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p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就是生活中的“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它就像首饰上的一颗钻石,华美长裙上的那一道镶边,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使其精致而美好。写作中如果善于捕捉生活里那些最易感人、最有魅力、最富情趣的细节,并以细腻的笔墨,融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足以让读者玩味不已。“细节最美”,生活因细节而丰富多彩,作文因细节而光彩夺目。那么在写作中如何才能运用细节,使作文靓起来?
  首先,要有一双慧眼,留心并捕捉现实生活中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细节。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发生在家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浸着爱,漫着情,一切不经意的瞬间,都有可能找到我们最有价值的细节。一个平凡的举止、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鼓励的话语……它们也许会让人感念不忘;一句祝福、一次回头、一个眼神……它们也许会让人铭记终身。
  细节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描写细致了,人物形象也就丰满了,主题也就表达清楚了。所以,写作者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动情的场面,谱写永不褪色的生活之歌。所谓“一水折光辉,一叶知秋来”,只要你处处留心,自然可以撷采生活中的精彩。
  其次,经典中的细节历久弥新,阅读经典可以感受其中那不朽的细节魅力。一言一笑一叹息,古今中外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之所以可以传承千古,无一不是靠细微动人,作品的魅力在于细节,所以阅读经典,领悟引人入胜的美妙细节,就如茫茫江面上一盏指航灯,给初学写作者指引方向。
  读过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你就不会忘记玛蒂尔德“迟疑而焦急地”向朋友借项链时的局促与不安,不会忘记借取成功时“跳起来,搂住朋友,狂热地亲吻”时的狂喜,更不会忘记经过十年艰辛生活的洗礼,抛弃了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荣和自卑后的“天真的笑容”,生活改变了她,这些细节写尽了她曾经风光一时却又为此艰辛付出的一生,真实地道出了她内心的感受;读过鲁迅的《祝福》,你就会为祥林嫂那“眼珠间或一轮”的呆滞神态心痛;读过朱自清的《背影》,你就会被父亲翻越栅栏,翻爬月台时那艰难的动作所感动;读过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你就会被老葛朗台弥留之际“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的骇人姿势所震撼。无须赘言,仅仅一个简单的举止神态,一个不经意间的动作,“祥林嫂”的不幸,“父亲”的关心,“老葛朗台”看到金子就想占有的本性早已活脱脱的如在眼前。大师就是大师,写人状物不同凡响,我们在被这种艺术魅力深深感染并为此惊羡不已的时候,不妨依葫芦画瓢,活学活用,在阅读中仔细品味,在写作中认真揣摩,它们虽然渺小,甚至微不足道,却常常会闪烁不寻常的光彩。经典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参照,让我们反省。
  佳作《站起来的总是那个人》就一顿饭的工夫,作者独具慧眼,无论是开篇“忙好了饭菜,又将饭菜一碗碗端上桌,连筷子都摆好了,这才高声喊我们”,还是饭间母亲那不经意的“一次又一次站起来”。接电话,拿筷子,热菜,本是生活小事,但在一个心存感念的女儿眼里,却显得那么不同寻常。“借一斑以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饭间,母亲一次次站起,就是为了让家人安心地吃饭,这些无不给人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作为母亲,付出就是幸福,大爱无言。作为女儿,留意生活,感念亲人。作者以其独到而敏锐的视角引领我们去感受母亲那看似平凡却无人能及的浓浓的爱意,同时也让人体察出作者心头飘逸着的那缕极为敏感的情思。关爱、体贴体现于细节,宽容、博大体现于细节,伟大、无私也体现于细节。作者以一种独特的审美眼光审视生活中的细节,体察着平凡生活中的细微真情。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来评价此文实不为过。
  细节是空洞的劲敌,是使文章生动精彩的法宝,作者如果把笔墨放在对生活琐事及不起眼的细节描述上,便会给人一种更真实更生活化的感觉。细节见真情,正是因为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小浪花,并用真情浇灌,文章才如此动人,母亲才更加伟大,情感才越发真挚。我们常在不经意间被一些小事感动着,请保留这份心情吧。任何缺乏情感的造作,都如一潭死水,掀不开一点点涟漪。
  王小丽,教师,现居江苏海安。
其他文献
Does your mom always say that breakfa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l of the day? Turns out she is right. It gives you the energy you need to get things done and h
期刊
短篇小说虽然历史久远,却缺少一个涵盖周全的定义。这是源于对短篇小说美学特征的认识不足。笔者认为,对小说的定义应根据总体目的和小说结构来进行,据此可以把短篇小说分为两类
期刊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其教学方式也不能拘泥于其他学科的传统方式,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更加灵活多样,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走进教师办公室,埋头苦干的是语文老师,不仅因为语文备课量大,更主要的是作文批改要耗费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听老师们谈工作的感受,最苦恼的是语文老师,不仅因为评改作文的辛苦,更主要的是辛辛苦苦评改的作文不被学生重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针对这种状况,我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经过两年的实验,笔者认为让学生唱主角互相评改作文
近年来,在高考中出现了一些新题型,语法填空就是其中的一种.语法填空一般是提供一篇短文,长度约为200个词,其中设计10个左右空格,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语法或者词法,进行语法或
期刊
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提倡教师“下水”指导作文,他说:“语文教师教学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一个语文老师应该经常“下水”写点文章,既有助于自身专业成长,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作文进步。而多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广泛的运用,有效地帮助了教师展示“下水”作文,能合理运用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广泛地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促进学生的观察、积累、表达、想象等各方面能力的发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在英语高考试卷中出现了许多新题型.这些新题型通过增加答题的不确定性来考查学生的英语素养.七选五阅读理解就是其中之一.该题型一般提供一段约250个词
期刊
蒋礼鸿先生主编的《敦煌文献语言词典》作为研究敦煌文献语言的重要工具书之一,为敦煌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拟指出其词目释义不当、取词不当等疏漏之处,以供其修改
作文教学要有正确的习作理念,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构建习作教学的全过程,盲校也不例外。  一.作文教学的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标准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  1、习作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性  新课标要求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体,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根据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在不同的课型中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来全面地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