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希望的曙光并非无所不能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stro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需一根头发、一点唾液或者一滴血,就能预测人体罹患癌症、老年痴呆、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这种根据基因测序所做的体检,料想多数人都会将信将疑。但偏偏因有乔布斯、安吉丽娜·朱莉等名人使用过而一时扬名,从而悄然成为我国高端体检以及医学诊断等领域的新热点,且价格不菲。有些宣称个人全基因测序的体检项目,收费高达数万元。近年来,基因检测发展迅速,可以通过分析DNA来诊断人们是否有可能患有家族遗传病。但是,从基因检测走向市场以来,人们对它的质疑就没有停过,基因检测到底能不能预测疾病?基因检测究竟是否准确呢?……
  基因测序产品被“紧急叫停”
  35岁的高龄“准妈妈”顾女士这两日十分纠结。日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挂出通知,“紧急叫停”基因测序产品临床应用。这意味着,基因测序产品和服务的临床应用将面临极为严格的“门槛”,这令不少像顾女士这样准备选择基因测序服务的人陷入两难境地。
  顾女士说,作为唐氏综合征(一种可能导致先天畸形的常见胎儿疾病)高危产妇,她此前被医生告知,可以选择“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进行进一步筛查,但如今她即使做了检测将很可能拿不到结果;而如果选择传统方式羊膜穿刺术,则有0.5%的流产风险。这让她和家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像顾女士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数据显示,在国内做过这项检测的孕妇已经超过40万人次,据统计,大约避免了4000个“唐娃娃”(即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目前,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已由实验室研究演变到临床使用。业内人士透露,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属于当代前沿产品和技术研究范畴,涉及伦理、隐私和人类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以及医疗机构开展基因诊断服务技术管理、价格、质量监管等问题。
  70年代掀起研究热潮
  从上世纪50年代DNA被发现后,人类对自身的理解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上世纪70年代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要求投入大量经费研究疾病治疗,其中包括一种基因遗传病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引发科学界的基因研究热潮。
  1985年,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人类基因组是人类生命的核心,在不断的进化中,基因的变异决定了人种的多样性、个体间的差异乃至人类除外伤以外的各种疾病。说基因几乎包含着人类生命的全部奥秘也不为过。
  为破解这些奥秘,美国于1990年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直到16年后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才算宣告完成。现在当我们再从基因表达水平发现任何新的异常,均可以很容易地在基因组中克隆出相应的基因,并确定其在染色体的位置及它与周边已知基因的关系。
  随着愈来愈多的疾病基因被定位,基因检测中的很多技术开始向常规化发展演化,基因检测技术由此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科研人员进行基因检测并建立相关基因文件档案在1990年时需要大约1000个细胞,到2005年时,同样的检测只需要50多个细胞就能完成。现在则只需通过1到20个细胞就能实现……
  基因带来的想象空间令人激动
  人体细胞中有23对共46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由一条脱氧核糖核酸,即DNA分子组成,DNA又由四种核苷酸A、G、T和C排列而成。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或者说是遗传信息的结构与功能的单位,基因组指的则是一个物种遗传信息的总和。如果将人体细胞中30亿个碱基的序列全部弄清楚后印成书,以每页3000个印刷符号计,会有100万页。就是这样一本“天书”,蕴藏着人的生、老、病、死的丰富信息,也是科学家们进一步探索生命奥秘的“地图”,其价值难以估量。就其科学价值来说,从基因组水平去研究遗传,更接近生命科学的本来面目,由此还可以带动生物信息学等一批相关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惊人的。
  《科学美国人》杂志已经预言基因研究的时代即将到来。今天,人们借助于所谓的DNA切片已能同时研究上百个遗传基质。美国惠普公司研制了一台仪器,只用10个这样的切片就能采集整个人的遗传物质。
  基因的研究达到了这样一个发展高度,几年后,随着对人类遗传物质分析的结束,人们开始集中所有的手段对人的其他部分遗传物质的优缺点进行系统研究。
  基因带来的想象空间令人激动,因为它以一种全新的微观视角去发掘生命传承和生老病死的逻辑,使一些总不能解决的难题以及被难题困扰的病人看到希望的曙光。有些机构收集濒危动物的基因样本以制造新的诺亚方舟,而有的机构到长寿村去试图发现长命百岁的基因样本。不久前,又有国外机构声称发现了新的与糖尿病有关系的基因(它是多年来各种类似报告中的一个),当“明星基因”P53(被证明与大约半数的癌症有关)在国外被发现后的短短数年间,中国的大医院已经以非凡的速度组织起基于这个理论的临床试验,乃至二三线的治疗方案,提供给绝望的病人选择,并在报纸的健康版块加以宣传。
  基因检测并非无所不能
  一则笑话:当“纳米”被炒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老农也向村里“专家”打听:“电视报纸整天说现在纳米可吃香了,好多科学家也在研究。可我不知道哪儿有纳米种子卖,一年种上它两季,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吧。”那“专家”悄悄耳语道:“我刚从县城买了10斤纳米回来,做了一顿饭,味道好极了,医生还说纳米能强身健体呢。你想知道在哪儿买得到种子?给点咨询费吧。”
  基因研究是个庞大的工程,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未完成,人类的很多基因秘密还未被探知,目前揭示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对80%至90%的基因尚不了解,对很多基因功能也只知大概。由于基因研究正在不断发展,以后的新研究很可能会完全推翻之前的结论。
  此外,基因只是一份遗传密码,其表达水平并非毫无变化,如果环境改变,基因所表现的功能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先天性心脏病,以前医学界认为是先天遗传疾病,但现代医学发现,所谓“先天性”心脏病,其“后天”致病因素占了40%至50%。准妈妈怀孕期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胎儿基因的表达,使其心脏结构、瓣膜发生改变,呈现病症。所以“一测定终生”有误导之嫌。
  基因检测不是现代算命,掐指一算永不更改。比如算出高血压倾向就从此不敢做这个,不敢吃那个,生活质量下降还可能惹来其他问题。疾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防得了一未必防得了二。此外,基因检测没发现问题的也非一劳永逸,不注意营养和运动,生活没规律一样会生病。(据《中新网》)
  编辑/吴雨
其他文献
2014年4月22日《华西都市报》报道,夏天渐近的时候,皮肤科门诊经常会碰到一些病人,早上一觉醒来发现身体的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四肢等处出现原因不明的红斑、水疱、脓疱等皮损,有时还伴有疼痛、瘙痒等不适。病人自觉没有蚊虫叮咬,也没有接触什么特殊的物质,怎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原来他们是患上了隐翅虫皮炎。  本刊提醒:  隐翅虫是一种鞘翅目昆虫,体型较小,细长,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
期刊
2014年4月18日“浙江在线”报道, “天然有机暗疮膏”、“有机草本面霜”、“高山玫瑰有机水凝护肤组合”……最近,微信上常有小伙伴推荐一些号称“火遍淘宝”“大家都在用”的有机美容化妆品。季节更替,皮肤容易过敏的王小姐也对这类标榜着“有机”的化妆品青睐有加。“有机化妆品肯定就是天然的、无添加的,用着放心。”她说。  在一家美容化妆品店,一套韩后有机金盏花净爽4件套售价368元,售货人员介绍说,这款
期刊
2014年4月21日《钱江晚报》报道,35岁的温州人陈某是温州海城街道埭头村一家私人诊所的医师。去年3月,一位自称来自香港的施小姐找到他,说自己在温州有很多客户需要做血液DNA检测来鉴定胎儿性别,希望陈某能够帮忙采血并托运血样。施小姐许诺,陈某可以抽取每位客户800元的提成。陈某答应了。  之后,施小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客户联系方式发送给陈某,并邮寄用于抽取血样的针管和试管。陈某则专门负责采血,并
期刊
编者的话:聚会时拿着手机不停翻看,外出时不带手机就浑身不自在,睡前刷微博、看视频,早起睁眼第一件事还是看手机……英国科学家指出,这种手机依赖,也是一种网瘾。电子化时代,让网络、新媒体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但如果不合理利用,可能给健康和人际关系带来双重伤害。本期我们就来看看,国外有什么高招帮人们戒除手机依赖。  意大利:饭店用餐先交电话  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便利,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包括
期刊
有些先心病发现了可以继续妊娠,如室间隔缺损,生后可以手术,比较小的缺损对小孩影响不大,有些也能自愈,不需要终止妊娠的;还有些先心病即使比较复杂但是通过手术也可以治愈,像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大动脉转位等等,宝宝生下来后早期做手术,还是可以痊愈的。终止妊娠的一般是很复杂的先心病,生后没有好的治疗办法的,有的要做两、三次手术还跟正常孩子不同,给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负担的。  一旦初步诊断腹中胎儿是
期刊
最近,河南省某医院一儿科医生开出一张“四分钱处方”,治愈了红疹患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良心处方。在普通老百姓脑海中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药物越便宜越好,而且开便宜药也已成为广大患者评价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诚然,高药价被人们所诟病理所当然,但便宜药就应该受人追捧吗?临床合理用药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  ● 用药安全有效最重要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同广大患者一样,也对这
期刊
正常生理情况下,男性前列腺在青春期前,缓慢生长;青春期后,生长速度加快,25岁左右发育至顶峰,30~45岁间体积比较恒定;45~50岁以后,由于老年后导致雄性激素的分泌紊乱等原因,前列腺开始逐步增生,体积也逐渐增大。一般50岁以后,这种由于老年生理性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增生,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俗称前列腺肥大。据统计,男性50岁时前列腺增生发生率40%左右,随年龄逐步增加。前列腺增生如果明显压迫前列
期刊
有些高血压老病号发现,降压药用了三五年后,效果慢慢“变差”了,不仅血压开始变得不稳定,还开始出现肝肾并发症。临床观察发现,多数降压药效果“变差”,主要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疾病发展。高血压可能累及肝肾,且有些影响是不能逆转的。这并不单纯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但通过调整用药能改善。例如很多人从开始的单纯血压高,逐步出现血脂高、尿酸高或血糖高等多种情况,这就需要考虑联合用药来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减少并发
期刊
3月26日,中粮、古船、中裕等多款知名品牌面粉被曝含有面粉增筋剂“偶氮甲酰胺”。无独有偶,1个多月前,星巴克、赛百味等国际餐饮连锁品牌被曝食物含有该成分。报道称,该成分同样添加在橡胶鞋底中,在欧盟已经禁用,其分解物具有一定的致癌性,这让提添加剂色变的人们再次对食品安全问题忧心忡忡。  面对公众的疑惑,食品安全博士钟凯向记者介绍了这一新闻的主角,“随着人们对食品色香味俱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大批‘改良
期刊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云游者来到龙山寺,请求一位老禅师收其为徒。  老禅师说道:“你如果能够坚持每天做好三件事,我就收你为徒。”  云游者问道:“哪三件事呢?”  老禅师说道:“你每天将自己的被子折叠得整整齐齐,将寺庙里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将寺庙里的一日三餐饭菜做得漂漂亮亮。”  云游者答应了老禅师所提的要求,老禅师便收留他为徒弟。  云游者在寺庙坚持做了一个月,觉得自己在寺庙煮饭打扫卫生,既枯燥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