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三重酸碱失衡

来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329619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280例伴有酸碱失衡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诊断三重酸碱失衡17例(6%),均为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其AG值均>20mmol/L,潜在HCO_3~-均>30mmol/L,诱发因素以低氧血症、热量摄入不足、用药不当占多数,死亡率高达41.2%,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三重酸碱失衡的处理必需十分慎重,在治疗基础疾病和诱因的同时,还需注意电解质、营养及正确使用呼吸机等。
其他文献
实验通过建立胸部挤压综合征的动物模型,研究胸部挤压前、后30min及24h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脑血流及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显示:挤压后30min,全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性显著增加(P<0.05)。24h,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下
14例各种消化道疾病88个病变使用作者所研制的内镜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其中7例年龄为64~80岁,4例伴有严重心血管和肺部疾病。经内镜微波组织凝固,出血均止,息肉、腺瘤和早期胃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广泛吸引和凝聚优秀高层次人才,是深化高校教师岗位设置与岗位聘任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
期刊
本文观察了24例原发性高血压单服硝苯啶二周及合并服用硝苯啶和异搏定二周后的降压效果及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发现硝苯啶与异搏定合用的降压效果优于单用硝苯啶。细胞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启动八年来,在国内高等教育界掀起了一个管理制度改革的新高潮。但在特聘教授岗位管理工作中一直存在着工作分析环节缺失的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
2005年硕果飘香的日子,北京邮电大学师生在欢庆建校50周年的同时,也怀着无比敬重和激动的心情,热烈祝贺我国信息通信领域教育泰斗、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名誉校长叶培大先生的90岁
期刊
潜毛窦病系穿透皮肤生理皱襞如臀间裂隙的毛发,在局部形成一种异物肉芽肿反应。进而继发感染形成脓肿。简述并讨论了各种治疗方法以及在治疗上存在的困难。推荐介绍了一种改良
<正> 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试图通过外源性生长因子的应用,以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但因目前生长因子的来源尚不广泛,且价格昂贵,