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实施的内涵,指出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思路。
关键词:企业;管理;预算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018-01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其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了实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财务等环节进行统筹的安排,以货币和其他的数量形式来反映的,对企业未来时间内所有经营活动的行动计划以及相应措施进行的数量说明。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实施的内涵
企业战略、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被统称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三驾马车”。企业战略确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总体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明确了企业在年度内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实现这种目标的具体措施,它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具体行动方案;绩效考核主要是对企业所属分、子公司和各部门、单位以及员工完成全面预算情况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是实现全面预算的手段和方法。
二、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与企业战略脱钩、与绩效考核脱钩。主要表现在第一,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符,未考虑社会责任、地方政策和市场的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缺乏客观性与真实性。第二,奖惩机制不健全,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业绩考核时,往往掺杂很重的个人情感,被考核的一方强调客观因素对其绩效的影响,忽略了主观因素。
2.缺乏可行的预算管理流程。第一,企业没有设立相应的专门机构;第二,选用的编制方法不够合理,未考虑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第三,过分强调预算的刚性,缺乏对预算调整的灵活性;第四,使用的信息工具仅限于非常初级的电子表格。
3.企业在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观念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缺少对预算目标的整合,不能形成相应的协同效应。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方位、全员、全过程、全量化的管理,其综合性很强,在实施过程中有大量的组织、指挥、协调、沟通等工作需要做,由于财务部门自身地位的限制,仅靠其“单打独斗”或“闭门造车”是无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
三、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思路
1.实施战略保障型的全面预算制度
战略保障性预算制度应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主要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在预算管理中的权责分配问题,这一层级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第二层次是以企业经营的管理结构为基础,主要规范经营范围的预算权责关系,这一层次制度的目的是保障既定预算目标的执行。明确规定各个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将预算总目标划分成相应的分预算或者分目标,规定执行分预算的具体部门,分预算的执行部门可以将分预算目标进一步地划分明细,交与更下一级的部门完成,使得每个部门都成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责任中心,企业整体形成一个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责网络。
2.规范可行的全面预算制度流程
第一,根据企业战略定位及战略目标,确定战略途径与阶段目标,预测来年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行业走势,掌握关键经营指标合理预测年度目标。
第二,预算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营业收入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中枢环节,它上承市场调查与预测,下启企业在整个预算期的经营活动计划。营业收入预算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成本费用预算是预算支出的重点,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现金流量预算则是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否则整个预算管理将是“无米之炊”。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特别是对资本性支出项目的预算管理,要坚决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这里的“入”可以从过去自有资金的狭义范围拓宽到举债经营,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杜绝没有资金来源或负债风险过大的资本预算。
第三,编制分项预算方案,设计预算表格。针对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资本预算等编制各项预算,对各项预算分别由哪些部门编制、何时编制完成、编制完成后又传递给哪些部门作出详细规定;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软件,表格中设置自动计算公式、自动取数、套算等功能,采集历史数据分析,提高预算数据审阅的可操性、便捷性。
第四,优化企业的激励评价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该将业绩考核和预算的编制执行相联系,并作为人事晋升、任免的重要依据,对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指标以及奖惩制度设置得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综合考虑到出现差异的原因,分析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还是客观因素产生的,采用有效的奖励与处罚措施,调动全员积极性。
第五,制订重大突发事件应变计划。包括长效预防计划和应急预案两类机制,涉及安全生产、资金、品牌、人事等诸多方面,查找存在的潜在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可能造成的损失或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解读.
[2]赵仲杰.新全面预算管理实务与操作[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05.
[3]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商业,2009,2.
[4]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总会计师,2009,1.
关键词:企业;管理;预算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018-01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其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了实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财务等环节进行统筹的安排,以货币和其他的数量形式来反映的,对企业未来时间内所有经营活动的行动计划以及相应措施进行的数量说明。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实施的内涵
企业战略、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被统称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三驾马车”。企业战略确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总体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明确了企业在年度内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实现这种目标的具体措施,它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具体行动方案;绩效考核主要是对企业所属分、子公司和各部门、单位以及员工完成全面预算情况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是实现全面预算的手段和方法。
二、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与企业战略脱钩、与绩效考核脱钩。主要表现在第一,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符,未考虑社会责任、地方政策和市场的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缺乏客观性与真实性。第二,奖惩机制不健全,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业绩考核时,往往掺杂很重的个人情感,被考核的一方强调客观因素对其绩效的影响,忽略了主观因素。
2.缺乏可行的预算管理流程。第一,企业没有设立相应的专门机构;第二,选用的编制方法不够合理,未考虑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第三,过分强调预算的刚性,缺乏对预算调整的灵活性;第四,使用的信息工具仅限于非常初级的电子表格。
3.企业在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观念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缺少对预算目标的整合,不能形成相应的协同效应。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方位、全员、全过程、全量化的管理,其综合性很强,在实施过程中有大量的组织、指挥、协调、沟通等工作需要做,由于财务部门自身地位的限制,仅靠其“单打独斗”或“闭门造车”是无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
三、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思路
1.实施战略保障型的全面预算制度
战略保障性预算制度应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主要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在预算管理中的权责分配问题,这一层级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第二层次是以企业经营的管理结构为基础,主要规范经营范围的预算权责关系,这一层次制度的目的是保障既定预算目标的执行。明确规定各个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将预算总目标划分成相应的分预算或者分目标,规定执行分预算的具体部门,分预算的执行部门可以将分预算目标进一步地划分明细,交与更下一级的部门完成,使得每个部门都成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责任中心,企业整体形成一个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责网络。
2.规范可行的全面预算制度流程
第一,根据企业战略定位及战略目标,确定战略途径与阶段目标,预测来年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行业走势,掌握关键经营指标合理预测年度目标。
第二,预算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营业收入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中枢环节,它上承市场调查与预测,下启企业在整个预算期的经营活动计划。营业收入预算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成本费用预算是预算支出的重点,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现金流量预算则是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否则整个预算管理将是“无米之炊”。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特别是对资本性支出项目的预算管理,要坚决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这里的“入”可以从过去自有资金的狭义范围拓宽到举债经营,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杜绝没有资金来源或负债风险过大的资本预算。
第三,编制分项预算方案,设计预算表格。针对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资本预算等编制各项预算,对各项预算分别由哪些部门编制、何时编制完成、编制完成后又传递给哪些部门作出详细规定;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软件,表格中设置自动计算公式、自动取数、套算等功能,采集历史数据分析,提高预算数据审阅的可操性、便捷性。
第四,优化企业的激励评价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该将业绩考核和预算的编制执行相联系,并作为人事晋升、任免的重要依据,对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指标以及奖惩制度设置得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综合考虑到出现差异的原因,分析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还是客观因素产生的,采用有效的奖励与处罚措施,调动全员积极性。
第五,制订重大突发事件应变计划。包括长效预防计划和应急预案两类机制,涉及安全生产、资金、品牌、人事等诸多方面,查找存在的潜在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可能造成的损失或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解读.
[2]赵仲杰.新全面预算管理实务与操作[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05.
[3]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商业,2009,2.
[4]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总会计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