出口4688.7亿美元,增长60.6%;进口3656.2亿美元,增长22.2%;贸易顺差1032.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逆差72.1亿美元。从环比看,今年1—2月进出口额为去年11—12月的88.2%,出口为85.3%,进口为92.2%,均高于往年水平,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复苏态势(见图1)。除去基数效应外,支撑我国开年贸易复苏的主要动力:一是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刺激政策带动消费和生产回暖;二是我国经济稳定恢复拉动进口持续扩张;三是“就地过年”政策支撑外贸企业在春节期间如期复工,实现订单按时交付。
   (二)东盟、欧、美为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贸易顺差大幅扩张
   今年1—2月,我国与东盟进出口额为1205.1亿美元,同比增长41.9%,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14.4%,自去年6月起连续9个月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出口增长53.0%,进口增长29.9%,顺差扩大352.8%。与欧盟进出口额为1196亿美元,增长49.6%,占比14.3%,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其中,出口增长62.6%,进口增长32.5%,顺差扩大160.3%。与美国进出口额为1098.0亿美元,增长81.3%,占比13.2%,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其中,出口增长87.3%,进口增长66.4%,顺差扩大101.8%。特别是,我国与美国的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均为主要国别(地区)中最高,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快于欧日等国拉动出口增长,另一方面去年四季度以来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加速完成带动进口扩张。
   (三)一般贸易规模、比重双升,加工、保税贸易稳步复苏
   今年1—2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5142.6亿美元,增长43.6%,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1.6%,较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67.8%,进口增长21.9%。加工贸易进出口1894.6亿美元,增长38.2%,占比22.7%,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45.4%,进口增长27.2%。此外,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949.2亿美元,增长33.3%;其中,出口增长65.9%,进口增长19.5%。
   (四)机电、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但价有所波动
   从出口看,机电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高速增长。今年1—2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829.2亿美元,增长64.7%,占出口总值的60.3%,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增长80.8%;集成电路增长30.8%;手机增长59.4%;汽车(包括底盘)增长106.8%。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876.1亿美元,增长59.7%,占比18.7%,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服装增长50.0%;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增长60.8%;塑料制品增长82.5%。
   从进口看,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但均价有所波动。铁矿砂、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同比分别增加2.8%、4.1%、2.8%,煤减少39.5%;铁矿砂进口均价(以美元计)上涨56.6%,原油、煤、天然气分别下降22.7%、13.7%、11.5%。同期,农产品进口额增长30.1%;其中,粮食、肉类(包括杂碎)进口量分别增加47.5%、27.6%,但大豆进口量下降0.8%。
   (五)民营企业保持为外贸主力军,中西部地区外贸表现活跃
   分主体看,民营企业保持为我国外贸第一大主体。以人民币计价,今年1—2月,民营企业进出口2.57万亿元,增长49.5%,占比47.2%,较去年同期提升5.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04万亿元,增长27.2%,占比37.5%;国有企业进出口8061.3亿元,增长3.6%,占比14.8%。民营企业外贸比重上升反映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分区域看,中西部地区外贸表现活跃,进出口比重持续增加。今年1—2月,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9751.1亿元,同比增长55.8%,增速较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23.6个百分点,占比17.9%,较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外贸比重上升体现其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增强,外贸潜力进一步发掘。
   (六)进出口景气度略有下降,但外贸热度仍在持续
   2020年末以来,进出口景气度呈下滑态势。今年2月,受春节期间企业生产、采购活动放缓等影响,制造业外贸业务有所减少: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8%,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为2020年9月以来首次跌破50%的荣枯线;进口订单指数为49.6%,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跌破荣枯线。非制造业新出口订单自新冠疫情以来持续位于荣枯线下方,2月指数为45.7%,下降2.3个百分点。但从市场预期看,2月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60.8%,多数制造业出口企业对近期外贸形势保持乐观。此外,根据中国港口协会数据,今年1月八大枢纽港口(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广州港、青岛港、天津港、厦门港、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9.6%,较上月提高3.2个百分点;2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7.2%,较2019年2月增长9.9%,外贸高景气短期内有望延续。    二、主要影响因素
   (一)今年我国外贸走势仍受到全球疫情发展不确定性的深度影响
   目前,新冠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全球发病率仍较高以及病毒新变种传播扩大,尤其是巴西变异病毒的反扑,使得2021年全球贸易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未来如果疫苗生产和分配加速,全球协调性更有效率,并领先于病毒突变,则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将显著改善,全球产出能够接近大流行前的水平,否则经济复苏将可能中断。
   OECD3月的世界经济展望认为,目前全球疫苗的推出虽然不均衡,但势头正在增强,各国尤其是美国的刺激措施,可能对经济活动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据其最新预测,今年全球GDP增长率为5.6%,比去年12月上调1.4个百分点。预计美国在其经济刺激政策下,2021年GDP增速可达6.5%,大幅高于此前预测的3.2%。
   从全球贸易看,WTO预测2021年全球贸易额增长反弹至7.2%,在低基数的基础上该预测更接近“弱复苏”情景。2月18日WTO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读数为103.9,显示2020年四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长强劲。但2021年1月全球出口订单指数(103.4)和汽车产品指数(99.8)出现下降,此前的上升势头或见顶。WTO预测贸易增长不太可能在2021年实现持续高速。
   综上,今后一个时期全球贸易增长复苏能否在中期内持续,取决于疫苗的有效性以及各国投资和就业的恢复程度。
   (二)从需求端看,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纾困计划及宽松货币政策支撑消费复苏,有助于我国扩大出口
   疫情以来,全球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支撑了居民收入和消费。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继续实施纾困计划并保持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美欧日等主要央行继续通过购债计划扩表。美联储零利率将维持至2023年。欧央行3月宣布维持三大利率不变,并将从下季度起加快购债速度。拜登政府1.9万亿美元法案已签署,新一轮对个人补贴即将发放,将继续支撑美国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
   (三)从供给端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开始恢复,我国部分受疫情推动的生产替代效应将逐渐减少
   随着气温回暖、疫苗接種加速,欧美等经济体疫情有所回落,生产景气度、经济活动景气度上升。今年2月,摩根大通全球(除中国外)制造业PMI达到55.1,服务业PMI达到53,均为疫情暴发以来最高值。据OECD最新预测,到今年中世界产出有望达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年初以来,受产出和新订单的支撑,美日欧及印度、越南等制造业均呈现恢复势头。2月,美国IHS Markit制造业PMI为58.6,达到近11年的第二高位。欧元区2月IHS Markit制造业PMI为57.9,达到三年来最高值。日本JIBUN BANK制造业PMI从1月的49.8上升到2月的51.4,出现近两年来的首次扩张。印度和越南新订单也实现明显增长,从2月IHS Markit制造业PMI看,印度达57.5,越南达51.6,均实现了扩张性增长。
   (四)从出口产品看,我国部分受疫情推动而激增的产品出口未来可能出现回落
   伴随全球疫情逐步缓和及制造业恢复,今年下半年除疫苗之外的抗疫物资需求可能下降。由于各国经济封锁而带来的宅经济相关产品出口也将有所回落。随着库存吃紧,超低利率驱动的海外房地产繁荣终将回落,家居产品出口增长可能面临一定压力。
   综上,在全球疫情发展不确定背景下,今年全球贸易增长或难以实现强势复苏。RCEP签署、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以及积极寻求加入CPTPP,有利于我构建稳定的外部贸易环境,稳固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对外贸易稳步增长。但部分受疫情推动而激增的产品以及替代性出口将明显回落。综合判断,今年外需仍有改善空间,我国对外贸易将实现稳健增长,出口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三、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出口产品品质提升
   以新型消费品和资本品为重点实施出口商品品质提升战略。对外贸易的发力点进一步转向高质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实现进出口“量稳质升”。在疫后海外迎来新一轮投资周期时,推动资本品和中间品成为出口的核心动力。以“一带一路”沿线为重点,推动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家电及高附加值中间品等的出口。
   (二)构建更稳固的多边贸易体系稳定供应链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积极推进多边贸易协定的谈判、签署和实施。大力推进RCEP生效实施、力争早日签署中欧投资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以及积极考虑加入CPTPP。推动关税成本下降,实现原产地成分互认,促进与其他缔约国的经贸一体化,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巩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三)加强对中小企业支持,改善出口不均衡问题
   疫情冲击导致出口存在一定结构失衡。部分中小企业退出市场,大型企业出口占比提升。2月PMI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小型企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明显分化,大型企业为53.5%,中型企业只有42.9%,小型企业更是滑落到35.1%,接近中国疫情初期的谷底水平。应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对中小企业出口给予有效支持与便利。加强对中小外贸企业信贷支持,提振贸易整体活力,避免中小出口企业的生存困境扩散到其他经济领域。
   (郝洁,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贸易和投资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一婷,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贸易和投资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改革步入新的阶段,既需要承担社会经济建设的重任,还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通过在国有企业推行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可以打造一个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论文分析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探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存在的问题,结合国有企业情况提出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优化措施。
论文以海口市网约车运营服务为例,以2017年10月1日海口市网约车订单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对原始订单数据进行清洗,借助ArcGIS与Surfer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可视化分
目的:研究脑CT灌注成像(CTP)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CAS)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症状性ICAS患者73例,均经CT血管造影(CTA)筛选出责任血管,连续随访观察1
论文对3D扫描技术及数字化思维在传统制造业的设计、制造、服务中的典型应用进行了列举,并对快速建模、创新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的数据采集及后续的三维检测进行了优势分析,在对比其在智能制造领域尤其是推动传统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转型升级中不可替代的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3D扫描技术的发展演进和应用方向。
论文以南京上坊润麒路综合管廊为工程背景,利用ABAQUS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对结构埋深、接触面设置、边界条件等不同影响因素对结构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进行分析.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21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重点组织
期刊
目的:分析妊娠期血脂代谢水平、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高危妊娠的关系。方法:选择高危妊娠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
桥梁作为道路的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在公共交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环境、气候的作用,在桥梁结构、材料等方面逐步出现老化问题,安全隐患问题日益突出,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越来越高。为减少事故的发生,论文提出构建桥梁安全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桥梁进行连续监测、科学分析,及时作出应急响应。
目的: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某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的58例局部晚期NSC
在当前阶段,房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BIM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从而实现了更具全局性、系统性的房建企业管理工作。借助BIM技术对房建工程项目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对房建项目施工安全、质量的管理水平予以有效提升。在房建行业发展过程中,为不断提升房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水平,有必要对BIM在房建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