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制造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温州制造业当前实施信息化的目标和要求,制定了一套适合温州地区制造业信息化成熟度的测评指标,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和信息化实施效果三方面开展评价。同时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测评实施办法。
  【关键词】制造业 信息化 成熟度 评价
  
  信息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的主要战略部署之一,信息化的实施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信息化成熟度测评是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程度的科学评价与分析,信息化成熟度模型(IMM)是对企业信息化演变发展规律的研究,他们能够帮助企业客观认识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信息化的成熟。
  一 文献回顾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化演变过程一直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尤其对于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其中最著名的是Nolan模型。此外,还有Synnott模型(1988)、Mische模型(1990)、Hanna的信息技术扩散模型(1990)、Edgar Schein模型、SW-CMM模型(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1986)、COBIT框架下的IT过程成熟度模型(2000)、技术—信息卓越度模型(2000)、业务—IT联盟成熟度模型(2000)和基于价值链的四阶段模型(1990)。上述模型的设计思路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类和四个维度:一是从信息化的支撑要素分类,有两个建模维度,即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二是从信息化的功能实现分类,有两个建模维度,即横向价值链和纵向管理链。总体上看,多数模型在信息化发展阶段分类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判定上比较科学,但忽视了从信息化演变的内在机制上去挖掘关键因素。
  国内学术界对于信息化成熟度模型与测评方法的研究,综合考虑了我国信息化的特点。左美云将企业信息化能力划分为技术支撑、资源集成、管理优化、战略支持和持续改善五个级别。模型不仅考虑到了企业的信息应用层面,还增加了信息制度、外部协同、信息战略等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另外邱长波得到的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包括信息系统准备、信息系统引入、信息系统集成共享、信息系统企业外延伸及信息系统决策支持五个阶段。
  二 区域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与特点
  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自动化、现代管理与制造相融合,从而改善制造企业的生产设计和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节约成本,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企业管理模式、制造技术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化、制造装备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网络化,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孙家广院士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特点用五个关键词进行了提炼,即泛在、智能、融合、绿色、可信具体解释如下:
  泛在—信息化的广泛性,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用的一个载体。更具体地说,泛在性就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够接入信息系统。
  智能—信息化应该从被动式向智能型、自适应型演变。应该侧重向知识管理和规则建模发展。
  融合—领域知识、行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信息知识要融为一体。
  绿色—信息化是一个高能耗领域,要从硬件技术和管理方法入手,推进信息化的低能耗,实现信息化的绿色环保。
  可信—信息化要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三 区域制造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
  基于上述分析,宏观角度的制造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地区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不能准确发现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利于科学测评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情况。因此,对于个性化比较强的某些区域制造业,应该化繁为简,抓住关键问题,设计一套适合该地区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律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
  以温州地区为例,温州地区以中小型制造业为主,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真正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水平和管理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打开国际市场。因此温州制造业信息化成熟度应该侧重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和信息化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开展评价(详见下表)。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这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它间接反映企业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整体规划水平。本文从制度、软件、硬件、人才四个角度设计测评指标,具体包括管理制度完善程度、软硬件投入占企业固定资产比值、计算机联网率、人均拥有电脑数、网络性能水平和信息化人才占比六个方面。
  第二,信息系统应用水平。这是反映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生产、管理、推广、决策四个角度设计测评指标,具体包括CAD/CAM应用水平、ERP应用水平、供应链管理水平、客户关系管理水平、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信息化辅助决策水平。
  第三,信息化实施效果。信息化实施效果反映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成果。本文从资金与市场规模两个角度设计测评指标,具体包括库存资金占有率、资金周转效率和市场占有率三个方面。
  四 区域制造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的实施办法
  对区域制造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除了设计一套合理的测评指标体系外,还要设计科学可行的实施手段。本文在研究大量成熟度评价文献的基础上,以温州地区为例,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实施办法,关键步骤包括以下三点。
  1.确定指标权重
  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在温州地区,可以考虑选择行业专家、高校专家和制造业业主共同组成专家团队。
  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的主要步骤为:第一步,确定比较判断矩阵。请专家对指标两两比较其相对于上一层所从属指标的重要性之比,由比值构成比较判断矩阵;第二步,层次单排序。用方根法计算每个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相应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归一化,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第三步,层次总排序。自上而下分别用每一层的每个指标相应地归一化特征分量作权,乘以下一层其支配的每一个指标的特征分量,便得到下一层指标的组合权重,最下一层的组合权重即为所求。在总排序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组合的一致性检验。
  2.建立成熟度阶段模型和评分区间
  首先,分层次抽样采集样本。根据测评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对温州地区的制造企业进行调研,收集100份以上的样本。为了较好地保证样本在成熟度分布上的完整度,可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抽样,即根据与成熟度有较高关联度的指标(如温州制造业的规模指标)对样本进行分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
  其次,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量化赋值。为了控制测评总分的区间,制定评分等级,需要对采集到的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处理。计算信息化成熟度总得分的公式:
  I=
  其中,I表示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总分,pi表示第i个指标的赋值,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
  最后,聚类分析建立成熟度阶段模型,并确立阶段评分区间。第一,利用聚类分析中空间浓缩度高的最短距离法,对样本中处于同一信息化水平层次的企业进行归类。具体根据信息化成熟度测评指标的二级指标变量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选取合适的类间距,将样本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分为3~5类;第二,根据指标的贡献率,剔除一部分对聚类结果影响很小的指标,从而构建成熟度阶段模型的特征指标。第三,通过对所处不同阶段的样本企业的对比分析,综合得出信息化成熟度的阶段特征。第四,计算各阶段每个企业的测评总分,综合得出各阶段的评分区间。
  3.开展具体实例的测评
  在建立了温州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模型和评分区间标准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温州地区具体的企业实例开展信息化成熟度的测评。首先,根据信息化成熟度阶段模型的特征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对实例企业进行调查;其次,对调查结果实施测评量化,并计算测评总分;再次,根据测评总分,参考成熟度阶段模型的评分区间确定该企业所处的成熟度阶段;最后,参考该阶段和高一级阶段的信息化成熟度特征,对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以及优化的重点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Nolan .R L .Managing the Computer Resource: a Stage Hypothesi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73(7)
  [2]Gibson C F, Nolan R.L. Managing the four stages of EDP growth[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1974(1)
  [3]Nolan. R. L. Managing the crisis in data processing[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9(2)
  [4]左美云、陈蔚珠、胡锐先.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的分析与比较[J].管理学报,2005(3)
  [5]左美云、王崟.胡锐先.基于专家调查的组织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5(4)
  [6]邱长波、张佳、施梦.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2007(4)
  [7]孙家广.对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思考[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10)
  [8]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其他文献
一 前言  1776年,斯密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为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石。后来,瓦尔拉斯、帕累托等人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又证明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可以实现福利的最大化。然而,1929年发生了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大量产品过剩,企业倒闭或停产,工人失业,建立在充分就业假设前提下的古典经济学面临着挑战。  凯恩斯主义,又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思想源
期刊
【摘 要】构建具备现实意义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体系,则必须对其作用下的社会效果进行经济分析,全面统筹并考虑其可能的社会代价和个人成本,以使对知识产权开展刑法保护的功效适应并达到社会的现实需求,特别是实现法律规则与公众道德观念的彼此适应。同时,在确立知识产权刑事司法政策时,还应考虑适用范围的合理界定和特殊情形的处理原则,关注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及其司法审判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知识产权 刑法保护体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对征地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对土地制度改革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研究世界征地制度的发展规律,对比不同国家农民土地权益的状况,指出创建土地发展权制度和构建土地税费体系是可借鉴之举。  【关键词】征地制度 征地补偿 土地发展权     征地是指政府为了
期刊
一 前言  1.对企业文化内部渗透的理解  第一,企业文化的概念。教科书上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
期刊
摘 要:近九年来内蒙古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其特点是: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快速增长贡献最大;特别是能源型重工业,属典型的工业拉动型经济增长。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缺陷是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对能源资源的依赖过强;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力布局比较分散。对其他民族地区的启示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来选择产业发展,应注重农牧业和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边境贸易,正确处理
期刊
泸州医学院是四川省省属高等医学院校,坐落在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国家双拥模范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泸州市。学院现有忠山和城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生源丰富、质量良好,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大批优秀学子前来求学。  为了解泸州医学院大学生消费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本课题从泸州医学院大学生消费水平着手,在前期文献研究、深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但是其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法律、宣传、配套模式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湘西州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问题及相应政府角色定位的建议。  【关键词】湘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政府角色     自2005年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申报审批工作开始以来,国内掀起了一阵政府牵头
期刊
【摘 要】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高发率与刑事追诉率在我国当前呈现巨大反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也多次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发表意见,虽在程序方面有不少新规定,但由于没有特别的制度设计仍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鉴于知识产权案件的特殊性,笔者借鉴台湾《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在诉讼程序中必须明确证人和鉴定人出庭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专业审查人员制度等,以适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追诉的要求。  【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城郊结合部的土地被征用,由此产生了越来越多农转非人员。其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当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改善目前农转非人员的就业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本文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从农转非人员就业状况为研究起点,深入地探讨了就业问题的具体情况,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就业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决策部门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摘 要】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2009年山东省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其中滨海旅游业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行业,在整个海洋经济产出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本文通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Eviews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滨海旅游业在蓝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对整个经济的贡献,结果显示山东半岛海洋产业实现总产出与滨海旅游业实现产出密切相关,有重点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